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学大教育、上海学大教育电话
一直以来,坚守三尺讲台,潜心教书育人是每一位上海大学教师的坚定追求。他们以渊博的学识与严谨的治学精神,点亮无数学子前进路上的灯塔,收获了桃李满园的芬芳,近日所颁发的“2023年度宝钢教育奖”便印证了这一点。
本次上海大学共有12位师生荣获。其中,国际教育学院裴雨来教授、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张田忠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焦成焕教授、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顾申申教授、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刘悦教授荣获“宝钢优秀教师奖”。
王瑞东、曹恩智、陈都、吴雨、张柯铭、罗霄、汤旭昶等7名学子荣获“宝钢优秀学生奖”。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们吧——
裴雨来,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联系导师。北京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研究主要集中在国际中文教育、汉语韵律语法、汉语语体语法等。
张田忠,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入选上海市曙光、浦江、青年科技启明星等人才计划。
焦成焕,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获上海市育才奖、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中青年拔尖人才”,主持获得上海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上海高校思政课“金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顾申申,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自动化系副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负责人及主讲教师,积极探索自动化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指导多名本科生和研究生获得上海大学本科优秀毕业论文、国家奖学金以及上海市优秀毕业生。
刘悦,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专注机器学习及其应用研究22年。曾获上海大学首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中国硅酸盐学会2021年度“高影响力论文”奖、2019中国物理学会最有影响论文一等奖。
王瑞东,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20级博士生。
曹恩智,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2021级博士研究生。
陈都,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2020级博士研究生。
汤旭昶,高中毕业于江西科技学院附属中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20级本科生,就读先进材料国际化创新实验班。
张柯铭,高中毕业于诸暨荣怀学校,生命科学学院2020级本科生,综合成绩排名专业第一。
吴雨,高中毕业于福建师大附中,钱伟长学院2020级本科生,综合成绩排名专业第一。
罗霄,高中毕业于合肥市第八中学,悉尼工商学院2020级本科生,综合成绩排名学院第一。
多名师生荣获“宝钢教育奖”不仅是对上海大学教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的高度赞誉,也是对学校人才质量的认可。
一直以来,上海大学坚持贯彻“人才强校”战略,大力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着力推进人才队伍建设。
截至目前,学校共有专任教师3508人,拥有全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6人,双聘院士15人,海外院士11人;国家级中青年领军人才97人,国家级青年人才82人,艺术类人才10人,省部级中青年领军人才215人,省部级青年人才234人,为人才培养提供了充足保障。
依托强劲师资力量,自2019年起,上海大学全面启动本科生全程导师制改革,为每名新生从入学起就配备一名导师,指导陪伴学生的大学生涯全过程,努力做到全员参与、全程陪伴、全方位指导。目前,全校共选聘本科生全程导师2752人,覆盖全部本科生,平均师生比达1∶6.3。(数据截至2023年10月)
在名师大师的谆谆教诲下,学校学子心怀理想,追光前行,除了此次荣获“宝钢教育奖”的7名学生外,还涌现出毕业之际再次选择投身军营、保卫祖国的通信学院本科生刘涛;聚焦祖国西部开展社会学研究,赴哈佛大学深造的社会学院本科生金子钦;用185幅设计作品描绘了17个省、近170个村庄的发展图景的美术学院硕士生王斌等一大批优秀青年代表,彰显榜样的力量。
再次祝贺获奖的师生们!未来上海大学教师将继续发扬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着力培养全面发展的卓越创新人才,造就更多时代栋梁!
欢迎使用微信搜索,关注“上海大学本科招生”微信公众号、视频号,获取更多招生信息,领略上大别样美好!
获取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上海大学本科招生”头条号!
素材来源:上海大学官网、官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