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博士为何热心出国读博? 专家:多样化有助创新

首页 > 教育 > 教育资讯 > 正文

国内博士为何热心出国读博? 专家:多样化有助创新

北京大学材料专业的女博士生小吴本可以顺利毕业并在京一家国企找到对口的工作,唾手可得的机会令旁人羡慕不已,她却有另一番打算,“没意思,我就想做科研搞学术。”

她努力申请了很久,还是没有收到国外学校的录取通知书,上周六专门拿着厚厚的英文简历,跑去交流会面试。想着还没有着落的留学之路,她挠挠头,显得很苦恼。即使申请成功,留学之路也并不轻松,她至少要在国外再读两三年才能获得新的博士学位。

30多岁的北师大历史专业博士生小张毕业后想去高校当老师,可放眼一望,稍微有点名气的学校都要求新进的教师有海外背景,即使是文科专业也不例外。他告诉记者,目前的打算是先申请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联合培养项目,如果不能成功,只好出国再读一个博士。

花了5年半时间,在清华大学电子系取得博士学位后,小余又来到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读博士,而且选的是同样的专业。小余回忆,在国内时没在科研上下功夫,前4年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最后一年匆匆准备毕业的事儿。出国读博也是想获得不一样的体验。

至于外人的不解,小余毫不在意,他也不觉得这是浪费时间。他出国后只花了一年时间就发了两篇顶级会议的论文,满足了毕业要求,当然如果要把博士学位拿下来,少则两年,多则三四年。

主要原因

招聘重“海归”倒逼学生“镀金”

多位受访者表示,出国读博,主要是看中了国外大学的科研实力及高质量的研究生教育。

作为两种博士生教育的直接体验者,小余告诉记者,国外的研究生培养水平确实比国内强,教授很少,但都是国际知名学者,且指导学生时很负责。以他所在的专业为例,导师每周开组会强迫学生有产出,导师也会连夜修改论文,这让学生们也不敢懈怠。“澳洲这边的科研环境很纯粹,我每天都心无旁骛地做一件事,就是科研,感觉心很静,很纯粹。”小余说。

北师大博士生小张也坦言,国外知名大学如剑桥等在研究中国史方面确实有独到之处,他们的研究方法对自己今后长远的学术生涯是一种补充。

当然,也有很多人目的明确,就是为了“镀金”,以便利用海归身份回国进高校。记者调查中发现,目前国内高校引入人才时普遍存在重“海归”倾向,一条“有海外留学背景者优先”的招聘门槛就将一众本土博士拒之门外。

以北京理工大学为例,该校今年发布的海内外优秀人才招聘公告显示,无论是引进准聘教授、预聘副教授还是预聘助理教授,第一条要求就是“原则上具有2年以上海外知名大学或学术机构科研学习工作经历,具有海外知名大学博士学历学位者优先”。

作为市属高校中唯一一所“211高校”,北京工业大学的招聘要求也相当严格。今年该校人文社科学院招收教学科研岗位时也提出,具有一年以上国外学习经历者优先、具有一年以上国外工作(或研究)经历者优先;就连学生处招学生辅导员也标明“具有博士学位人员、留学回国人员优先”。

专家解读

教育背景多样化有助创新

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马陆亭看来,博士生出国留学,这是一件好事,说明我们在从文凭社会向能力社会转变。他分析,我国博士生教育起步比较晚,研究生教育的创新性确实不足。学生出国后接触一些新鲜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对今后发展有好处。

对于高校招聘一刀切地捧高“海归”之举,马陆亭并不赞同。但他也提到,当前我们高等教育正在推进“双一流”建设,一流大学应当放在国际化平台上来评判,目前很多高校意识到这一点,也正在采取行动,构建国际化师资队伍即是一举。

作为研究高等教育的学者,马陆亭走访过很多国外高校,他发现,那些学校普遍强调生源和师资的国际化,甚至连欧洲大陆不知名的学校也会展示师生的国际化比例。他解释,师资多元化对于学校的长远发展有好处,这是因为同一种思维方式的人聚在一起,整体的创造性会降低,但是不同教育背景的人在一起工作时,思维活跃程度会提升。“我们的学生到不同的国家留学后再回来,他们受教育背景更加广泛,会促进思维方式转化,回归到高校后也有利于提升学校科研和教学的创新性。”马陆亭说。

备案号:赣ICP备2022005379号
华网(http://www.hbsztv.com) 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联系电话:17051177829 QQ:51985809邮箱:519858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