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名师课堂实录窦桂梅-圆明园的毁灭窦桂梅听课笔记

首页 > 教育 > 教育资讯 > 正文

圆明园的毁灭名师课堂实录窦桂梅-圆明园的毁灭窦桂梅听课笔记

圆明园的毁灭名师课堂实录窦桂梅-圆明园的毁灭窦桂梅听课笔记

浙江省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杭州市下城区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全国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联盟秘书长,“浙派名师”学科导师,《小学语文教师》等多家核心期刊封面人物。致力于儿童创意写作研究和全民阅读推广。编著有《张祖庆讲语文》《非连续性文本教学与测评》《小学生萧红读本》《新经典 日日诵》等,在《人民教育》等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十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

张祖庆:同课同构•同课异构•异课同构 ——磨课三部曲

01

《小学语文教师》编辑部首倡的“辩课进校园”一直很火爆。主持人陈金铭的个人风格,为活动加分不少;更主要的,是“同课异构”这一教研模式,满足了人类普遍的“爱看热闹”的心理。那场面,犹如一群看客围观两三个人”吵架“,恨不得他们大打出手。不管谁输谁赢,有热闹看,就行。加上来一个嫌事儿不够大、火上浇油的主持人,这样的辩课,不火爆,天理难容。

不仅仅是“辩课进校园”,不少教研观摩活动,都是把名师新秀“同课异构”当作看点。多年前,我也曾作为新秀,和特级教师“同课异构”过;后来,我也曾多次和新秀“同课异构”过。这样的教研,确实蛮有意思。同一课书,不同的老师,将其演绎得完全不同。这一模式,至今依然风行,且一直作为教研活动的亮点,受人瞩目。可以预见,“同课异构”,必将长期存在。

需要指出的是,“同课异构”不要仅仅作为“看点”,而要通过“看点”去“看见”。看见文本解读的异同,看见目标制定的异同,看见课堂实施的异同,看见课堂理答的异同,看见教学智慧的异同。然后,求同存异,深入思考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板块的推进……唯有深入思考,才能从“同课异构”中,获得足够多的启迪。

否则,只是看热闹罢了,就像“中国好声音”的PK环节,热闹过后,啥都没了。

02

在“同课异构”备受关注的同时,我们一直忽略了很重要的磨课方式,那就是“同课同构”。说得简单一点,就是同一篇课文,用同样的教学设计,由不同的老师在不同的班级演绎。课文是相同的,教学设计是相同的,但,教学效果常常大相径庭。这里边的东西,更值得深入研究。

同样的教案,呈现不同的教学效果,是什么原因?是教师个人底蕴差异,还是学生基础不同?是临场调控出现问题,还是学习氛围不对?是教师个人风格和教学设计不匹配,还是学生集体学习风格与教学设计不吻合?是关键性的环节没处理好,还是课堂预热没处理好……课后,还可以借助录像,把两个片段截取出来,反复回放,两两对比,分析原因,寻找对策,进而总结规律性的东西。

这样的“同课同构”,还适合于年轻教师“克隆”名师课堂。模仿,是学习本领极为重要的途径,任何人概莫能外。年轻教师在起步阶段,反复观看名师录像或阅读课堂实录,然后,借助名师的设计,到自己的班级里试着上上看。这种“试着上上看”,其实,是另一种形式的“同课同构”。从学不像,到慢慢地越学越像,这就是进步。至少,你可以把名师的设计演绎得以假乱真。虽然,这还停留在“模仿秀”的阶段,但,这种模仿,在教学技术提升上,作用是很大的。

年轻教师,可以选定自己的偶像(这个偶像,要慎重选择,一定要选择和自己气质相仿的,否则,你只能东施效颦),与之“同课同构”——把他(她)不同时期的课都找出来,一节一节地模仿,模仿到别人都觉得以假乱真了,就不要再继续。这时,你可以试着摆脱他(她),开始创造属于自己的风格。

03

“同课同构”、“同课异构”,各有不同价值。前者,侧重研究教学实施的智慧;后者,侧重研究教学设计的智慧。其实,还有一种研究的方式,也非常值得推崇,那就是“异课同构”——这里的“构”有了“建构”之意。

“异课同构”有三层意思。

一是,围绕着同一位名师的不同的课,研究他的课堂共性。比如,我们可以研究支玉恒、薛法根老师不同时期的阅读课,从中探究他的教学设计艺术,有哪些规律性的东西;还可以研究他的课堂理答智慧、练笔设计技巧、朗读指导技术等。这样的“异课同构”,围绕着同一位名师进行,把他读深读透,你就能初步把握他的教学思想精髓和教学艺术本质。这样系统的研究,比孤零零地看很多人的课,更有价值。因为,这样的研究,是透过“开满鲜花的课堂”,探究精彩背后的智慧。看一节课是否精彩,可能更多停留在“技”的表象,而透过一群课的研究,可能会触摸及“道”的内核。

二是,研究同一体裁(或类型)的不同的课,从中把握这一类课的教学规律。比如,我们研究小说怎么教,可以找出小学语文课本中的经典小说。《金钱的魔力》《草船借箭》《王熙凤初见林黛玉》《临死前的严监生》《凡卡》《小音乐家杨科》……通过这一系列课例的研究,发现小说教学的规律。甚至,可以细分为:中国古典小学、现当代小说、西方翻译小说、小小说。以此类推,散文、非连续性文本、诗歌,一类一类地研究,教学智慧,一定会慢慢增长。这,也是“异课同构”。

三是,研究同一篇课文不同名师的精彩演绎,从名师“对对碰”(甚至“多对碰”)的课堂中,寻找语文之道。这样的课例,太多太多了,多得难以枚举。《丰碑》《再见了,亲人》有支玉恒、贺诚版本;《长相思》有于永正、王崧舟版本;《祖父的园子》有于永正、窦桂梅、薛法根、虞大明、蒋军晶、武凤霞、闫学、陈金才版本;《曼谷的小象》有支玉恒、杨明明版本;《圆明园的毁灭》有于永正、王崧舟、窦桂梅版本;《二泉印月》有薛法根、孙双金、王崧舟版本;《水》有薛法根、管建刚、魏星版本;《林冲棒打洪教头》有于永正、窦桂梅、张康桥版本;《去年的树》有王崧舟、周益民、蒋军晶版本;《伯牙绝弦》有闫学、罗才军版本……有时候,我也会不揣浅陋,把自己的课和他们的进行比较研究。如《狼牙山五壮士》《祖父的园子》《金钱的魔力》《和时间赛跑》《穷人》等课,都有不同老师演绎过,我也试着和他们“对对碰”。虽然我无法企及别人的高度,但,探索的喜悦,无法言表。

这样的研究,把课置于更宏阔的背景下,在充分、反复的比较中,思考、辨析、提炼,往往能发现很多有意思的东西。这样的“异课同构”,特别有意思。福建特级教师陈宝铝先生,编撰过一本类似书,是这种研究范式的经典之作。

04

“同课同构”、“同课异构”、“异课同构”,这三种研究方式,既可以交叉运用,也可以阶段性实施。个人以为,年轻教师,起步阶段,更多适合“同课同构”,在反复模仿中学步;骨干教师,更多适合“同课异构”,与别人的对比研究中,增长教学智慧;迈向卓越的教师,则可以多一些“异课同构”,在系统研究中,改造心智模式,形成独特风格。

备案号:赣ICP备2022005379号
华网(http://www.hbsztv.com) 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QQ:51985809邮箱:519858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