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前为什么选择分析伊利股份?

首页 > 百业 > 市场动态 > 正文

3年前为什么选择分析伊利股份?

这是三年期价值50里一篇分析伊利股份的文章,今天我们来看下里面的逻辑是否成立。选择分析伊利的原因只有一个:剩者为王。
 
一、伊利是如何被“剩”下的?
 
我国乳企的大发展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
 
当时我国流通市场改革进一步深化,市场化带动了乳企发展,雀巢等国外品牌也进入了中国。伊利股份就是在这个阶段上市的。
 
伊利的前身是呼和浩特市国营红旗奶牛场;
 
1993年经改制伊利股份成立;
 
1996年伊利在上交所上市成为全国乳品行业首家A股上市公司;
 
1999伊利年成立了中国乳业第一个液态奶事业部,进入“液态奶时代”,伊利开启开挂模式。
现在的乳制品行业形成了伊利和蒙牛的双寡头垄断格局。它们能在数十年的行业竞争中被“剩”下,一是因为它们本身足够强,二是因为它们的竞争对手太弱。
 
早先的牛奶市场伊利一家独大,光明和三鹿等各地诸侯偏居一隅。
 
后来牛根生创办了蒙牛打破了这个市场格局,短短几年内让蒙牛和伊利双雄并立。
 
快速发展的蒙牛伊利,把广告做到了光明的老巢上海。
 
“文明人”光明乳业显然无法与来自草原的“野蛮人”蒙牛伊利相竞争,眼看着它们抢了自己在华东地区的份额,光明也成为了没落的贵族。
 
三聚氰胺事件之后,三鹿倒下了,三元吞下了三鹿。
 
后来中粮入主了蒙牛,光明在新西兰完成了布局,君乐宝、完达山等拼力发展,但不论是谁都没能阻挡伊利的发展。
 
从过往20年的收入增长数据看,除了2016年伊利基本每年都保持了2位数以上的增长。2016年进入统计范围的企业为627家,销售收入3,504亿元,同比增长5.3%,利润总额260亿元,同比增长7.6%。因此,2016年伊利股份的业绩表现低于同行,我们得从年报里找下原因。
 

备案号:赣ICP备2022005379号
华网(http://www.hbsztv.com) 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QQ:51985809邮箱:519858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