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三峡分段;八上三峡课文原文朗读分段

首页 > 教育 > 教育资讯 > 正文

八年级上册语文三峡分段;八上三峡课文原文朗读分段

提起三峡大坝,我们想到的是举国之力、千年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但是这么一个宏伟的工程,为什么不泄洪缓解四川、重庆等多地出现高温旱情呢?

八年级上册语文三峡分段;八上三峡课文原文朗读分段

三峡水利工程最早出现在孙中山的《实业计划》一文中,并在20世纪30-40年代进行了多次勘测,但因内战爆发,而中断。

1954年,长江发生特大洪水,淹没了长江中下游平原4755万亩土地,造成了3.3万人死亡,面对如此大的灾难,三峡工程被再度提出。

1956年,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成立,开始了对三峡工程的勘探研究,经过长达数十年的研究,,水利部和长江水利委员会向中央汇报,并提出了修建三峡大坝的诸多好处。

  • 可以抵挡百年一遇的洪水;
  • 三峡发的电可以照亮半个中国;
  • 万吨船队可以从上海直达重庆;
  • 航运能力提高到每年五千万吨;
  • 北京市民可以喝到长江水;
  • 促进三峡旅游业发展;
  • 带动整个长江流域经济腾飞等等。

1992年全国人大批准长江三峡工程,决定修建高程185米的三峡大坝。

三峡大坝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三斗坪镇,地处长江上游与中游的分界点。

1994年12月14日三峡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建设工期为17年,1997年11月三峡工程成功实现了长江截流,2006年5月20日三峡大坝全线修建成功。

建成后的三峡大坝全长2335米,坝顶高185米,正常蓄水位175米,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总库容393亿立方米。

三峡大坝工程总投资达到了954.6亿人民币,总装机容量2250万千瓦,年发电量超过1000亿千瓦时。

三峡工程是迄今世界上综合效益最大的水利枢纽,发挥着巨大的防洪效益和航运效益。 三峡大坝建成后,形成长达600公里的水库,采取分期蓄水,成为世界罕见的新景观。

三峡大坝建成后,对社会产生了积极意义。

  1. 全面发挥防洪能力,使长江荆江河段的防洪标准由1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有效保护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数千万人口和数百万公顷耕地免受洪水威胁;
  2. 三峡大坝发电总装机容量2250万千瓦,年发电量超1000亿千瓦时,为周边地区提供了大量的电力供应;
  3. 三峡大坝可以改善长江航运条件,使长江年单向通航能力由1000万吨提高到5000万吨,运输成本降低35%—37%。

答案是不能!因为三峡大坝也到了无水可用的地步了!

在连续多日的干旱下,整个长江的水量下降很多。

8月13日,长江汉口水位17.55米,为历史最低水位。

8月16日,长江芜湖段水位5.17米,1960年以来最低水位。

长江三峡大坝水位也不足150米。

为什么汛期,三峡大坝水位很低?

每年的5—9月为长江的汛期,7、8月份为主汛期,这几个月降雨大,容易造成洪涝灾害。

三峡大坝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防洪,因此必须要留出足够的库容,当上游水量过大时,及时蓄水,防止过多的水冲向下游。

当下游的降水量缓解时,三峡大坝在分段逐步地泄洪,如此达到防洪的目的。

因此,在汛期时,三峡大坝水位在145米的防汛水位附近,留出了220亿立方米的库容应对洪水。

三峡水库没有足够的水,又如何能缓解周边的旱情呢?

但是为了缓解下游的旱情,三峡大坝还是出了力的。

今年8月1日—15日,三峡水库向下游补水10.9亿立方米,水利部发布调令:“未来5天继续向下游补水5亿立方米。”

部分网友仍调侃三峡:汛期泄洪,旱季蓄水。这真的是冤枉三峡了!

220亿吨水,突然从天而降,这就是灾难,如果慢慢地流下来,这就是资源。

三峡大坝的目的就是如此,这也是防洪的方法和策略。

汛期泄洪:

在汛期来临时,三峡大坝要进行泄洪,大坝水位由正常水位175米,降至145米防汛水位。

留下库存用来应对洪峰,当暴雨来临时,三峡大坝挡住上游的洪峰,给中下游以喘息的机会,等长江中下游水位下降后,再逐步地泄洪。

泄洪后,腾出库容为下一次暴雨、洪峰做准备。这就是三峡大坝汛期泄洪的原因,

旱季蓄水:

到了旱季,三峡大坝不需要应对暴雨、洪峰,这时候要以发电为主

发电的时候,要将水位提高至正常水位,从145米上升至175米,然后缓慢地向下放水,水流带动叶轮机转动,发电。

三峡大坝过于庞大,因此蓄水和泄洪都非短时间能够完成的。

例如,今年6月份三峡水库的水位落到了145米的防汛水位,用了7个多月,从去年11月开始,每秒不低于6000吨的速度。

这样的速度既可以为下游补水,又可以保证发电、航运,也能为鱼类创造繁殖的条件。

没有人能够在冬季就准确预测出,长江地区何时降雨,降雨量为多少,即便能够预测出8月出现旱情,但谁能保证6月、7月不会出现汛情。

所以,必须要泄洪至防汛水位145米。

但如果说三峡大坝只有优点没有缺点,这也是不现实的。

但世界上的事情哪有十全十美的呢?三峡大坝也是如此。它有积极的意义,同时也显现出了部分副作用。

长江是亿万年的地质运动形成的,也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我们在长江的咽喉地带建造了三峡大坝,这本就是“逆天而行”。

当一只巨手,扼住长江咽喉的时候,长江这条巨龙也不会束手就擒。

2020年8月,长江上游连日大雨,使得岷江、沱江、嘉陵江发生超警洪水,重庆的江津、合川等地,处在洪水泛滥之中。

此时,三峡大坝水位不断上涨,达到了最高调洪水位167.65米,而上游还在不断地注入大量的水,为了安全,三峡大坝必须泄洪。

洪水+雨水,一波又一波,来势汹汹,影响范围很大,受灾群众再次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威力,长江这条巨龙的可怕。

三峡再次陷入争论之中。很多人甚至担心三峡大坝会不会溃坝,其实这完全是杞人忧天,三峡大坝的设计、质量、运营是完全没有问题的,洪水冲垮大坝的可能性极低。

其实三峡大坝真正的危险是“河床堆积,抬高水位”。

亿万年前,板块运动,火山喷发,形成了长江。

火山喷发出的火成岩在河槽中滚落形成砾卵石,这些砾卵石形成了长江上游的河床,也就是说,长江上游的造床质是砾卵石,而不是像泥沙。

更为可怕的是,这些砾卵石是运动的,被奔腾的长江水带动着,不断向下游滚动。当遇到三峡大坝时,就会出现堵塞。

这些卵石的流量有多大?

据黄万里教授估算,就宜昌一地的长江流段,每年砾卵石输移量高达1.21亿吨。

试想一下,几亿吨的卵石堆在一起时什么效果呢?

那么久而久之,长江在宜昌段就会形成“地上河”三峡大坝的蓄水能力也会逐年下降,经过多年后,失去了它原本的意义。

“地上河”悬在头顶,一旦溃堤,造成的损失无法想象!

那么有办法解决这个难题吗?答案是“有”,只是代价有点大!

必须先断航

这对整个长江沿岸都有巨大的影响,经济上、生态上、环保上都面临着巨大的损失。

即便断航,三峡库区地区狭窄,大型机械设备不易进出,而砾卵石的工程量及其庞大,短时间的作业仍不会起到显著作用。

但是,长时间的作业,必然会消耗掉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总之这个方法是“得不偿失”。

上游再建造小型水电站实施拦截阻挡

三峡大坝建成后,三峡集团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于是在长江上游连续修建了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等多个水电站,以拦截上游卵石。

这种用小隐患来掩饰大隐患,降低代价也是一种方法,但是以后会不会积重难返呢?

如果突然遭遇百年一遇的洪水,洪峰夹杂着砾卵石直接冲击小型水电站,这或许又是一场灾难。

即便是均匀地运输砾卵石,也会填平地势陡峭处,降低坡度,最终把砾卵石向上游堆积,影响重庆,然后是北碚、泸州,再是长江各支流沿岸,最后殃及整个四川盆地。

最终抬高水位,淹没土地、村庄、城镇、甚至是市区,生灵涂炭。

而过多的拦截,最终还会影响到国际大都市上海。

我们知道上海是由长江挟带下来的泥沙冲积而成,历经数千年。也就是说没有长江的泥沙,就没有今天的上海。

如今,越来越多的水坝在上游横截长江,势必造成泥沙量的减少,从而导致上海地区的海岸线遭到海流反噬,导致海岸线退缩。

而我们所说的环境因素,与这些相比反而成为了容易治理的问题。

三峡大坝建设的最初,最核心的目的是为了防洪,其次是发电、航运。

抗旱真的不是它的强项,四川、重庆地区的高温旱灾只有大范围降水才能缓解。

再说发电,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的发展,用电量也快速的增加,发电量也随之增加,到了2021年,全国发电量达到了81122亿千瓦时,三峡发电量1000亿千瓦时,只占了1.23%。

三峡大坝恐怕只有防洪才是实实在在的作用。

我是科技铭程,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有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备案号:赣ICP备2022005379号
华网(http://www.hbsztv.com) 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QQ:51985809邮箱:519858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