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岳村靠改革摘“贫困村”帽子

“从前集体创收难上难,现在依靠改革,村集体年收入百万元。”11月6日,随县尚市镇群岳村党支部书记郭一告诉记者,他们凭借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不仅摘掉“贫困村”帽子,而且还有钱给村民办实事。

群岳村山多、田少、水缺,村民以种植油桃、葡萄为主。2015年,村集体全年“零收入”,累计负债76万元。该村在精准扶贫时被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村。2016年,随县“试水”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群岳村成为尚市镇唯一试点村。

村子穷,但有资源。新换届的村“两委”认为,21.8平方公里的版土就是群岳村的最大资源。在进行产权制度改革清理时,该村重点清资源。全村12个村民小组,每组推选3名群众代表参加村改革专班核查资源。运用GPS测量仪,逐个山头、逐块田地定面积、定边界,一物一卡登记存档。

历时两个月,村“两委”摸清了“家底”。全村山场22246亩、耕地4153.36亩、水面1024.75亩,其中村集体机动地1158.58亩。这么多资源去哪了?村里开始清承包合同,改革进入涉及利益的“深水区”,村“两委”依法依规逐一破解。

村里有145亩山场,产权本属于17户所有,在村民不知情的情况下,于2006年5月被时任村干部私自发包,15年承包费仅3000元。村委会在多次找承包方协商无果的情况下,2018年,村委会走法律程序,将违规发包的山场依法返还农户。

村集体的600亩山场、耕地和水面,被个人承包多年,但口头承诺的12万元承包款分文没交。去年,村委会收回公开发包,承包方支付承包款69.08万元。村里另一片183亩集体的山场和耕地,承包人在合同到期后却迟迟不退出,村委会依合同收回后公开发包,新增收入20.15万元。

啃下几块“硬骨头”之后,群岳村村委会补签规范合同32份,新签合同4份。依法依规修订后的合同规范明确,山场“天保林”补贴资金全部收归村集体。2019年,全村共发包山场550亩、耕地624亩、水面120亩,新增资源发包收入97.59万元。

目前,该村利用资源的收益,整修当家堰16口,成立养殖专业合作社并建设养殖基地120亩,村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增设保洁、护林等公益性岗位。村里老党员刘雪清说:“通过这次改革,资源利用率和效益提高了,富了村集体,美了村环境,聚了村民心。”

热词搜索:

[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