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恐是胆小还是脑子有问题、怎么克服社恐心理

首页 > 健康 > 名医在线 > 正文

社恐是胆小还是脑子有问题、怎么克服社恐心理

一个心理咨询匠带你进入自己内心的世界,喜欢的关注吧!

社恐是胆小还是脑子有问题、怎么克服社恐心理

文/老K

我们知道,每当放假的时候,很多人都希望叫几个朋友一起出去吃喝玩乐。

但有一类人,他们也很想走入人群中,可却会莫名的恐惧与害怕。他们也许不起眼,而且经常担心自己在人群中是最尴尬的那一个,与其这样还不如躲起来不参加社交。

这类人就是典型的社交恐惧者,以往社交的经验可能告诉了他们自己就注定在人群中是糟糕的,长此以往,就算后来遇到改变自己的机会,他们也不会再有勇气走出这一步。

因为不爱社交,喜欢躲起来,所以我们很容易把社交恐惧症的朋友归为内向的人。

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有人专门做过调查,发现好多社交恐惧的人在外面总是喜欢沉默不语,但自己在私密环境中却发生180度大转变。

比如有些人不擅长社交,在人群中几乎不说话,可回家之后在网上打游戏时和网友连麦却可以聊的飞起。

这让我们不禁怀疑,这真的是一个人吗?

种种迹象表明,在外面低调远离人群又不敢说话的他们根本就不是真实的,所以他们好像并不是内向的人格,因为内向的人格是一种稳定并且不会随时间和地点而改变的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来解释,他的观点中,凡是能导致个体行为频率提高的,则称为强化,凡是能导致个体行为频率降低的,则称为惩罚。

当人们社交频率降低也就是社交恐惧的出现时,说明在社交过程中这些人受到了惩罚。

我们人类本身就是群居性物种,所以大多数人一开始并不排斥社交。当有一天这个人在社交中受到了歧视或者伤害,那么他就会开始对社交有所顾忌,长时间如此可能就会出现一些诸如社交恐惧的症状。

在心理学的行为主义实验中,巴甫洛夫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他为了证明人的心理是会伴随环境与刺激发生改变时,用了很多狗来做实验,当巴甫洛夫注意到他的狗听到那些暗示晚餐正在路上的提示时,狗就分泌了唾沫。随后,巴甫洛夫很快就发现,只要将铃声与食物的到来相结合,就可以让这些狗对那些之前几乎任何毫无意义的暗示作出响应,比如响铃。

按照巴甫洛夫的理论,人们怕的不是社交,而是怕被别人侮辱、被漠视等等。

侮辱和漠视(无条件刺激)引起焦虑和胆怯(无条件反应),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由于中性刺激(社交)的呈现总是伴随着之后的侮辱和漠视(无条件刺激)。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优质心理学和心理成长社区,这里会每日分享优质心理学和精神卫生知识,大家一同成长讨论吧!)

所以,从理性客观来说,社交并不会造成恐惧,而是多次在社交中受挫后,社交与恐惧焦虑情绪已经形成为条件反射,所以一进入社交就会焦虑恐惧想要逃离。

最终,我们知道这些条件反射并非一朝一夕形成,所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改变也需要有耐心和信心,在社交中重新建立新的或者健康的条件反射。

备案号:赣ICP备2022005379号
华网(http://www.hbsztv.com) 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QQ:51985809邮箱:519858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