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明珠掉下去过人吗-东方明珠价值多少亿

首页 > 旅游 > 线路 > 正文

东方明珠掉下去过人吗-东方明珠价值多少亿

清朝乾隆年间,朱翃清所著的《埋忧集》中曾经记载过非常多值得后人深思的小故事。《雪姑》警醒世人不可颠倒黑白,弄虚作假;《吴烈女》称赞了乌程陆家兜李氏的童养媳吴氏,一位贞洁烈女。

许多给后人带来启迪和警示的小故事,而本文所要讲的是另一个故事——《海鳅》。

“乾隆年间,乍浦海潮不退,海水过塘,漂没庐舍不算。有海鳅搁浅至塘坳不去。长数十丈。村民争往割其肉,熬油以代膏火。已而割者渐多,鳅不胜痛,一跃翻身,压死者数百人。”

东方明珠掉下去过人吗-东方明珠价值多少亿

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6),浙江嘉兴平湖县的乍浦镇的潮水汹涌。据史料记载,乍浦于明朝宣德年间被纳入平湖县辖区。

清朝康熙年间海禁政策被废除,之后乍浦被列为了东南沿海区域的十五个口岸之一,被誉为“东南雄镇”,也是清朝的“东方明珠”,当地的村民多靠出海打鱼为生。

乍浦距今已经有五千年的历史了,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存在了,文化底蕴和历史底蕴极其厚重。

历史上的乍浦因为优越的地理位置而饱受摧残,便利的交通和海防条件让它从存在以来就成为兵家争抢的重地。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就是各国争抢的地盘,近代历史上经历了太平天国运动和战争。

另外,乍浦还经历了数次自然灾害的侵扰,干旱,洪水,饥荒等等。最为严重的要数潮水的破坏了,便利的海港条件同时也给这个小镇带来了受涨潮影响的危害严重的情况下,会影响到岸边生活的百姓们,甚至会造成财产和生命的损失。

朱翃清所著的《海鳅》就是发生在这个地方的故事。乾隆年间,乍浦的潮水泛滥,甚至弥漫到了岸上。导致周边所居住的村民损失惨重,猛烈的潮水冲走了很多的村民和家禽。

就连汤山天妃庙门口的一对石狮子也被冲走了,所以这些也足以看出来当时乍浦的海潮有多么的大。

河水以及海水周期性涨落的原因是月亮和太阳的引力作用,一般情况下一天涨落两次。倘若潮落的时候,海水不仅没有因为引力的作用回到水域内,反而不受控制的汇聚到了地表,那就极有可能导致洪灾,特别是汛期的时候,极容易引发自然灾害。

历史上中国经历过数次这样的自然灾害,损失巨大。

隋朝开皇十八年,河南发生特大洪灾。无法抑制的潮水翻涌而来,冲走数以万计的房屋和牲畜,包括根本来不及逃走的百姓。洪水停歇后,百姓们流离失所,没有可以拿来充饥的食物。因洪灾而死的百姓,劫后余生却因为饥饿而死的百姓更是不在少数。

近现代历史上,中国也爆发过这样的水灾。更何况那时候的中国面临战乱,很难抽身去进行援助和救灾。

1931年江淮地区接连数天下暴雨,还恰巧赶上了汛期,接连好几天水位都大幅度的超过了平时的涨潮线,终是不可避免地引发了特大水灾。

这场水灾波及到南方的八个省份,殃及数千万人,死亡人数更是达到了40万。在当时那个年代,无疑是给在战火中飘摇的中国带去了一个更大的打击。

自然灾害的威力巨大,很多时候人为力量也很难改变。相比之下,乾隆年间发生在乍浦的这场水灾带来的破坏还不算严重。值得一提的是,这场水灾还为村民们带去了一个从未见过的海洋生物。

《埋忧集》中记载,“有海鳅搁浅至塘坳不去,长数十丈。”意思是,等到一切都风平浪静之后,村民们惊讶的发现居然有一只海鳅被冲到了岸边,这条大鱼体长可以达到30米左右。

古时候对于一丈的计量是不同的,清朝的计算和现在的计算是差不多的,在清朝一丈合计为3.11米,那么十丈的一条海鳅体长就是31.1米。这样一条大鱼,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应该是一个很神奇的存在。

人们经常听说一句话“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出自庄子的《逍遥游》。意思是北海有一条鱼,名字叫做鲲,鲲非常的大,不知道有几千里。而这条叫做鳅的鱼的记载,和鲲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清代经学家周钺的《粤东杂记》中这样描述鳅,“渤海有鱼,厥名曰鳅。鳅之大,不知其几千丈也。”意思是,意思是渤海中有一条鱼,名字叫做鳅,鳅非常的大,不知道有几千丈。这样一条体型巨大的鱼别说在清朝了,即便是科技发达的现代,人们都很难见到。

文中还记载着,海鳅鱼逆行而上,沿途及其的海浪和水花可以有数千里,来回游动的时候,可以喷出十几丈高的水花。即便是像戴宗那般勇敢和灵敏的人都难逃过海鳅鱼溅起的一片水花。

根据以上的一些描述,其实可以很快推断,海鳅鱼就是现在所说的鲸鱼。包括古文中所记载的大鱼,大鲛鱼,其实都是鲸鱼。《华夷志》中记载,海鳅还可以被叫做摩竭,按照梵语音译过来就是这样。值得一提的是,按照书中记载,雌性的海鳅还可以被叫做鲵。

古人对于鲸鱼的记载可以追溯到唐朝,那个时候就有文人将这种大鱼的特征记录下来。

《岭表录异》中记载有一种叫海鰌的鱼,体型巨大,有一商人远渡汪洋去做生意,他问船夫海面上那些起起伏伏的东西是什么,船夫说是一种叫海鰌的鱼,体型巨大,从海水中翻越而出,可以溅起数千里的水花,飞至高空还可以喷出十几丈的水柱。史书记载,“此鰌鱼喷气,水散于空,风势吹来若雨耳。”

到了清朝,人们开始管这种鱼叫做海鳅,就是前文中描写的那样。这样一看,无论是海鰌还海鳅,其实都是鲸鱼。古人们将自己的所见所闻通过文字记录下来,究竟是否是他们亲眼见到,如今已经不得而知。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古人门在记录时都会带有一些自己的主观色彩。古文中所描写的海鳅和海鰌都被记载成一仲凶猛残暴的大鱼,为渔夫和船夫所惧怕。

但是在现在,人们都知道鲸鱼是非常温顺的一种动物。

《海鳅》中记载,“村民争往割其肉,熬油以代膏火。”可能很多人都不能理解,为什么要争相去割海鳅的肉?海鳅的肉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文中说,“熬油以代膏火”,其实就是海鳅的肉割下以后,可以用来点油灯。现在听起来非常不可思议,但是古人都非常崇尚这个东西。

传闻,秦始皇的陵墓中放着许多的长明灯,保证陵墓可以时时刻刻都是亮的,毕竟秦始皇一直追求长生不老。而据史书记载,这种能够一直亮的灯叫做长明灯,灯油是用人鱼膏做的。《史记》中方写道:“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搜神记》中就认为,这种所谓的长明灯就是用人鱼,也就是古人说的鲛人的肉所制成的。“南海之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但是鲛人的存在一直到现在都找不出一个可靠的依据。因此,大部分的专家都认为,这种长明灯还是依靠鲸鱼,也就是海鳅的肉所制成的。

这种说法其实更可信,鲸鱼肉当中还有非常丰富的油脂,用来当作油膏是极好的,也难怪乍浦的百姓们前去疯抢。

此外,海鳅的肉因为肉质肥美,也可以食用,且其中富含蛋白质。然而要注意的是,在中国是严禁以任何形式捕猎鲸鱼的。

像日本那样的岛国以吃海鲜为主,甚至可以看到有售卖鲸鱼肉和鲸鱼罐头的情形,在中国是很少见的。

然而,也有史书中记载曾有王公贵族喜好吃海鳅的肉,至于真假,现在已经不得而知了。

此外,因为海鳅的肉中富含大量的脂肪,除了可以用它作为鱼膏点灯,还可以将油提取出来炼制香氛。这样来看,也难怪古时候的王公贵族愿意花大价钱进行捕捞。而在现代,还有人将鲸鱼的脂肪提取出来制作化妆品。

如此来看,不论是古代的海鳅,还是现在的鲸鱼,它们的肉都有着巨大的作用。

现代,社会积极的倡导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海洋生物,特别是我国,严禁捕获鲸鱼。但是,古时候并没有这样的规矩,更何况那时候的人们都把海鳅当作凶猛的海洋生物,对它十分畏惧。

也有一部分渔民愿意冒着巨大的风险下海捕捞海鳅,毕竟价钱更高,很多的王公贵族愿意花大价钱购买。

但是,海鳅不同于海水中普通的小鱼,可不是随处可见的,渔民们下海捕捞也要讲究办法。史书记载,“其来也无形,去也无踪”,很难捕捞。

古时候的渔民们结成一个小队,发现海鳅的踪迹以后便快速地击打着柳木梆子,因为还海鳅怕柳木。当发现海鳅游得越来越慢了以后,渔民们开始一起放箭。甚至有的时候,为了确保可以捕获到海鳅,渔民们会朝它放出铁镖,或者直接用铁钩子控制住它。

等到看到海水渐渐变红,海鳅不再挣扎了以后,渔民们再一起把它拖回岸边。这种捕捞方式确实非常残忍,只是古时候极少部分渔民生存的办法。

《埋忧集》中的村民们也是如此,看到因为涨潮而被海水冲到岸边的海鳅,赶紧来割它的肉。但是这条海鳅并没有死,只是远离了水域而难以呼吸。于是就酿成了悲剧,难以忍受剧痛的海鳅一个翻身,将来割肉的村民都压在了身下。

在前文中也提到了,一条十丈长的海鳅换算一下足足有31.1米那么长。虽然文中并没有提到这条海鳅的体积,但是在今天,一条长约30米的鲸鱼体积应该有200吨左右。

所以“压死者数百人”也就可以理解了,记载并没有夸大事实。这些村民们不仅没有拿到海鳅的肉,反而将自己的性命搭了进去。

因为涨潮的缘故,海鳅非常有可能搁浅,并且潮退之后靠自己很难回到水域,所以极其有可能脱水或者缺氧而死亡。并且在它们死后,会有恶臭的味道散出,常人根本难以忍受。这种鱼的体积本就很大,食量更大,死后胃肠内的食物在分解过程中开始腐烂,不可避免地会有大量的气体散发出来。

另外,鲸鱼也好,海鳅也好,死后会有“鲸爆”现象,威力巨大。这种生物因为皮非常厚,相较其他的海洋生物体内能够容纳更大的气压,一旦发生爆炸,威力非常的大。根据科学计算,它们发生爆炸的威力和一万枚同时引爆的威力是一样的。

2004年的时候,在台西乡海岸就发生了鲸爆,当时运输鲸鱼的车刚巧走到了繁华的商业街附近。

可能炎热的天气让鲸鱼体内的气压越来越高,走到半路就发生了鲸爆。附近的居民楼,商店,路人纷纷都遭殃了。

混杂着鲸鱼血液的尸体残骸溅落在路旁的建筑和行人身上,空气中到处都弥漫着恶臭,两个月以后这种味道才消散掉。

即便有很多的危险,在现代社会还是有很多的鲸鱼被人为猎杀。不可思议的是,日本和丹麦甚至还有“屠鲸节”,他们无视国际国际捕鲸委员会的抵制和抗议,继续着他们残忍的行为。

古时候的人们大多数尊重自然,敬畏自然,大多数时候渔民们都不会朝这样的庞然大物下手。从十三世纪开始,海上航行技术越来越发达,人类开始朝鲸鱼伸出了魔爪。

这样的庞然大物看上去令人畏惧,可事实上却非常温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才是长久之道,万万不该对它们赶尽杀绝。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海洋文明是每一个人应该做的。

[1]梁利玲.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再发现之《搜神记》初探[J].今古文创,2021(44):19-20.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1.44.007.

[2]富金壁.《史记·秦始皇本纪》“徙谪实之初县禁不得祠明星出西方”正读[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22,37(11):125-128.DOI:10.13603/j.cnki.51-1621/z.2022.11.023.

备案号:赣ICP备2022005379号
华网(http://www.hbsztv.com) 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QQ:51985809邮箱:519858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