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晨报:“吃相论人”谨防“晕轮效应”

原标题:“吃相论人”谨防“晕轮效应”

观音桥有一家资产管理公司的老板,他每次招聘新员工,都要在员工入职之前请大家一起吃个饭,这是他雷打不动的习惯。为啥?他说,要看看吃相。(3月2日华龙网)

孙老板总结出的一套看吃相招聘员工的“门道”,似乎有一定的道理。因为,每个人的脾气、秉性都在所难免地会在外貌、举止等方面得到表现,招聘员工前请吃顿饭,或多或少能有助于企业和老总们从细微之处去观察一个人,或者通过饭桌上的交流对对方有初步的了解,但是,若将这顿饭局当作一场大考,且决定员工的去留,未免让人觉得看“门道”的不仅不内行,甚至有些“外行”。

饭桌上,老总用自己的标准衡量别人,可别忘了也许你的标准就未必正确,比如,坐在领导身边的可能是生活中懂得谦让的人,座位经过其他人选过之后,只剩下领导身边的位子;又或者,不转盘子是因为本身对饮食不挑剔……总之,肢体语言的情境性较强,某种程度上,老总的“门道”,不仅不能慧眼识人,反而会因为过于主观、单一的判断标准,产生“晕轮效应”,导致不能全面地了解一个人,从而错失适合的人才。

其实,人的个性和兴趣是不一样的,不同的职位也有差异性,好的领导是要用好员工的优点,而不是去找一个“完人”。从企业的角度来说,招聘员工应该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事前进行岗位分析;事中可以将笔试、面试、心理测验等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事后进行综合分析,按照人适其事、事宜其人的原则,努力达到人岗匹配之目的。

一个有前途的企业,选人、用人不应该是老板一个人决定的,更不应该是一顿饭决定的。更重要的是,企业要避免由“看学历”、“看性别”甚至“看吃相”等偏见造成就业歧视。简言之,吃相不是对一个员工的正确评价标准,更可能关乎生活习惯或者由偶然因素决定,“吃相论人”,是种短视也是草率。

热词搜索: 北京晨报 效应 吃相论人

[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