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罗奔尼撒的历史(伯罗奔尼撒怎么读)

首页 > 旅游 > 线路 > 正文

伯罗奔尼撒的历史(伯罗奔尼撒怎么读)

公元前五世纪,希腊半岛爆发了一场长达二十七年争夺希腊霸权的大战。战争的一方是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同盟,另一方是以雅典为首的提洛同盟。由于伯罗奔尼撒同盟首先向雅典开战,所以历史上称之为伯罗奔尼撒战争。

伯罗奔尼撒的历史(伯罗奔尼撒怎么读)

雅典和斯巴达都是希腊半岛上的城邦国家。雅典在希波战争后,大力加强海军舰队的建设,以维持自己的海上霸权。与此同时,它还不断巩固和扩大提洛同盟,以盟主自居,强制入盟各邦采用雅典的法律、货币制度及度量衡制度,并收受它们贡赋。为保证本盟各邦经济的发展,它还力图把东西方的贸易路线及富产粮食的西西里和出产其他原料的地区控制在自己的势力范围之内,其目的是想称希腊。

雅典经济和商业的发展,海军力量的壮大,构成对实力与其不相上下、一直在谋求希腊霸权的斯巴达的严重威胁,雅典和斯巴达的矛盾急剧激化。另一方面,在政治体制上,雅典实行的是奴隶主民主政治,斯巴达实行的是奴隶主贵族寡头政治。这样,双方经济利益及政治上的矛盾,导致了一场不可避免的冲突。

加剧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以下三次件事

(1)科西拉事件。科西拉是伯罗奔尼撒同盟之一科林斯的殖民地。科西拉在埃庇丹努建立了移民城邦,而科林斯也对那儿进行过早期移民。他们都想把富有的商业城市埃庇丹努控制在自己手中。在这场冲突中雅典站在科西拉一边,派舰队与科林斯人作战,迫使科林斯海军退却。冲突的结果是科西拉加入雅典的提洛同盟。

(2)波提底亚事件。波提底亚位于爱琴海北岸的卡尔息地半岛,是科林斯的移民城邦。它是提洛同盟的成员国之一。因雅典不断增加其贡赋而对雅典极为不满。雅典要求波提底亚与科林斯断绝一切往来,逐出科林斯的使者,拆毁面海的城墙。在科林斯的支持下,波提底亚不仅拒绝了雅典提出的要求,还联合邻邦退出提洛同盟。雅典便出兵围攻波提底亚,科林斯派兵援助,双方再次发生冲突。

​(3)麦加拉事件。麦加拉起初是伯罗奔尼撒同盟的成员国之一,后来一度退群,向雅典靠拢,不久又背离雅典,再度加入伯罗奔尼撒同盟,引起雅典的不满。为此,雅典公民大会决定,禁止麦加拉商船进入雅典和其盟邦的一切港口。在这场纷争中,科林斯又站在麦加拉一边。当时的形势好似一堆干柴,只要有一颗火星溅在上面,便会燃起熊熊大火。

公元前432年,伯罗奔尼撒同盟召集大会,决定向雅典提出通牒:解散提洛同盟,放逐雅典当时的统治者伯里克利。这些当然遭到雅典的拒绝。于是公元前431年,伯罗奔尼撒同盟首先向雅典开战,波及全希腊的伯罗奔尼撒大战终于爆发了。

战争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公元前431——公元前421年的十年战争(亦称亚尔奇丹穆战争)时期。虽然雅典的海上力量比较强大,但陆上实力相对较弱。斯巴达军队大举侵入雅典所在的阿提卡半岛,庄稼被毁,村庄被焚,雅典不得不把农村人口迁入城市。这样一来,雅典城内人口密集,从埃及传入的鼠疫又蔓延开来,居民和军队死亡枕藉,雅典人口锐减,人民怨声载道,苦不堪言。在这种情形下,伯里克利一度被迫下台,但不久又复职,后来也因染上鼠疫而死去。伯里克利死后,雅典发生了主战派与主和派的斗争。主战派的首领是制革匠克里昂,主和派首领是大奴隶主尼西亚斯。在人民的拥护下,主战派胜利了,战争继续进行。

公元前422年,雅典与斯巴达在爱琴海北岸,雅典的殖民地安菲波里发生激战,在这场战斗中,雅典主将克里昂与斯巴达主将伯拉西达俩人双双战死。克里昂死后,雅典的政权落到了尼西亚斯手中,他于公元前421年与斯巴达签订了五十年和约(即《尼西亚斯和约》),战争的第一阶段以此和约的签订而宣告结束。

但是好景不长,《尼西亚斯和约》签订后六年,贵族出身的阿尔西比阿德成为主战派的首领,他鼓动雅典出兵远征西西里,进攻支持斯巴达的叙拉古。于是,公元前415年,雅典由阿尔西比阿德任统帅,倾巢而出,远征西西里。主和派则竭力反对西西里远征。在舰队出征的前夜,雅典街道上的旅游之神——赫尔姆斯像被毁坏,人们传说这件事是阿尔西比阿德干的。但远征军还是扬帆起航,踏上了去西西里的征途。战争进行得很顺利。但是,雅典来了命令,要阿尔西比阿德回雅典受审。阿尔西比阿德在返回雅典的途中投奔了斯巴达,并唆使斯巴达出兵援助叙拉古。结果,雅典在西西里遭到慘败,全军覆没。这是战争的第二阶段(公元前421——公元前413年)。

战争的第三阶段是公元前413——公元前404年。雅典在西西里败北,损失惨重。本来就对雅典的高压政策心怀不满的盟邦,纷纷趁此机会摆脱它的统治。同时,斯巴达根据阿尔西比阿德献的计策,一改过去短期侵扰阿提卡的战略,派兵攻下了阿提卡的狄西里亚,并派兵在那儿长期驻扎。吃尽战争苦头的雅典二万余奴隶工匠也在这时投奔斯巴达,造成矿山停产,工场停工,雅典的生产和经济遭到重大损失;加之雅典国内贵族派和民主派争权夺利,这一切都从政治上和经济上削弱了雅典的力量。

为了取得战争的主动权,斯巴达将领来山得跟波斯缔结同盟,得到小亚波斯总督小居鲁土的财力支援,建造了许多战舰,高薪雇佣水手,建立起一支力量颇为强大的舰队。公元前405年,来山得在羊河歼灭了雅典海军主力。雅典的海港被封锁,商业和运粮路线被切断。公元前404年,来山得率军围困雅典,雅典被迫投降,接受斯巴达最初提出的条件:毁掉了雅典至海港的城墙,解散了提洛同盟,同时加入了伯罗奔尼撒同盟,交出国内全部战舰,在国际事务中服从斯巴达的领导。至此,伯罗奔尼撒战争以雅典的失败告终。

伯罗奔尼撒战争对双方来说都是非正义的争霸战争。它是两大奴隶制集团内部及各城邦之间矛盾的集中表现。战后的斯巴达虽然一度取得希腊霸主的地位,但连绵的战争也耗尽了其人力财力。

公元前四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希腊的底比斯继斯巴达而起,称霸希腊。但也只是昙花一现。此后,希腊各国战争不断,各城邦自由民内部的分化愈演愈烈。公元前四世纪,希腊各奴隶城邦普遍发生危机,就此而言,伯罗奔尼撒战争也是希腊城邦由盛到衰的转折点。

备案号:赣ICP备2022005379号
华网(http://www.hbsztv.com) 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QQ:51985809邮箱:519858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