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的新时代期待

首页 > 焦点 > 社会360 > 正文

学前教育的新时代期待

学前教育进入新的法治时代

幼儿园时光的重归孩子们

9月4日,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大武幼儿园的小朋友在体育课上奔跑。近年来,该省积极推进普惠性幼儿园的建设,不断完善幼儿园布局和建设规划,并增加普惠性学前教育学位供给以及扩大学前教育师资队伍,进一步提高了学前教育的普及和覆盖范围。新华社记者 张龙/摄

"学前教育法草案再次明确了学前教育在整个教育制度体系中的地位,这真是令人感到欣慰。"当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已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报道时,清华大学附属幼儿园副园长晏红感到如释重负,她形容那一刻的心情:就像是马拉松赛跑快要到达终点。”

作为一名从事学前教育工作20多年的老师,晏红亲眼见证了学前教育的快速发展,并一直关注学前教育立法的进程。

"几乎每年的两会都会有关于学前教育立法的建议,我们常常一起关注和讨论学前教育问题。"晏红认为,草案能够进入审议程序,体现了全社会对学前教育的高度重视,也是国民教育素养提高的重要标志,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学前教育正加速进入法治时代。那么,家长、教师、园长和学前教育专家有哪些期待呢?

_______________

提高幼师薪资,激发更大教育热情

"学前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资金问题。"高丙成是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学前教育研究室的主任和副研究员,也是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的副秘书长,他多年来一直从事学前教育的研究工作。

"幼儿园教师的工资待遇低,难以吸引优秀人才从事教育工作。"高丙成通过调研发现,在幼儿园中,非编制教师与编制教师的工资差距较大,存在严重的同工不同酬现象。

《教师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相当或逐步提高,其中也包括幼儿园教师。

目前,各地已明确普惠性民办园的最高收费标准,但大部分地区没有对普惠性民办园的生均成本进行科学核算,导致对普惠性民办园的补助标准过低,补助力度不够大,缺乏激励效果,使家长不得不承担更多的办学费用。

他期望通过学前教育立法,为学前教育的发展提供健全的经费投入和成本分担机制。这样可以保障学前教育的优先发展,并且确保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不断提高,形成更加完善的经费投入和成本分担机制({IMG_1})。

晏红对经费保障问题表示担忧,并希望学前教育能够像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一样,在经费保障上实现法治化({IMG_2})。

她了解到,目前学前教育的经费大部分由地方财政管理,而地方财政情况的好坏决定了对学前教育的投入。这导致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波动较大({IMG_3})。

晏红指出,目前学前教育的经费保障较为柔性,有些地方采用项目制,经费多少取决于项目主管部门的影响。她希望通过学前教育立法,使经费保障变得更加刚性({IMG_3})。

黄颀在海南工作,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在孩子上幼儿园的阶段,她接触过不少幼师。她了解到幼师的收入普遍不高,同时他们的工作热情也有待提升。她希望提高幼师的收入水平,因为只有这样,幼师们才能更多地投入到学前教育上({IMG_1})。

草案明确提出要完善学前教育的投入机制,并加强经费保障({IMG_2})。

为确保幼师掌握科学的和与时俱进的知识,浙江省杭州市丁信幼儿园教师徐元凤表示,她在从事学前教育工作期间发现,随着学前教育的发展和知识更新的加快,之前学到的理念和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工作要求({IMG_2})。

在教学过程中,徐元凤发现一些幼儿存在行为问题,但她没有足够的教育和心理知识来科学客观地分析这些行为产生的原因,导致对这些孩子的教育陷入瓶颈({IMG_3})。

徐元凤曾遇到有些孩子在幼儿园内不讲话,但在离开幼儿园后却能够自然地说话,这种行为持续了整个幼儿园阶段。她查阅了相关文献,并认为这可能是选择性缄默症”,可能由严重的分离焦虑引起。她作为一名一线教师采取了鼓励和引导等多种方法,却没有取得效果,这让她觉得自己的知识和方法还需要提升({IMG_3})。

她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称,作为一位一线教师,她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在实践活动中,她见识到了不同幼儿的个体差异性,并且掌握了科学的身心规律和年龄特点,以便能够使用各种教育方法来适应不同的学生。

我希望更多的教师能够接受继续教育,学习更加科学和先进的教育知识。”徐元凤表示,她对于草案中所规定的内容非常满意。该草案要求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升教师的素质。幼儿园应当根据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点,科学地实施保育和教育活动。禁止教授小学阶段的课程内容,也不能采用小学化的教育方式。

黄颀看到草案中规定幼儿园应当根据学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点,科学实施保育和教育活动”时,非常高兴。她自己的孩子曾经遇到了类似问题。

她的大儿子已经从幼儿园毕业,曾经就读过两所私立幼儿园,但是教师的素质参差不齐。有些教师并不了解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也不会因材施教,只顾保证儿童的人身安全,并不能够引导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

她回忆道,她的大儿子当时是一个转校生,进入新幼儿园后出现了分离焦虑,很难适应新的集体。有一次,黄颀离开幼儿园后,孩子躲在桌子底下哭泣,但是教师却置之不理,没有给予任何安抚,是其他家长送孩子入园时才告诉我的,当时我非常失望。”

据新闻报道,黄颀看到很多幼儿园,尤其是私立园,为了满足部分家长的心理需求,中班就开始教授写字,学习加减法。这显然不符合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小朋友在幼儿园大班后,手指肌肉才更加发育成熟,才能够熟练地握笔。”

中国科学院幼儿园心理健康中心主任、学生发展与教育专业博士邹丽娜通过教学和科研发现,教师在实施一切教育活动时,必须对儿童心理规律有所了解,这是所有教育的基础。但是在现实情况下,很多教师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我发现很多幼儿园进行了一些无效的课程和活动,无法满足儿童的个性化需求。”

她发现有些幼儿园的教师带着孩子进行手工制作、绘画、进行科学实验,但是由于没有建立在了解孩子成长水平的基础上,只是简单地按照步骤操作、简单地重复,不能够鼓励孩子深入思考和探索,这样的活动设计本质上不是在促进孩子有效地学习,而只是简单地模仿和机械地操作。”

她期望幼儿园更加重视满足幼儿个性化发展需求,并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出发,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教育。她强调了加强学前教育工作者的培训和指导的必要性,以确保他们所掌握的知识是科学的、与时俱进的。

为了营造全社会对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良好氛围,邹丽娜认为,在草案首次进入审议阶段时,应该征求公众的意见,将各方的期望和要求汇集起来,更好地满足民生需求。她建议家长、教育管理者、学前教育从业人员、法律专业人士和儿童心理专家,结合自身经历和经验,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形成共识,从而使法律能够更加丰富和完善。

高丙成表示,在法律审议过程中,教育部门应该与宣传部门、新闻媒体等合作,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种渠道,借助专题片、宣传册、系列文章等多种形式,向幼儿园的教职工、家长和公众宣传立法进程,引起更多人对学前教育的关注。

他建议,引导幼儿园、家庭以及整个社会树立科学的保教理念,积极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良好氛围。

晏红表示,目前全社会对学前教育的概念和定位存在误区,大多数人对学前教育的了解很少,只有幼儿园教职工才会主动去了解。她认为,既然学前教育立法已经进入初审程序,就应该进行相关宣传,多征集大家的意见和反馈。

丁玲在北京工作,她的儿子正在上幼儿园。得知草案进入审议阶段后,她认为作为家长,也应该了解立法的进程并提出建议,期待通过立法解决更多实际问题。

丁玲认为,家长了解学前教育立法的进程,学习相关草案的具体内容,可以提高自己的法治素养,对幼儿园的管理有更清晰的认识,对幼儿的身心发展也能有更深入的了解。从国家层面来说,更好地保障孩子的教育环境将会有助于缓解家长的教育焦虑。(记者:李华锡)

备案号:赣ICP备2022005379号
华网(http://www.hbsztv.com) 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QQ:51985809邮箱:519858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