抓住机遇,建设大别山区域中心城市

规划区域总面积10.86万平方公里,2014年末常住人口4263万,地区生产总值1.1万亿元,分别占中部六省的10.5%、11.8%和 8%。

红色大别山绿色新崛起

——省发改委主任李乐成解读《规划》

国家发改委日前印发经国务院批复同意的《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被视为提振老区发展的“强心针”。7月7日,省发改委主任李乐成就《规划》相关内容进行了解读。

问: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从国家战略的层面积极支持大别山革命老区的发展。老区从此可以说是迈上了经济、社会和生态等全面振兴的新起点。《规划》从提出到出台,我省做了哪些前期工作?

李乐成:湖北大别山革命老区是全国重要的革命根据地之一,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以来,老区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由于战争创伤、生态脆弱、自然灾害频发等多方面原因,老区发展相对滞后,与全省、全国的差距仍然较大,已成为小康建设中的“短板”。

我省对大别山革命老区的振兴发展期盼已久。从2005年开始,我省多位专家学者就提出建立湖北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在省委书记李鸿忠、省长王国生的关怀下,省“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建立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随后,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推进湖北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的意见》。大别山试验区的设立,可以看作是 《大别山革命老区发展振兴规划》出台的先声。

在2012年全国“两会”上,原省政协主席宋育英等54位全国政协委员提出了《关于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大别山区振兴发展》的提案。2012年10月,省政府向国务院呈报了《关于恳请支持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请示》。同年,省政协主席杨松邀请河南、安徽两省在武汉召开第一届鄂豫皖三省政协主席联席会议,共同谋划大别山区域发展。

同一个建议,同一个梦想,在省委、省政府的强力推动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2013年7月,国家发改委正式启动了《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编制工作。今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

问:《规划》出台具有什么战略意义,大别山革命老区将迎来哪些机遇?

李乐成:中部兴则中国兴。从地理位置上看,作为长江和淮河分水岭的大别山,恰位于中部之中;从经济发展来看,大别山是中部“短板”。可以说,中部崛起离不开大别山区的振兴。

《规划》是在“四个全面”和“一带一路”两大国家战略背景下,党中央、国务院加快中部崛起的重要举措。《规划》的获批,给大别山革命老区带来了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对于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推动产业战略转移、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重大发展机遇来说,一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分别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为老区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增强发展活力提供了制度保障;二是党中央、国务院大力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作出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以沿江地区辐射带动老区整体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三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革命老区发展,将大别山片区作为国家新一轮扶贫攻坚主战场之一,不断加大支持力度,为老区加快脱贫致富步伐提供了有利条件;四是国际和我国东部沿海产业加速向中西部地区转移,长江流域全方位开发开放格局逐步形成,为老区发挥区位优势、以开放促发展创造了重要契机。

问:这次《规划》不仅仅是一个泛泛而谈的文件,而是有相当多实化细化的内容。《规划》明确了哪些具体任务?有哪些新的提法?有什么“干货”?

李乐成:《规划》明确了七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一是发展现代农业。发挥丰富的农林资源优势,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着力发展特色农林产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二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着眼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积极发展矿产资源精深加工,着力发展汽车零部件、机械钢构等产业集群,大力发展旅游业。三是优化城乡建设布局。培育壮大一批区域性中心城市,支持条件较好的县域和重点镇加快发展。四是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增强区域发展支撑能力,积极推进区域内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形成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五是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着眼于构建长江和淮河中下游地区的生态屏障,积极开展重要生态保护区、水源涵养区、江河源头区生态自然修复和预防保护。六是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以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为目标,全面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七是加快重点领域改革。在城乡发展一体化、扶贫开发、投融资、生态文明建设、开放合作等重点领域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开展积极探索。

相比过去,《规划》有不少新的提法。比如在城镇发展方面,《规划》提出,促进随(州)孝(感)武(汉)组团加快发展,依托武汉——十堰汽车工业走廊,发展专用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对接武汉城市圈,依托黄陂临空经济产业园区和孝感临空现代物流园等,着力发展临空经济。

区域性的振兴规划,“真金白银”的政策通常被视作亮点。比如在财政政策上,《规划》提出加大老区中央财政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基金向老区倾斜。又比如,在土地政策上,提出实施差别化的土地政策,在安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周转指标等方面加大倾斜力度等。《规划》还明确要加大扶贫资金投入,优先安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等项目建设等。结合大别山区域特点,在生态环保政策方面,加大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力度,全面推进水权体制改革,建立水权交易市场,推进排污权交易试点和环境污染强制责任险试点等等。

问:下一步如何推动实施?

李乐成:下一步,我省将组织编制《实施方案》、《重点领域专项规划》及重大项目库,启动《规划》实施。此外,联系安徽、河南两省,共同争取国家发改委召开《规划》实施启动工作座谈会,指导地方开展相关工作。

如果落实工作抓得不好,再好的方针、政策、措施也会落空,再伟大的目标任务也实现不了。下一步,我们将在《规划》落实上,狠下功夫。例如,在产业方面,我省将集中发展粮食、油菜、茶叶、药材、蚕桑、板栗、花生、蔬菜、水产、畜禽等十大农产品板块,重点打造农产品加工、纺织服装、重型制造、汽车配件、建筑材料、生物医药、先进制造、新材料产业等八大产业集群。又比如,在铁路交通方面,我们将抓好武汉至西安快速铁路、京九客运专线黄冈段、随州至麻城至安庆铁路、武汉至黄州城际铁路延伸至罗田至英山至安庆、黄梅小池疏港铁路、旅游景区观光铁路等项目的建设、谋划。

我们坚信,在各方努力下,三省将共同把大别山革命老区建设成为欠发达地区科学发展示范区、全国重要的粮食和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长江和淮河中下游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全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摘自《湖北日报》)

30多处提及随州 《规划》中的随州元素

国家级战略纵观全局、着眼长远谋划发展,意味着给纳入规划的省市带来最前沿的发展思路,并配以配套扶持政策。“给思路,就是给帮扶;给政策,就是促发展。”7月16日,市发改委主任何运平说。

2013年10月,《湖北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 (2013-2020年)》(征求意见稿)出台后,我市提交20多项深思熟虑后的修改建议,得到国家和省高度肯定。

今年《规划》获批,随州全域纳入,标志着我市首次真正意义上列入国家级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大别山革命老区区域面积10.86万平方公里,随州占8.9%;常住人口4263万,随州占5.1%;地区生产总值1.1万亿元、随州占6.8%;人均GDP23326元,随州高出9802元;三次产业比17:48:35,随州为18:48.5:33.5;旅游业总收入1305亿元,随州占7.4%;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0.5%,随州高出6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105元,随州低1146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636元,随州高4348元。

比对之下,我市人均GDP、城镇失业率、城乡居民收入比、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平均受教育年限、单位GDP能耗等8项数据超过小康社会标准值。除此,R&D(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城镇人口比重、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等5项指标离小康社会标准还有较大差距。

为全面摸清我市在大别山革命老区中的位置及差距,做到对症下药,我市对全域纳入的6个城市作了对比分析。在6个城市中,我市经济体量偏小。除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外贸出口总额等两项指标分居第一和第二外,常住人口、国土面积、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量、普通公路里程等8项数据绝对值在6个城市中均居末位。另外,高速公路里程居第五位、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铁路里程均居第四位。但以人均或密度测算,除普通公路密度排名末位外,我市GDP、规模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外贸出口额等各数值人均占有量均居第一,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人均占有量、高速公路及铁路平均密度均居第二位。

《规划》中提到或涉及随州的有30多处。《规划》指出要大力培育壮大信阳、黄冈、六安、驻马店、随州、安庆、麻城等区域性中心城市,对随州城市定位为“湖北省北部门户城市,农产品加工、光伏、物流产业基地,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并明确提出依托武汉——随州——十堰汽车工业走廊发展随(州)孝(感)武(汉)组团,进一步提升专用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壮大农林产品加工、纺织服装、粮油机械、仓储物流和生态文化旅游等产业,重点实施随州市新四军第五师旧址群红色旅游区、随州大洪山生态旅游区、随州炎帝神农故里历史文化旅游区、随州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广水市金鸡河水库、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等项目建设。

体现随州作为 《规划》实施编制工作已启动

地级随州市成立15年来,随州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新阶段,正需要找寻一个新的发力点。随州全境纳入 《规划》,正当其时。给随州带来难得的机遇。

对此机遇,市委书记刘晓鸣强调,全市人民要乘势而上,大说大干,大干快上,毫不含糊,争取政策、项目。“力争在全境纳入的6个城市中,随州要达到发展速度一流,城市综合实力提升一流,美丽富裕有特色的农村建设一流。”

规划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规划》获批以来,我市多措并举,积极对接,以促进《规划》落地,实现《规划》中随州发展的美好愿景。

目前,按照国务院对鄂豫皖三省对《规划》实施要加强组织领导的要求,我省省级规划实施编制工作已经启动,我市已派员参与编制。

何运平介绍,结合《规划》的战略定位和对随州的定位,《规划》实施编制中的随州作为,将重点聚焦扶贫攻坚、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生态环境建设、基本公共服务保障等方面。

推进扶贫攻坚大突破。按照习总书记关于扶贫的“四个切实、四个一批、六个精准”等要求,我市将对全市20个贫困乡镇和革命老区乡镇、126个重点贫困村,在政策扶贫、组织扶贫和产业扶贫等方面下功夫,为精准扶贫搭桥铺路。增强造血功能,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实现稳定脱贫,并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推动产业大发展。其一,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有序承接产业转移。重点打造农产品加工、专用汽车制造及零部件、风机等三大产业集群。其二,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延伸现代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加工附加值,要发展特色农业,打有机农业牌、生态农业牌、绿色食品牌。集中发展粮食、油茶、茶叶、药材等农产品板块。其三,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旅游经济,把老区的红色优势、生态优势、人文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优化县域金融生态环境,健全金融机构组织体系。优化商业网点布局,促进商业设施适度集聚。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和信息平台建设,大力发展信息产业,鼓励发展高技术服务业,规范发展商务服务业,培育发展健康服务业及相关支撑产业。

基础设施建设大提速。一是加强交通建设。进一步完善铁路客货运输通道和区域路网布局,构建内联外畅的现代铁路运输体系,统筹推进武西高铁、随(州)麻(城)安(庆)铁路、宜昌经随州经信阳至徐州快速铁路、信阳经随州至荆门高速公路等项目。实施普通国省干线升级改造和路面改造工程,加强公路危桥改造,有序推进县乡道路、连通工程建设,完善农村公路网络,加强通乡、通村公路建设,提高农村公路通达率、通畅率。二是强化能源保障。分步启动一批风电项目前期工作。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加快新农村电气化,有序发展生物质能发电。加强输配电能力建设,大力推进农网改造升级,提高供电能力和可靠性。三是加强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安全饮水、节水灌溉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强国土整治、高产农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新建一批大中型水库,尽快完成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加强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设,进一步优化水资源配置等。四是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一批综合性网络应用工程、公益性信息服务工程、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工程,加快重大应用网络平台建设。

推进新型城镇化水平大提升。一是合理规划城乡空间布局。构建中心城市、县城、中心镇、重点镇、农村社区“五位一体”的新型城镇化体系。二是做大做强区域中心城市。三是大力发展中小城市和城镇。支持中心城市近郊县、产业强县、资源富集县发挥比较优势,促进人口和产业向县城集中。全面推进扩权强镇试点镇建设,鼓励县市开展县域经济科学发展体制创新实验。四是加强农村社区建设。

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大加强。一是建好生态屏障。实施流域水污染防治和综合治理,加强大中型水库上游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改造升级城市和园区污水处理厂,加强配套管网建设,提高污水收集率和处理能力。积极开展重要生态保护区、水源涵养区生态自然修复和预防保护,实施大别山水土保持工程。加强湿地生态系统保护,恢复退化湿地生态功能。二是减少污染排放。鼓励建设区域性垃圾焚烧发电厂,加强城镇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和无害化处理。实施农业污染治理示范工程,开展清洁小流域建设。加强畜禽养殖场废弃物处理和储存设施建设,合理确定水库、湖泊、河流水产养殖方式和密度。三是搞好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规划与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大作为。一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支持新建、改扩建一批乡镇、村幼儿园和农村小学增设附属幼儿园,到2020年基本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加快实施农村初中校舍改造、边远艰苦地区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等工程,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强职业院校基础能力建设。二是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加强市级医院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疾病防控体系建设。三是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深入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公共电子阅览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文化惠民工程。四是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力度,2020年前实现市、县、乡三级公共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全覆盖。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力拓宽就业渠道,鼓励发展服务业和小微企业。

《规划》实施时间基本与“十三五”规划时间吻合,空间布局上与我市正在推进的长江经济带、汉江生态经济带、淮河生态经济带等全域性战略重叠。在促进《规划》落实上,三者统筹考虑,成为必然。

一个个具体项目,是《规划》逐步落实的载体。《规划》提出,要加大老区中央财政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和中央预算内投资和专项建设资金支持力度,优先安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等项目建设。

对此,我市将全力做好加大策划争项目和强化落地争份额工作,在前期入库项目1619个、总投资1.08万亿的《大别山革命老区建设项目库》基础上,围绕《规划》对随州的定位、支持的重点领域和项目,再抓紧谋划、对接一批重大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项目,力争入库项目总数2000个。

何运平介绍,我市确定了《大别山革命老区建设项目库》暨《全市“十三五”重大项目库》,入库总项目达到1.5万亿的目标。据此目标,我市初步考虑随县、广水市、曾都区项目库总规模将不低于5000亿元,工业项目入库总规模力争超过7500亿元,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入库总规模力争超过2000亿元,交通项目入库总规模力争超过1000亿元。

7月下旬,我市将按照行业归口、专业对口分成几个小组,加强与各地部门项目库建设的对接,共同探讨、启发思路。各县(市、区)本地《规划》实施方案和重大项目库,及市直相关部门本行业重大项目库,将于月底前在市发改委集中汇总。

高位推进,汇集各方力量,使《规划》真正成为随州经济发展新的起点。随州人民正昂首阔步,不懈求索。

记者 陈晓林 陈云 通讯员 王希铭

 

热词搜索: 大别山 机遇 区域

[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