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局长的“哭”能否换来游客的“笑”?

首页 > 资讯 > 时评 > 正文

旅游局长的“哭”能否换来游客的“笑”?

在得知“山海关景区5A被摘牌”的消息后,山海关区旅游局局长刘媛失声痛哭起来,“我是山海关的罪人,老局长的工作成果在我手上被败光了。我们愧对全国游客,愧对国家旅游局的信任,愧对山海关人民.........”(10月19日澎湃新闻网)

至此,山海关景区成为全国首家被摘牌的5A级景区,社会舆论一片哗然,作为著名国家级5A级景区被摘牌,难道出乎意料?其实完全是情理之中的事!

许久以来,很多人似乎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式:一旦某景区被评为5A级景区,似乎就带上了“铁帽子”。众所周知,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公认的旅游景区的最佳品牌,也是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国家旅游局对5A级景区的管理一直是严格的和动态的。只是在原来,类似被摘牌的这样的情况较少出现,才似乎让大家形成了5A级景区都是“铁帽子”的错误印象。这么一想,本次国家旅游局对山海关这个5A级景区摘牌,也就是执行规定而已。

其实,早在今年4月,国家旅游局就就对山西忻州五台山、南京夫子庙秦淮河观光带等9家5A景区进行了警告,限期整改。并严格按照规定,对邢台临城丰乐园景区等44家A级景区和南通城隍庙等20家3A景区予以摘牌处理。这么看来,A级景区被摘牌早有先例,山海关只是“不幸”成为“首个中弹”的5A景区而已。其实,不妨这么想,要是山海关景区真的能在别的景区被摘牌的时候吸取一下教训,当时就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整改,恐怕也不至于走到被摘牌的境地。

另外,自今年9月份以来,全国旅游资源规划开发质量评定委员会,对旅游投诉较多的部分5A景区开展了服务质量暗访检查。山海关景区就是本次被检查的对象之一,检查结果与消费者投诉情况基本一致,无论从软件还是从硬件,山海关景区都距离5A景区都有很大的差距。既然不符合5A级景区的标准和要求,因此被摘牌则是必然。

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有人把被摘牌归咎于一张不干胶带来的擅自改价,则是无稽之谈。景区长期以来的环境卫生脏乱,设施破损普遍、服务质量不高,导游、医务等相关岗位人员缺失严重才是被摘牌的根本原因。所以,别怪天、别怪地,更别怪国家旅游局,要怪就只能怪自己。

还需要明确的是,经国家旅游局验收,撤销了2015年4月被通报的对1家的严重警告处分和对9家5A级景区的警告处分。背后传递的信息十分明确:景区干得好,就可以保住“招牌”,干的不好,随时可能被“摘牌”。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对A级景区的动态管理越来越成为“新常态”。山海关景区5A招牌被摘是第一个,但不会是最后一个。笔者由衷的希望,旅游局长的“哭”,能够化作山海关景区整改的动力,认真解决好景区当前存在的问题,真正为游客提供更好地服务,让游客“笑”起来,景区才会好起来。

备案号:赣ICP备2022005379号
华网(http://www.hbsztv.com) 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QQ:51985809邮箱:519858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