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户成了“万元户”——广水市蔡河镇院子湾村贫困户脱贫不脱志的故事

6月23日雨后初晴,天空恰才泛起鱼肚白,广水市蔡河镇院子湾村红心猕猴桃基地已是欢声笑语不断。20多名贫困户穿梭在漫山遍野的猕猴桃果树间,修剪枝叶,固定藤蔓,齐力耕耘着“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的田园诗意图。

眼下正是猕猴桃挂果时节,每逢此时,村民们就会“抱团”前来打零工,每天80块钱,只要愿意干,就能挣到钱。

院子湾村是该市51个重点贫困村之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50户426人,2017年实现整村脱贫出列。之后,驻村工作队再出实招,拓宽村民增收渠道,贫困户不仅摘掉了“穷帽子”,还逐步成长为年收入过万的“万元户”。

150户426名贫困户全部脱贫

“我是村里最后一批脱贫的。”院子湾村贫困户袁海洋说,2017年底,他靠着在村里的合作社务工,不仅还清了外债,还有了存款,顺利脱贫出列。

袁海洋回忆,几年前他突患重病,长期需看病就医,老婆也因脚部先天残疾干不了重活,孩子还在念书,家中一度负债累累。2015年,他身体好转后被村干部推荐到袁家东湾专业合作社做工,不到三年就摘掉了穷帽子,拔掉了穷根子。

袁家东湾专业合作社是该村创业青年袁绍娣回乡创办的,主要种植红心猕猴桃,总面积达505亩。2016年以来,该村结合农业产业投入大、风险小、带动性强等特点,累计投入70余万元扶持合作社发展。

如今,合作社每年可带动困难群众40余人实现“家门口”就业,人均年务工收入可达12000元。每年,合作社还可为300余位贫困户人均发放分红收入600元。

“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吸纳闲置、零散劳动力增收,激发个体种植养殖户内生动力。”院子湾村支部副书记杨谨新说,村里先后引进种养合作社3家、养殖厂1家,扶贫成效显著。

杨谨新介绍,该村分别在华美养殖合作社和华鹏养殖合作社投入扶贫资金8万元,每年可为60余名贫困群众人均发放分红收入600余元。同时,投入20万元对接广水市华家湾种养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现种植有葡萄、桃子、李子等多种果树,每年可带动20余名困难群众实现就近就业,每人每月务工收入2000元左右,年底全村的贫困户还能参与分红,每人600元。

扶贫事业全面“开花”。该村投入38万元建成50千瓦太阳能发电站1座,2016年实现并网发电,年发电收益约4万元;每年发放助学金约7万元,助力60多位贫困学生点亮“读书梦”;邀请市级医院到村开展义诊活动,协调镇级卫生院每年为群众免费体检1次,与贫困户签订医疗帮扶合同等。

打工者成长为个体经营户

清晨6时许,贫困户张新华像往常一样早起喂猪,“今年猪的长势不错,估计能卖个好价钱。”看着吃得正酣的猪仔,张新华乐呵呵地说。

张新华老婆智力不佳,两个孩子还在读小学,负担很重。2015年,张新华被村干部推荐到合作社务工,一年能挣5000元钱,脱贫致富还需开辟新的增收渠道。

“脱贫不脱志,好日子还得自己干出来。”张新华语气坚定地说。2016年5月,村干部结合贫困户大多有种植养殖经验的特点,利用产业扶贫资金8万余元,购买了优质猪仔70余头,张新华带头申请喂养2头。凭借以往的养殖技术,他将猪仔养得白白胖胖,年底卖了5200元。

2018年,尝到甜头的张新华在村干部的帮助下申请到小额扶贫贷款5万元,购买了母猪仔6头,随后发展到40余头。同年5月,驻村工作队考虑到规模大了,技术要求就更高了,联系该市劳动就业局工作人员和本村的养殖大户前来进行现场指导。年底,张新华家的生猪卖了85000元,家庭年收入突破八万元大关。今年,张新华又购买了母猪仔8头。

同样从“贫困户”成功蜕变为“万元户”的还有贫困户刘言春。“现在有了农家乐,我每年也能挣好几万块呢,多亏了邓明发带动。”刘言春高兴地说。

邓明发是蔡河镇返乡能人,2017年以来共在院子湾村流转土地200余亩,种植葡萄、李子和桃子等果树,兴办乡村旅游。两年间,他携手当地群众共建“绿色银行”,带动40多户贫困户种植果树,以乡景入股乡村旅游,实现共同致富奔小康。刘言春就是其中一员。

在邓明发的支持和鼓励下,刘言春在房前屋后种满了杏树、李树和桃树,依托乡景开办农家乐。上个月,刘言春家的桃树喜获丰收,被武汉来的游客采摘一空,农家菜配上农家果,仅一拨客人,刘言春就挣了3000多块钱,“万元户”目标提前半年变成现实。

“脱贫不脱钩,致富防返贫。”来自广水市人大常委会机关的院子湾村第一书记陈大国说,接下来,扶贫工作队将继续借助合作社推动劳动能力强的农户自主发展产业,通过拓展就业渠道、灵活用工帮助劳动能力弱的农户务工增收。

热词搜索:

[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