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娃坐豪车”是价值追求的迷失

首页 > 资讯 > 时评 > 正文

“晒娃坐豪车”是价值追求的迷失

在互联网时代,家校之间沟通联系也有了新方式,几乎每个班级都会建立QQ(微信)群。怎么能尽快让老师注意到自己的孩子,家长们真是蛮拼的。老师网上吱个声 ,家长们刷屏点赞;“心机妈”各种晒娃给老师加深印象:有晒娃在日本迪士尼的,有发坐高铁特等座的,更有晒娃坐豪车的。(9月6日《武汉晨报》)

在一个功利和算计盛行的时代,虚拟世界也成为一个另类的竞赛场。“炫耀性晒娃” 不仅有记录生活点滴的实用功能,还具有抽象的符号功能,即社会表现和社会竞争的功能。家长们煞费苦心,不仅是为了刷“存在感”,也是为了“脸面”,以此来满足虚荣心、赢得社会认同;更为关键的是,家长们试图以此来吸引老师的注意力,从而对孩子“另眼相看”。

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认为,消费趣味和偏好是人们进行社会身份再生产的一种工具。人们往往利用消费上的差异,来建构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界限。“炫耀性晒娃”有一个潜在的价值假设,即教师的势利——被功利和算计遮蔽了平等之心的少数教师,将教学资源有区别、有差异地倾斜向拥有优越家庭背景的学生,难以做到一视同仁。

在中国这样一个人情社会、关系社会,学生家长异化为少数教师的人脉和社会资本。那些拥有权力身份和稀缺资源的学生家长,成为少数教师眼中“有用的人”;不论是“向家长借贷”,还是托家长办事,抑或接受家长吃请,少数教师凭借身份优势和教育权利进行利益变现,难免会损伤教育公平。

基于先例的“惯性联想”也好,基于成见的“恶意揣测”也罢,“晒娃坐豪车”的背后,也有家长的用心良苦——社会评价体系的片面化、社会流动渠道的单一化,导致高考成为人生突破的重要通道。学生和家长被捆绑为一个利益共同体,身不由己地裹挟在应试教育的流水线上。

为了在激烈的教育竞争中脱颖而出,一些家长无奈而艰辛地“帮孩子赛跑”。名校争夺战也好,求老师关注也罢,教育竞争异化为一场消耗战。只有在学校、教师和学生方面多一些投入,只有让孩子得到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只有让孩子得到倾斜性的关爱和照顾,才能提升孩子在教育竞争中脱颖而出的概率。

作为“低龄化拼爹”的一个缩影,“晒娃坐豪车”说到底也是一种价值追求的迷失。当少数教师不能坚守职业伦理、不能对学生“一碗水端平”,当一些家长被成功焦虑裹挟,“炫耀性晒娃”很难说不是一种必然。只有将教育公平落到实处,特别是让优质教育资源能够更加均衡地配置,修复浮躁、炒作、炫富等不良社会心态,“晒娃坐豪车”才不会上演。

备案号:赣ICP备2022005379号
华网(http://www.hbsztv.com) 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QQ:51985809邮箱:519858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