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车新规饱受争议 一场“改革”与“维序”之争

10月22日,针对尚处于征求意见阶段的专车新规,傅蔚冈、何霞、金勇军、刘莘、于文豪、王静、王军、张效羽、张兴祥、张国华、钟瑞庆、朱巍等12位学者联名发表了“关于暂缓制定《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的建议”,认为专车新规“存在重大缺陷,不应出台”,并建议“依据党中央和国务院最新指示重新起草法案”。

有人哭来有人笑

10月10日《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的出台引发了人们热议,市场上主要的专车企业对新规反应也各不相同。神州专车、易到用车都公开发表声明名表示积极支持新规的落地实施,滴滴、Uber也发新闻稿表明支持新规,但是言辞之中不难看出“无奈”,仍寄希望于政策相对意见稿有所修改。

比较神州专车与滴滴、Uber的经营模式就不难理解为何他们对新管理办法会持不同态度了。滴滴和Uber采用的是C2C或者是说P2P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绝大多数车辆和司机来源于私家车主和私家车,神州专车则采用的是B2C模式,所有的车辆均来自于自购和合作的汽车租赁企业。新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从事网络预约专车经营服务的车辆必须具有运营性资格,驾驶员必须按有关规定经考核后,取得相应的从业资格。倘若新管理办法一旦落地实施,滴滴和Uber受到的冲击不言而喻,而神州租车不仅不会受到冲击,新规反倒让神州租车合法化,甚至不费吹灰之力就削弱了主要竞争对手的实力。所以,与其说新专车管理办法限制了专车市场的发展,不如说是对C2C专车模式的限定。

政府态度谨慎

专车自诞生以来就饱受争议,一直被定义为“黑车”,《办法》的出台倒是为其正了名,专车现在可以堂堂正正地在大街上运营,不用在承受世人怀疑的眼光。但是新管理办法在将专车合法化之后,却又让现有私车运营专车业务非法化,这看上去相当矛盾的立场究竟缘何而来?

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薛胜文表示,自李克强总理提出“互联网+”战略之后,各行各业纷纷进入了拥抱“互联网大腿”的时代,“互联网+交通”是传统交通运输行业改革的重点方向,专车是传统交通运输发展到互联网时代的典型产物。对于出租车行业,政府一直想要撬动这块蛋糕,但是苦于无从下手,专车的搅局为政府提供了一个改革契机,为了能激活那潭死水,政府需要保留这个新生事物,互联网专车发展势头迅猛也逼迫政府不得不接受它的存在。

但是任何一次改革都必将触动一些利益集团的“奶酪”,中国交通运输业领域的寻租问题尤为严重,专车的发展必定要遭到传统势力的阻碍,国家想要“一碗水端平”,循序渐进地推进改革,所以加紧了对专车的限制。从专车出现以来,其与出租车之间的“打闹”就从未停止过,与用户之间也经常发生冲突,市场秩序亟需规范,也为政府管理专车市场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由头。

中投顾问产业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扈志亮指出,专车之于交通运输业,正如互联网金融之如传统金融,此前国家为了改革传统金融,给予了互联网金融很大的生存空间,但是宽松的政策环境最终引发了一系列问题,P2P平台逾期率、坏帐率相当高,非法集资、跑路事件层出不穷,上半年“股灾”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由场外配置引起的。下半年,为规范行业发展秩序,国家不得不缩紧互联网金融的相关政策。吃一堑、长一智,尽管目前没有数据证明专车市场事故发生概率一定高于传统出租车行业,但是作为一个新兴事物,专车行业一定存在很多潜在风险,或许是不想走互联网金融“先破坏、后整治”的老路,此次政府的态度要谨慎很多。

政府管平台平台管专车

车辆和驾驶员是专车行业的两个主要资源,此次争议本质上就是围绕这两点展开的。在滴滴公司针对《办法》向交通运输部提交的修改建议中提到:给兼职司机和车辆留出发展空间、采用“政府管平台、平台管专车”的方式来管理网约专车,这与“上海模式”不谋而合。

按照政府管平台、平台管车的思路来看,政府需要平台能够在方便用户出行的同时,维护正常的交通秩序,与传统出租车公司正当竞争,不要出现打架斗殴、欺瞒消费者的丑闻。要达到这个条件,平台就必须要对车辆及司机进行资质审核,资质审核的依据何来?车龄长短,又或是有无驾照?显然这些都不能保证车辆及驾驶人员的质量,在中国最常见的证明专业能力的方法就是从业证,会计有会计从业证、银行有银行从业证,虽说不能完全算得上是必备条件,但是确实在找工作、面试过程中,有证比无证好。所以即便是政策不明文规定驾驶员必须取得从业资格证,在市场竞争的驱使下,为树立企业形象、提高服务质量和用户粘性,专车行业最终的大致走向也一定偏向持证之人。对于想要赚一份兼职的人来说,已经考取驾照了,再多添一张从业资格证也无妨。

所以归根究底,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于私家车必须取得运营资格,而对车辆运营资格方面的界定,就会直接涉及到车辆的运营年限及运营规模问题。从互联网发展的大趋势来讲,分享经济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专车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实现市场扩张,主要得益于分享经济带来的市场低成本扩张效应,而分享经济也是互联网专车的生命力所在。从本质上来讲,B2C模式的专车只能称得上是传统出租车行业运营模式的互联网化,并没有实现真正的颠覆,出租车行业的改革需要P2P专车的存在。

交通运输业改革的最终目的仍然打破垄断、提高出租车服务质量,造福广大消费者。就目前市场发展现状来看,P2P模式专车的价格更低,能够更大范围地利用市场闲置资源,满足人们出行需求,因而更受消费者青睐,滴滴、Uber市场份额远远高于神州专车就是最好的佐证。既然改革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增加社会福利,政府也无法扼杀分享经济的存在,何不顺其自然。政府没有必要去对私家车提供网络约车服务进行严格限制,市场竞争的存在,必然会使专车平台主动地去提高车辆经营资质,保障服务质量。

政府一方面想要改革,另一方面又想要维护秩序,采用政府管平台、平台管专车还是可行的。驾驶员是专车市场的主要参与主体,也是专车服务的最终提供者,控制了专车司机质量就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专车服务质量和市场秩序,政府可以要求专车驾驶员必须拥有从业证,但要放宽私家车进入网络约车市场的条件,这样才能发挥分享经济的价值。

热词搜索: 之争|新规|维序

[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