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历史必背知识点(精华版)_初三历史必背知识点(精华版)打印

首页 > 教育 > 学生创业 > 正文

初三历史必背知识点(精华版)_初三历史必背知识点(精华版)打印

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

第1课 古代埃及

一.地理位置: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含义是尼罗河定期泛滥,两岸留下肥沃淤泥,促进农业发展)。

二.古代埃及国家的兴亡:

1、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出现小国; 公元前3100年初步实现统一;

2、法老__统治时期,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地跨亚非两大洲

3、公元前525年,吞并古埃及;此后相继被他国占领,文明中断。

三、古埃及的文明成就:

(用途:古埃及国王的陵墓,是其权利的象征。最大的是胡夫金字塔。评价: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象征,反映古埃及经济发展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结晶);

;数学;医学;狮身人面像;木乃伊。

四、法老的统治:(奴隶制君主专制)

古埃及的国王称,是全国最高的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在宗教上,被认为是“”,具有无上的权威。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的逐渐衰落。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两河”: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

2.发展历程:大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产生国家。公元前2400年,初步统一。

3.成就:苏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阴历;60进位制;《汉谟拉比法典》;空中花园。

二.古巴比伦王国:(奴隶制君主专制)

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完成了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实行奴隶制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

三.《汉谟拉比法典》

1.地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用楔形文字刻在黑色石柱上)

2.内容:(1)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

(2)奴隶制度相当发达

(3)法典中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规定,说明商品经济比较活跃

3、实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

4.影响:《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第3课 古代印度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1、位置:南亚次大陆的。

2、早期文明:公元前23到前18世纪 等.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入侵。

3.鼎盛时期: (雅利安人建立) 首都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

4.文明成就:A、佛教;B、阿拉伯数字;C、种姓制度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第一等级是婆罗门,掌管祭祀;第二等级是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国王、官吏等)

第三等级是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商人);

第四等级是首陀罗,主要由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在这四个等级之外,还有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他们在社会上遭到歧视和凌辱。

特点:A.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 B.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职业

C.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实质: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影响:激化了社会矛盾,对后来印度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1、创立原因:种姓制度引起了社会矛盾。

2.创立:公元前6世纪,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

3.教义:“众生平等”,“忍耐顺从”

4.传播: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在位时,佛教开始向外传播。

公元前1世纪,佛教经中亚传到中国。(西汉末年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第二单元 古代欧洲文明(海洋文明)

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罗马是希腊文明的继承者

第4课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一.希腊城邦

1.地理特点:。

影响:不利于希腊的统一;适宜航海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

2.文明历程:爱琴文明()——荷马时代——城邦时期

3、希腊城邦:公元前8世纪出现;突出特点:“_”;代表:雅典和斯巴达(最大)

二. 雅典的民主政治

1.高峰: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时期,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2.雅典的民主制度:

内容:①公职人员几乎都是从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使每个公民都有参政的机会。

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具有立法、司法等多种功能。

③建立津贴制度

评价:积极:为雅典的昌盛提供了政治条件,使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为近代西方民主制度的形成奠定基础。

消极:仅适用于雅典成年男性公民,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任何政治权利。

三.亚历山大帝国

1.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国王率军东征,建立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

2.亚历山大东征的评价:

消极:具有,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

积极:A、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B、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

C、建造了几十座新城,成为后来新的经济文化中心。

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一.罗马城邦

1.发源:意大利半岛中部的兴起。罗马城(母狼乳婴的传说)

2.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

3、政权组织机构:决策权---元老院;执政权--执政官保民官--有权否决执政官与元老院提出的对平民不利的决议;公民大会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实权掌握在元老院。)

4、《十二铜表法》:地位: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意义:A、对当时: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B、对后世: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5.扩张:公元前2世纪初,罗马共和国成为地中海的霸主

6.斯巴达克起义:公元前73年,最终失败。影响:加速了罗马共和国的衰落。

二.罗马帝国

1.公元前27年,建立者是,他首创了“__

2.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帝国的版图地跨欧、亚、非三洲,_成为罗马帝国的“内湖”。

3、衰落: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罗马和西罗马。

476年,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人所灭。标志着:欧洲奴隶时代结束,封建制开始。

第6课、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一.文学和雕塑

1.文学:希腊神话特点是“神人同形同性”

《荷马史诗》意义:是宝贵的文学遗产,也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

2、雕刻:宙斯像地位:世界古代七大奇迹之一);《掷铁饼者》

二.建筑艺术

1.希腊:主要体现在。特点:四周以廊柱环绕,柱身有粗有细。代表:雅典帕特农神庙。

2.罗马:特点:罗马建筑吸收了希腊建筑的特点,并有所创新,多使用石拱门、穹顶。代表:大竞技场;引水道工程、凯旋门、万神庙。

三.哲学和法学

1.古希腊哲学:提出了。

主张。

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创立了“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2.法学:《十二铜表法》和万民法、经济法及众多的法律概念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罗马法学系统。

四.公历:命人编制“儒略历”,是今天公历的基础。

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

第7课、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

一. 的兴起

1.兴起:1世纪,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 创立者:

2.教义:宣扬就是“救世主”;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

3.发展:4世纪末,被定为罗马国教。

二. 法兰克王国

1.建立:481年,日耳曼人克洛维建立。

2.巩固措施:(1)宗教:皈依,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

(2)经济:把土地赐给教会和部下。 (3)军事:对外扩张。

三:封君与封臣制度(或欧洲封建等级制度):(查理·马特改革或采邑改革)

1、时间:8世纪前期。

2、内容:不再把土地无偿地赏赐给贵族,而是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

3、影响:形成了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的封建等级制度。

4、特点: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着严格的等级性;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有一定的契约意义。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层层分封,逐级保护和负责,但不能越级统领)

5、封君与封臣权利义务关系:

A、封臣:对封君忠诚,无偿地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等。

B、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荣誉、人身和财产安全,提供保护。

四、查理曼帝国

1、800年的圣诞节,教皇为查理加冕,称查理为“罗马人的皇帝”。(说明教权高于王权)

查理被称为“查理大帝”或“查理曼”。他统治时期的法兰克王国,史称“查理曼帝国”

2、统治措施:四处征伐;实行鼓励发展的政策,命令人民贡献“什一税”

3、分裂:843年,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三个国家的雏形。

第8课 西欧庄园

一.庄园经济

1.9世纪出现,11世纪遍布欧洲。

2.性质: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3.居民:领主的佃户(包括自由农民和无自由的农奴,自由民的土地受法律保护)。

4.土地:自营地(领主所有,占庄园地的1 /3---1 /2,收入全归领主所有)。

份地(佃户所有), 佃户取得份地的条件是义务耕种领主的“直领地”。

公用地:庄园的周围大多是林地、荒地等。

(注意:庄园的耕地只有自营地和份地)

二.庄园法庭:(说明庄园拥有司法权)

1、工作人员:庄园法庭没有专门的工作人员;主持法庭的是领主或他的管家。

2、时间:一般是每隔一段时间为解决一批问题而开庭一次; 3、地点:不固定,

4、惩罚手段:通常是处以罚金,罚金全部归领主所有;出席法庭是佃户的义务。

5、审判依据:审判依据习惯法或村法。

6、作用:①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维护了领主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

第9课 中世纪的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一. 自由和自治的城市(巴黎、佛罗伦萨、伦敦等)

1.兴起原因:10世纪起,西欧开始恢复,农业技术提高、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加。(生产力提高)

2.争取自治的手段:

3.城市取得自由和自治的形式:从国王或领主手里取得“特许状”。

二.城市居民的身份

1.城市居民:手工工匠和商人。农奴进城,住满一年零一天,就可获得市民的身份。

2.城市兴起的影响:①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②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成为,③。

三.大学的兴起

1.原因:11世纪,随着,开始在西欧传播,也不断传入西欧。

2、12世纪,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3.大学自治:大学的自治地位主要体现在。

4.课程设置特点:一方面仍受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的要求。

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一. 查士丁尼及其法典

1.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庭帝国”,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2.目的:为了稳固帝国的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

《罗马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二.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1.衰亡原因:固步自封逐渐落后;穷兵黩武使国库空虚;财尽民穷无力抵挡外族入侵。

2、灭亡:1453年,攻破,改名为,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

3.影响:它对东西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在世界上产生过重大影响。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4、启示:开放宽容使文明繁荣,保守狭隘导致文明衰落。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备案号:赣ICP备2022005379号
华网(http://www.hbsztv.com) 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QQ:51985809邮箱:519858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