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子”驱动荆门打造新农谷

“十二五”湖北粮食累计增产77.5亿斤 数字看成就湖北省将于2016年底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李克强点题"浴火重生" "中国制造2025"引领起国资委提速央企兼并重组步伐 国企整合将入活跃期俄媒:中国游客一天消费量抵欧洲人一周花的钱国际油价暴跌进入每桶20美元时代 或继续下跌

图为:襄荆高速公路大动脉纵贯中国农谷。

图为:荆门市生态运动公园。

图为:荆门石化拥有亚洲最大的润滑油脱蜡装置。

图为:荆门是国家森林城市。

十二五时期,荆门实施中国农谷建设和柴湖振兴发展两大“省级战略”,大潮奔涌。

产业之谷、绿色之谷、创新之谷、富民之谷。五年来,荆门打造中国农谷升级版,不断探索现代农业转型发展之路,亮点纷呈。

土地以平方米计算产值,一批“万元田”“十万元棚”“百万元池”不断涌现,以质量和效益为核心的农业供给侧改革正在稳步推进。

以改革之刀剔除发展积弊,推进企业转型升级。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位居全省第一,工业经济总量居全省第四。

中国农谷,探路现代农业

一谷双核,多点支撑。荆门,以率先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争做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标杆、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标杆为目标,不断创新发展。

步入第四个年头的中国农谷,硕果满枝。

中国农谷核心区屈家岭,华中地区种业中心雏形初显;大柴湖开发区,“中国花城”蔚然成形;彭墩核心区,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建设如火如荼。

屈家岭:一粒粒种子的科技传奇

初冬的太阳暖暖地照在塑料大棚上,棚内温暖如春,绿油油的马铃薯苗,轻轻一提,带出一串串蚕豆般的微型薯。

“微型薯4角钱一个,作为原原种,将批量送到内蒙古、甘肃等种植区,培育原种。”荆门百谷丰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俊说。

实验室组培脱毒,生成绿豆大小试管薯;大棚里长出微型薯,移植大田成原种薯。百谷丰工业化制种,年产微型薯5000万粒,可繁育种子10万亩,满足100万亩的种植需求。

不仅有马铃薯,屈家岭核心区还有甘薯、玫瑰、莲藕、水产、生猪等种业基地,并带动高效生态种植养殖业的发展。

巨海薯业,拥有国内最大的温室窖藏库,承办了东亚薯业交流学术研讨会,正建设种薯组培室;中谷正和农业公司栽下2000亩玫瑰,全球搜集1080个品种,建起玫瑰活体基因库。

中国农谷建设的硬支撑凭什么?荆门市委书记别必雄说,是“三区三中心”,即: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农耕文化旅游区、生态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华中地区现代种业中心、长江流域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南方农业机械装备研发制造推广中心。

围绕“三区三中心”,荆门策划项目48个,规划投资1650亿元。其中,生态农业项目8个,投资247亿元;农耕文化旅游项目5个,投资333亿元;农产品加工项目10个,投资106亿元;种业项目10个,投资106亿元;农业科技创新项目7个,投资210亿元,南方农机装备制造中心项目7个,投资83亿元。

在屈家岭,沿33公里“九五线”布局的黄桃、蓝莓、玫瑰、甘薯等10个“万字号”产业基地正加快推进;沿21公里农谷大道布局的国宝桥米基地、藕鳅共生试验田、隆平超级稻生产基地已建成投产。

荆门推进农业结构战略调整,总结推广10种“一高三新”高效生态种养模式,面积达200万亩,涌现出一批“吨粮田”“万元田”“十万元棚”“百万元池”,较好地解决了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的矛盾。

以企业为载体,荆门建立农业生物类院士专家工作站17个;以项目为纽带,与中国农科院及所属12个局(所)合作,建成凯瑞百谷、联想佳沃等12个种业研发中心。

大柴湖:一盆盆花卉的市场力量

大柴湖罗城村,210亩的智能温室大棚连成一体,百万盆凤梨、白掌等高档盆栽花卉,青翠欲滴。

棚外,悬挂各地牌照的大货车,依次开进大棚,装满盆花后,调头驶上与花卉大棚咫尺之隔的武荆高速,奔向全国各地。

一路之隔,长一公里的连片钢构棚闪着银光,气势恢弘。工人们正铺设地下管道。春节前,一座千亩花卉大棚将建成。“届时柴湖将成为全国最大的凤梨盆花基地,全国市场占有率将达40%以上。”农青园艺董事长李志慧说。

3年内,大柴湖花卉苗木面积将达3万亩,成为中部地区盆花销售集散地,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花城”。“大柴湖土地以平方论产值,盆花每平方米产值500元,每亩产值30多万元。”大柴湖经济开发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梁早阳说,柴湖10万亩耕地,种植小麦等传统作物,亩均产值3000多元,年总产值3亿元。现在种盆花,1000亩的年产值就是3亿元。

大柴湖,全国最大的移民集中安置区,10余万人,人均耕地不足1亩,传统种植仅能维持温饱。

一步到位,一步现代,按时脱贫,同步小康——肩负着省委、省政府的重任,近年来,荆门齐心协力,让这里“一天一个样”。

大力推进土地全域流转,形成花卉、果蔬基地,打造集品种培育、研发、物流、旅游于一体的全产业链。

如今,柴湖土地流转价格达1000元/亩。记者在农青园艺看到,几十名骑着电动车来打工的中老年妇女,每天工钱达到了80元。“4口之家,拥有3亩地,土地租金一年3000元。如果家有2人打工,年工资4万元以上,同步小康没问题。”梁早阳说,2014年,移民人均纯收入5950元,比2010年翻一番。

紧临武荆高速,柴湖移民新城正拔地而起,首批签订入住确认书共4482户14934人。

一个全新的大柴湖,正呼之欲出。

彭墩:崛起新型农业综合体

彭墩科技集团董事长张德华最近很忙。

不久前在彭墩召开的全省基层党建工作会上,省领导提出“要在全省复制、推广彭墩经验。”

这个以村企共建崛起的新农村,发展了400多个蔬菜大棚,建成种鸭厂、蛋鸡场、水产养殖厂,已成为4A级乡村旅游景区,村民年均纯收入过3万元。如何实现自我超越?

在彭墩周边村推广“彭墩模式”: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建成一个新型农村综合体。

以彭墩为龙头,辐射周边皮集、横店等9个村的“1+9”模式,统一规划定居点、产业等,共同致富。“整合资源,提供统一的土地存贷、农机和金融服务,5年内大彭墩人均纯收入可望突破5万元。”张德华说。

为增强龙头带动作用,投资1.2亿元的彭墩汉光富晒米业建成投产,规模为10万吨粮食仓储、10万吨大米精加工。

彭墩粮食银行开张,采取定期、活期和分红三种形式,农民将粮食存入后,获得一张随时通兑现金或大米的存粮本,解决农民晒粮难、卖粮难问题。

依托万亩葡萄基地、猕猴桃基地,筹建一座年产万吨的葡萄酒庄,一个集观光、采摘、生产于一体,融合一二三产业的全产业链将形成。

打造电子商务一条街,引进荆门百微电商、爱谷者商城、邮政快递等电商平台,为农业科技服务、农产品交易插上翅膀。

彭墩集团9家公司,以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彭老哥”系列农副产品,进入各大超市。

如今的彭墩,产区变景区、产品变礼品、民房变客房、农民变股民、店铺变电商、粮站变银行。一个望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的生态文化新村款款走来。

【专家观点】

现代农业的五个转变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 陈池波

结合荆门实际,现代农业发展可概括为一个中心、两条主线、三个同步:以现代农业发展为中心,培育职业农民和依靠科技进步,三化同步、三全同步和三力同步。

现代农业面临五个转变:产业体系由单一农业向大农业转变、发展目标由追求数量增长向注重质量效益转变、产业功能由基本功能向多功能转变、生产方式由粗放式向集约式转变、发展驱动由资源依存型向科技驱动型转变。

职业农民从类型看有两类,一类是专业能手即生产者,养鸡、养鸭、种菜是有技术含量的,你专注于某一个方面,你就是这方面的专业能手,就是职业农民;另一种类型是管理者,或者是职业经理人。

农业发展有三靠,靠政策、靠科技、靠投入。政策和投入总是有限,科技进步空间广阔。现代农业发展,必须把握三种技术:生物技术、装备技术、信息技术。

还要抓好三个同步:三化(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同步、三全(全产业链、全供应链和全价值链)同步和三力(市场竞争力、文化软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步。(陈剑文 孙国平 杨富春 通讯员 欧晓平 王媛媛图片:记者 张鸿 视界网 张洪 荆轩制图:万璇)

热词搜索: 荆门 双子 新农

[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