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福建坐船到菲律宾要多久—福建去菲律宾多远

首页 > 旅游 > 游记 > 正文

从福建坐船到菲律宾要多久—福建去菲律宾多远

1936年,一个风雨飘摇的年代,12岁的乡下少年带着几块干粮,跟随父母从福建乘船前往菲律宾,开始了在异乡讨生活的艰苦日子。

从摆地摊到当鞋店学徒,再到鞋业大王、金融巨子,这位少年一步步扛过时代的浪潮抓住机遇,迎来了属于他的鼎盛时代。

从福建坐船到菲律宾要多久—福建去菲律宾多远

施至成

谁也不会想到,曾经逃难而来的少年,日后会建立起最繁华的购物商场,并改变菲律宾人的生活。

他就是SM集团的创始人——施至成,出身草根却不忘本,并蝉联11届菲律宾首富的华裔富商。

2013年,华人10大排行榜上,施至成排名第8,仅次于李嘉诚、李兆基和郭鹤年。

作为穷人家出身的孩子,施至成从小就懂得父母的不易。

到了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后,施至成一家的日子依旧捉襟见肘,并没有因为“下南洋”而发生改变。

马尼拉

当时,他的父亲拿出多年的积蓄,在马尼拉开了一家“菜仔馆”,也就是俗称的小杂货店,专门出售蔬菜、干货以及日常用品。

这家店白天经营货品,晚上还要将这些商品收拾好腾出空间,大家才能有地方睡觉,可见当时施至成一家奋斗的不易。

由于经营杂货店的利润微薄,并不能立刻改善家里的情况,只能勉强维持家人生计。

施至成年龄虽小,但却善于观察生活、发现问题和总结经验。

母亲因为文化低经常算错账,有一次直接导致家里白白工作了3个月,还要损失店铺租金,而隔壁卖水果的华人店铺,生意却极好。

施至成发现,原来是华人邻居能流利地说英语和当地语言,再加上经常会做一些促销活动,因此更受顾客的欢迎。

鉴于此,施至成决定先去攻克语言难关,白天他忙完父亲店里的活,晚上就去当地的华人夜校,学习语言。

他知道父亲赚钱辛苦,所以他不想花父亲太多的钱,当时他用的都是二手教材和便宜的纸张。

仅仅半年的时间,施至成就能用简单的英语和当地语言跟顾客沟通。但施至成没有满足现状,而是继续投入到销售技巧的学习中。

当时,销售技巧的课程很贵,父亲根本无法负担。施至成为了上课,每天忙完店里的活,还要在晚上6点后再去做兼职,到码头抗2小时的货,这一坚持就是2年。

然而,兼职的工作也并非一帆风顺,正在长身体的施至成经常吃不饱饭,再加上扛货是个体力活,有时候他还会饿晕过去。

有时候运气不好,还会遇到老板跑路不结算工钱的情况,生活的种种磨难并没有击垮施至成,反而让他锻造出更坚强的意志。

年轻时的施至成

只是命运依旧没有垂青这个拼搏的少年,连绵的战火烧到了马尼拉,日寇疯狂的进攻,施至成家的杂货店也未能幸免于难。

马尼拉沦陷3天后,店铺也遭遇洗劫。但生活还要继续,施至成和父亲一起想办法,在日军的眼皮子底下,继续进货重新开店。

可谁知,更大的灾难却再次来临了。

一个月后,杂货店不仅再次被洗劫一空,就连整条街的店铺全部都被日军烧个精光。

生活的骤变,让父亲遭受极大的打击,他再也没有办法东山再起,他提出全家人一起回国。

看到伤心欲绝的父亲一夜之间白了头发,施至成没再劝说父亲留下,他决定自己一个人继续留在菲律宾奋斗。

父母回国后,施至成开始当起了鞋匠学徒,一边学习一边赚点微薄的收入等待机遇。

转眼三年过去,战争结束后,马尼拉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

虽然国家正处在建设当中,但施至成却在这里面挖到了商机。

某天,施至成刚要打开鞋店大门,就迎来几个美国大兵。他们手里拿着几双鞋问他店里要不要新鞋子,他们军需品太多穿不完。

早在这几个大兵之前,就有好几个大兵问过他,施至成的脑子里突然闪现过一个念头,自己能不能卖这些鞋子呢?

在马尼拉当地还有很多人没鞋子穿,如果他能把这些多余的鞋子卖给他们,岂不是可以赚上一笔?

想到这里,施至成立即找到老板商量,自己给他免费打工,前提是在鞋店给自己留一个小摊位售卖鞋子,老板很爽快地就答应了施至成的请求。

得到老板同意后,施至成开始大展拳脚,主动和美国大兵联系收购鞋子。

都说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加入贩卖鞋子行业后,施至成曾经学过的语言和销售技巧,都在这里发挥出最大的作用。他收购的第一批鞋子很快就一售而空,施至成也因此赚到人生的第一桶金。

偶然一次机会,施至成听到美国大兵抱怨马尼拉太热而且没有拖鞋穿。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施至成随即拿出全部积蓄,前往新加坡高价购入拖鞋,很快这批拖鞋又再次让施至成赚得盆满钵满。

到了上个世纪50年代,为了更进一步扩展事业,施至成辞掉工作,暂停商科专业的学习,专程赶往美国波士顿和纽约研究鞋业产量和设计。

美国的繁荣市场打开了施至成新世界的大门,1958年,回到马尼拉后,施至成与人合伙开了一家Shoe Mart(鞋庄),也就是日后的SM。

施至成除了倒卖美国的新款鞋子,还在鞋店里开设童装、男装女装护肤品等专柜,拓展鞋店的多元化经营。

施至成对经营的前瞻性,让周围的人都对施至成竖起了大拇指。

1972年,施至成的第一家SM百货商场在马尼拉市中心正式开业,连锁一站式的商场模式,逐渐改变了菲律宾当地人的生活方式。

施至成常对别人说,作为商人,就应该要有一双鹰眼,这样才能在机遇来临时,时刻准备抓住。

而他也确实如自己所说的那样,如一只老鹰一般,时刻等待机遇,并一把抓住。

也正因如此,施至成才能在奋斗多年之后,迎来属于自己的时代。

旁人对施至成的评价,除了说他像只老鹰,一旦看准就抓住机遇,又说他像只狐狸,精明又能守着,从未失手。

1983年,菲律宾的政治和经济还处于震荡之中,但施至成却力排众议,在郊区建起菲律宾史上最大的购物中心。

刚开业时,地处偏僻又占地巨大的购物中心,根本没什么客人,就在许多人都在看笑话的时候,购物中心慢慢火了起来。

施至成经营大型购物中心,也有自己的心得。

厕所、海鲜、熟食是最重要的三样。

厕所干净程度可以看出商场的管理,而海鲜熟食的新鲜程度则可以了解商场的经营程度和客流量。

不得不说,正是因为施至成的用心观察和虚心学习,才能让他一直走在别人的前面,成为零售行业里的佼佼者。

最值得一提的是,富裕起来的施至成并没有商人的“重利”,而是依旧保留着他独有的人情味。

除了带动菲律宾当地的经济发展,施至成还会乌鸦反哺,回馈家乡。

1975年起,施至成开始将目光投向家乡的电力发展,修路修桥,各种教育、机场建设。

回到家乡后,他仍旧会用亲切的闽南话和乡亲们聊天,所有的子女也必须会说闽南话,记住自己的根。

在施至成过往的采访中,他曾说过,回中国的投资,除了商业考虑,更多的是乡情,作为华夏的儿女,应该在自己富裕之后为祖国的发展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1992年,施至成回到福建晋江的郊区,兴建SM商城。

然而建成后,因投资政策等原因,SM商城一直处在空置状态,这一空就是十多年。

期间,施至成的子女也曾劝他尽快抛售挽回损失,然而施至成却执意留下SM商城。

虽然SM商城没有即刻为施至成带来收益,但他却没有因此放弃,仍将自己这些年做鞋的经验悉数传授给家乡,还支持家乡举办国际鞋业博览会,推动晋江经济的发展。

直到2005年11月,晋江的SM商城才正式营业,没多久,它就成为周边最火的商圈之一。

随着晋江SM商城的成功,施至成再次推动SM的发展,先后在厦门、成都、苏州、重庆等地投资购物中心。

2019年,94岁的施至成在睡梦中安详离世,他的离去让众多受过他恩惠的人都沉痛不已。

当时的总统听闻施至成逝世的消息,为了感谢他为菲律宾做出的巨大贡献,曾专程来为施至成守灵。

闽南歌里的“爱拼才会赢”,在施至成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少年时代的他,肯吃苦敢拼,又有着极其清醒的头脑,善于发现隐藏的商机,这才打下这片江山。

到达人生巅峰后,作为纵横商界数十载的大人物,施至成依旧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恩社会,回馈家乡,而他的付出也迎来了众人对他的尊敬和怀念。

尽管施至成的成功并非人人都可复制,但我们可以学习他在面对困境时,依旧艰苦奋斗敢于拼搏的精神。文/喜乐

参考资料:

市界《他是菲律宾首富,将SM集团开到中国,曾与李嘉诚合作,今长女上位》

腾讯新闻财看见《独占菲律宾首富宝座19年,6个子女个个成才,这个华裔家族怎么做到的?》

备案号:赣ICP备2022005379号
华网(http://www.hbsztv.com) 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QQ:51985809邮箱:519858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