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少女时代内地票房_我的少女时代烂片

首页 > 娱乐 > 娱乐快报 > 正文

我的少女时代内地票房_我的少女时代烂片

我的少女时代内地票房_我的少女时代烂片

|云景史记

怀旧大抵是人类拥有的一种最为美妙的情感。在怀旧情感的作用之下,过往岁月中的难忘时光如同海滩边的美丽贝壳一样被重新捡拾起来,并得以长久凝视。同时,怀旧的运作机制也有着某种特殊的方式。因为“人的记忆是一种非常奇特的系统,它并不是像电脑那样机械地记录下所有的一切,而是有选择地记录下那些对记忆主体有意义的、带来情感波动的事物。也就是说,记忆的本质是人类对于外部世界印象的加工,而非简单的拷贝”。正是由于这种运作机制的存在,怀旧题材影片就天然具有电影的美感。

怀旧电影中青春题材影片又是最为人关注的一个类别。之所以如此,首先是因为青春题材影片所表现的内容、所关注的对象往往同主流观影群体高度吻合。因此,当他们在影片中看到自己所期待、所推崇的生活方式出现在银幕上时,往往会对这些作品报以高度的认同。《小时代》等影片就是很明显的例子。除此之外,或许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青春岁月是每一个人心中最好的一段时光,因此自然就会吸引那些有怀旧情结的潜在受众对此类作品的关注。

《我的少女时代》讲述了一段属于校园的美好爱情故事,相貌平平的林真心爱上了同学间公认的帅哥欧阳非凡,但是这段感情注定只能是单恋,因为欧阳非凡选择的是美女陶敏敏。徐太宇是一个无所事事的小混混,他在学校的最大乐趣就是被一批同为小混混的同学视为老大,行为乖张。就是这样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人因为不甘心自己的初恋对象走到了一起,组建了一个所谓的“失恋阵线联盟”,在千方百计拆散了帅哥美女组合并心愿得偿之后,他们却发现自己已经深深爱上了对方。

《我的少女时代》上映后,获得了观众的高度认可,成为继《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之后又一部创造票房奇迹的青春题材影片。该片不仅在台湾荣登年度华语电影票房冠军宝座,而且也以傲人的成绩成为内地市场有史以来的台湾电影票房冠军。一众主演如宋芸桦、王大陆也纷纷成为人气新星。那么,这部影片为什么会取得如此优异的票房成绩呢?通过对影片本文的细读,我们认为正是因为影片整体构建的真实化尝试,使得观众在观影过程中形成了高度的身份认同,从而帮助影片建立起一个高度逼真的银幕幻象。

真实化的电影美术设计

电影美术是指通过“场景空间造型、人物造型以及在画面造型和声画合成的过程中所构成的造型语言,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念” 。

在当前的国产影片,尤其是青春题材影片的电影美术设计中,对客观世界的复现往往是有选择的,也就是说它们多数是表现的,而非再现的。《小时代》《匆匆那年》等影片,往往发生在高度物质化的国际都会。在场景空间造型的设计上,基本以刺破天际的摩天大楼作为故事发生、发展的主要环境场所。主角多为面目模糊的都市人的符号,人物造型以都市白领作为基本模版。影片色彩对比基本比较强烈,光线运用也多采用高调照明,画面明亮。在这一类影片中,美术设计往往为了迎合主流观众的期待和想象,仅选择再现生活中光鲜亮丽的一面,而视生活的真实性如无物。它们反映的更多的是观众的“白日梦”,是普罗大众理想中而非现实中的生活。因此,这些影片很少能为观众提供更为真切的人生经验,也难以得到观众发自本心的认可。

《我的少女时代》在这一点上则恰恰相反。该片在场景空间造型、人物造型等方面和大多数时下流行的青春题材影片拉开了相当大的距离,“在艺术上侧重于对外部客观世界的再现或模仿,通过外部客观世界的再现性表现,表达创作者的主观世界” 。正如前文所言,它描写的不是男神、女神间不食人间烟火的爱情故事。我们可以看到,男女主人公不仅名字、相貌平平,而且在性格刻画、造型设计等方面也力图使角色和普通观众的生活经验别无二致,从而使影片成为生活的镜面映像。

在场景空间造型层面,由于这部影片的主体故事情节都发生在校园里,所以,影片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对这样一个特定空间的再现性的还原。从最后的实现效果来看,影片的这种努力应该可以看作是比较成功的。观众对校园空间的认知,基本上得到了较好的视觉呈现。在强调校园空间的普遍共性之外,影片也注意到了其内部的特异性存在。徐太宇所在的班级学生普遍存在着厌学情绪,对学校的规章制度及管理都有着强烈的抵触心态。因此,在该班教室的场景空间设计上就刻意强化了无秩序、不规则感。教室里桌子摆放凌乱不堪,黑板上到处是乱写乱画的痕迹,这不仅同林真心所在的班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为对立的角间的冲突提供了一个具体可感的空间环境。

为了给观众带来更加真实的视觉体验,创作者也精心安排了许多细节。这些细节往往带有强烈的时代色彩,而借由这种熟悉的时代印记带来的亲切感最终也实现了观众的情感认同。桌脚的“灌篮高手”贴纸、影院的“九二神雕侠侣”海报,以及“小虎队”的招贴和“草蜢乐队”的流行歌曲,所有这些细节都能和剧中角色的青春记忆紧紧勾连在一起,并赋予打动观众的情感力量。

场景空间造型之外,该片在人物造型设计上也并没有忽视。从宏观层面来说,场景空间造型的作用是要建立起一个特定的情境,并使该情境同人物性格的确立结合起来,从而为情节推进服务;在微观层面,人物造型设定要结合导演创作意图,并最终建立起一个丰满的、有个性的人物形象。

我们可以看到,在当前的绝大多数国产青春题材影片中,人物造型层面基本以多变见长,角色自身以及角间的造型设计少有雷同成分。但在《我的少女时代》一片中,角色的造型并没有强烈的辨识度。从服饰上来看,基本以素色为主,少有艳丽的色彩,学生穿着多为黑白色校服,教师着装也基本以灰色调为主,这不仅暗合那个时代相对并不丰裕的物质条件,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昭示了校园空间的相对保守。在这样一种情境里,强调的是服从而非质疑反对,服饰设计风格因此成为个性湮没的外在呈现。木秀于林的张扬并不受上位阶层的欢迎,代表权力的教师认可的只有那些寡淡无奇的从众者。

因为对个体(个性)的忽视,所以某种程度上也导致了对人的权利的漠视。影片中奖掖十佳学生的段落,女主角林真心正是对此发难,发出了“人不需要在一个不知道你是谁的地方浪费你的人生”的呐喊,构成了电影最激烈的冲突与对抗。美国的青春题材影片中,人物造型和性格定位上绝少见这种对个性的遮蔽。无论是特立独行的衣饰,还是出位的言行,他们追求的基本不是整齐划一的秩序感,更多的是参差的变化。有意思的是,日本的大多数青春题材影片,在这一点上却和《我的少女时代》保持了相当的默契,或许这是受到儒家文化强烈影响的东亚地区的共同特点。

真实化的情节建构

1960年,日本导演大岛渚推出了影片《青春残酷物语》。该片以凌厉的影像和对青年人命运的戏剧性描写一时声名大噪,成为电影史上青春题材的代表作品。《青春残酷物语》的成功,自有其取胜之道。青年群体大体上可以被认定为最具反叛意识的一个群体。也正因为如此,才有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席卷全球的青年运动。我们可以明确地说,该片正是因为利用戏剧化的手段强化了青年人同社会的冲突,从而在夸张的基础上还原了整个时代的氛围。但是,毋庸置疑的是,在某种程度上,这种刻意设置的戏剧化、夸张化的情节设定在微观层面、在对具体角色的刻画层面反而失去了真实性。人物成为时代的、历史的符号,从而失去了个性化的鲜活色彩。

《我的少女时代》则不然,影片描绘和展示的是发生在你我周围的普通人的生活。女主角不仅没有令人惊艳的容颜,而且名字也是普普通通的“林真心”而已,这和现在电影中常见的“Angelia”之流可谓是有了天壤之别。女主角如此,男主角似乎也没能“高大上”许多。这种站在普通人的视角,着力刻画日常生活图景的尝试不得不说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真实感。这个属于我们时代的我们的故事在内地青春题材影片中往往是难以想象的。

在时下所流行的青春题材影片中,故事往往发生在豪华的大都市,主角都有着充满了诗情画意的名字,他们基本上不为衣食发愁,所从事的职业也基本顶着耀眼的光环。在如同飘浮在空中的楼阁一样的校园和社会里生活的他们,如同生活在终南山下的古墓派高手,充满了生人勿进的高冷气息。辅之以影片中常见的校园里的回眸一笑、大雨中的痛苦分手,往往会出现的高速摄影下的影像就像技巧本身一样失去了生活的本来面目。

在那些强调戏剧冲突的青春题材影片中,往往追求刻意的偶然性因素对剧情的推动作用。承载情节的主人公或是蒙上天所钟的宠儿,或是命运备尝艰辛的被弃者。而情节设计一旦无法构建强烈的戏剧色彩,创作者甚至会“为赋新词强说愁”,刻意强化本不激烈的矛盾冲突,使得剧情偏离真实生活路径,这种刻意求工若能有力强化主题、很好地展示角色性格,倒也未尝不可。可怕的是,剧情发展既无生活逻辑,角色性格设定也经不起推敲,这样的创作选择就值得商榷了。

相对前述作品,《我的少女时代》可以说平淡得过分,但也因此真实得过分。它既没有撕心裂肺的、被人诟病却大量出现的所谓“堕胎”等情节,也没有醉生梦死的放浪青春。影片始终聚焦于校园内真实的学生生活,反映他们面对学习时的困惑、爱情的迷茫以及师生之间隐隐存在的矛盾冲突。尤其值得我们赞许的是影片对于主角遭遇爱情时的艰难选择。

徐太宇即将面临出国,为了不让爱着自己的林真心受到伤害,他假意和陶敏敏确立了恋人关系。按照一般的戏剧式电影的情节设定,这个时候往往要强化几个角间的矛盾冲突,并以此情节作为关键节点,推动故事发展。但是,出人意料的是,影片并没有给我们奉献一出涕泗横流的悲剧,反而用举轻若重的手段刻画出这种痛彻心扉的爱情体验。林真心面对这种局面,几乎没有犹豫地就选择了避让,她一边微笑着祝福,一边在飞奔下楼跌倒时默默流泪。

这种情节推进的方式虽没有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紧张刺激,反而更加接近生活的本来面目。它就像普通观众在生活中经常会碰到的那些选择一样,平淡且真实。

中国电影的未来路径选择

一部优秀的、能真正得到观众认同、触及观众心灵的作品应该呈现怎样的样态,从以上我们对影片《我的少女时代》的探讨中似乎可发现一丝端倪。无论观众的观影需求是什么,那些能在电影中再现我们生活的每一次尝试都会得到观众的热烈回应。所谓爆米花电影更注重的往往是炫目的视觉影像、强烈的戏剧化冲突,它更多作用的是观众生理层面的强烈影像刺激。但《我的少女时代》这一类影片则不然,它们更多期待能够在观众的心理层面留下更深的烙印。以情动人成为这类影片的至高追求,并往往以对情境的真实刻画、对情感的深刻描绘成功地吸引观众的眼球。

中国的电影工作者也曾经大量推出此类型的优秀作品,但是令人遗憾的是,随着电影工业化进程的显著加速,电影的娱乐以及商业属性显得越发重要起来。我们并不是要推崇艺术至上的理念,我们也并不是要求每一部电影作品都完整、真实地刻画整个时代,描写真实的情感。但在强调商业属性的基础之上,做到商业与艺术的兼顾,难道不是一个比较现实且明智的路径选择吗?

当下的中国电影最大的竞争对手是以好莱坞为代表的电影强国。也许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无论是在先进技术研发还是在影像效果层面我们都无法望其项背。但是我们也有属于自己的优势,那就是对中国人心理的真切理解与把握,对中国人生活的真实再现。这也许是我们能够取得这场电影市场争夺战胜利的最强有力的武器。

备案号:赣ICP备2022005379号
华网(http://www.hbsztv.com) 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QQ:51985809邮箱:519858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