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事变电影、9月18日事变电影观看视频

首页 > 娱乐 > 娱乐快报 > 正文

9月18日事变电影、9月18日事变电影观看视频

如果说这个国庆档有哪一部电影能够令人惊艳,那一定是《93国际列车大劫案:莫斯科行动》,这部电影改编自中国第一桩跨境追捕真实案件,围绕上世纪九十年代轰动一时的“5.26中俄国际列车大劫案”展开。

这个案件此前拍过电视剧,而电影则拍出了完全不同的质感,电影场面宏大,视觉效果震撼,上演街道飙车、下水道飙摩托车,甚至还有汽车拦截战斗机、火车站大战等戏码,动作场面生猛、惊险、刺激,很燃很爆炸。从视觉效果而言,这部电影完全可以媲美国际大片。此外,电影在节奏、人物塑造、斗智斗勇、主题挖掘方面也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

视频加载中...

影片一开场,便通过黑豹乐队的《无地自容》与录像带纪录片质感的画面,将观众带入到了90年代。服化道方面,也做到了还原,人们穿着牛仔裤、花衬衫,通讯工具是BP机,大哥大,而劫匪头子苗青山在作案时还戴着随身听。具有时代象征的歌曲、服饰、道具,将人瞬间拽回了九十年代,让人沉浸于怀旧的氛围中,真实地感受当时的社会生活。而在一派祥和的90年代街景掠影之后,镜头一转,便切换到了危机四伏的K3列车上。

“5.26中俄国际列车大劫案”发生在1993年5月26日,当时K3列车遭遇了四伙劫匪的打劫,劫匪胁迫乘客拿出财物,不听的就会遭遇殴打。其中有女乘客遭遇劫匪凌辱。

重回90年代,还原中俄列车大劫案

一、跨国列车上的暴利“行业”

现在大多数年轻人对“倒爷”这个词可能非常陌生,“倒爷”是二十世纪80年代出现的一类人,这类人主要通过倒买倒卖的方式赚取商品差价。倒爷这种群体出现的最初原因,是我国改革开放期间的“价格双轨制”,由于国家统配价和市场价之间存在差价,一些敏锐的人立刻抓住了“商机”。

最初,倒爷们只做一些简单生意,例如从乡下低价收购农产品,运到城里面换购粮票;或者从沿海地区低价采购一些电子手表等物品,带到内地城市进行售卖。倒买倒卖物品往往需要跨越地域,于是火车成为了很多“倒爷”最常用的交通工具。

9月18日事变电影、9月18日事变电影观看视频

前期倒爷们的“生意”只局限于国内各个城市,后来通过中俄国际列车,倒爷们将目光转向了俄罗斯。中俄国际铁路早在1959年建成、1960年开始营运,这条铁路连通了中国、蒙古、俄罗斯,全长7858公里,列车一趟往返需要耗时13天。

中俄国际列车K3次虽然从1960年就开始营运,但由于当时的中苏关系,乘车条件比较严格,不仅需要护照以及单位推荐信,还需要经过一系列严格的审查询问,因此K3次列车运行的前20多年一直冷冷清清。

1989年戈尔巴乔夫访华,中俄关系迎来转折,贸易往来逐渐密切,中俄国际铁路成为两国之间的主要贸易通道,冷清许久的K3次列车也开始热闹起来。列车的乘车条件不再苛刻,嗅觉敏锐的倒爷们也立刻抓住时机,摇身一变成为跨国商人,也成为中俄列车上的常客。

K3/4次旅客列车,全程7858公里

那时候的俄罗斯虽然重工业发达,但一些生活基础物资却非常紧缺,倒爷们从国内带过去的商品非常受欢迎,一些皮衣、棉服之类的商品甚至在中途停靠的站台就能售卖一空。

跨国商品差价巨大,一件100多元的皮衣卖出价格换算成人民币高达600多元,一个几角钱的打火机可以卖到6元左右。活跃在国际列车上的倒爷们的生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暴利“行业”。

二、欲望膨胀,罪恶开始滋生

暴利生意让倒爷们手中的财富积累迅速上升,在财富的温床之上,罪恶开始滋生。也因为往返13天的路程无聊至极,一些手握大把金钱的倒爷为了在火车上寻找乐趣,开始尝试。

沉迷是迈向深渊的第一步,当有人输到心理崩溃的时候,另一个恶念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偷。车上的倒爷们都身负巨额财富,此前各自全心全意看守自己的财富,无心觊觎他人,因此大家相安无事。而穷途末路的负债者们,在列车上撕开了一道罪恶的口子。

最开始,负债的一些倒爷拉帮结派,在列车上小偷小摸。而一些丢了财物的乘客,对此根本无计可施,只能自认倒霉。因为在这趟列车上,存在一个非常大的治安漏洞。

由于这趟列车是跨国列车,而列车乘警不能跨国执法,因此到了中国境内的最后一站二连浩特之后,中国乘警必须下车。

但进入俄境内后,俄罗斯并不会在列车上配备警察,一旦出现意外情况,需要等列车到站,找途经此地的警察上车处理。也就是说,在这6天6夜的时间里,列车上基本没有警察。只要K3列车出境,不法分子便有充足的时间在车上犯罪,即使不小心被逮捕了,按照俄罗斯的法律,俄罗斯警察也只能扣留他们四个小时。

列车上那些拉帮结派的人小偷小摸了一段时间后,发现这种事真的没人管,于是更加肆无忌惮,从偷摸变成了明抢。这些人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团伙和势力,并开始携带砍刀、等武器,在列车上武力称霸。

人的欲望永无止境,如果不能通过法律和道德约束自己,只会在犯罪的道路上越陷越深。这些人从一开始沉迷,到后来的偷鸡摸狗,再到明目张胆的,最后甚至凌辱妇女、称霸列车,从最初的跨国商人一步步变成了无恶不作的罪犯。

1993年5月26日早晨,从北京开往莫斯科的国际列车K3次缓缓启动,列车上的乘客们满怀期待,希望这趟旅程会成为自己的淘金之旅,谁也没料到,他们所乘坐的“希望之车”即将成为“人间炼狱”。

5月27日凌晨,从北京出发的K3列车已经运行了将近一天,此时天还没亮,车窗外也是一片漆黑。由于已经进入了俄罗斯境内,中国乘警也都在上一站下了车,而乘客们都还在熟睡,除了车轮与铁轨碰撞发出有规律的“嗵嗵”声外,车厢内一片寂静。

突然,六名劫匪从列车中部的包厢走了出来,开始准备作案。其中为首的名叫邵迅,是这次案的几个主谋之一。

邵迅先是在走廊中给其他五名劫匪分发了、小刀、等武器,随后指挥大家兵分两路,根据此前盯准的目标,从列车中间向两头逐一。在他的指挥下,六名劫匪分成两组,向列车两头走去,遇到目标包厢,便直接撞门,然后拿着武器威逼乘客交出身上的钱财、护照、首饰等重要物品。

男乘客要是反抗,便会被劫匪们痛打、搜身,女乘客要是反抗,迎接她们的则是们的搜身和。在这场大劫案中,便有一位来自浙江的女士先后两次被犯罪分子、,就连钱包里的糖果都被劫匪们抢走了。

劫匪们的行动非常迅速,十几分钟便可以洗劫一个包厢。仅仅十个小时,以邵迅为首的犯罪团伙便将整辆列车上大部分有钱的乘客抢了个遍,并于第二天上午在乌兰巴托站集体下车。

乌兰巴托站,五十年代苏联建造

车上被抢的乘客还处于恐惧和慌乱之中,居然没有人下车去报警。此时的他们还不知道,这场列车大劫案,邵迅犯罪团伙的暴行仅仅只是个开头而已。

到了深夜,列车抵达俄罗斯的伊兰斯卡亚站。此时,以朱兴金、赵金华两人为首的第二波劫匪冲上了列车。与邵迅犯罪团伙不同,朱赵团伙的执行力和目的性很差,整个过程没有缜密的计划,相反他们的行事作风还十分鲁莽,只知道和针对有钱的南方人下手。

然而列车前一天刚被邵迅团伙过一遍,有钱人都被搜刮得差不多了,所以朱赵团伙并没有抢到什么。这让朱赵二人非常生气,不仅对被抢乘客大施暴行,甚至还固执地决定一路抢下去,直到抢到钱为止。

就这样,朱赵团伙在K3列车内抢了整整四天,一直到5月31日。或许是觉得列车即将到站,安全性没有保障,朱赵等人决定下车逃跑。

可还没等朱赵团伙下车,另一伙有预谋的犯罪分子牛顿团伙便又上了车。

匪徒们长期混迹在K3列车上,相互之间都认识,两伙团队并没有因为抢夺战利品而打起来。牛顿得知赵金华等人还在车上,没有和他们起冲突。两伙人分工明确,一伙人从车头向车尾扫荡,另一伙则从车尾向车头扫荡。

一个经历过两次的年轻人陈某忍无可忍,终于奋起反抗,拿起啤酒瓶砸在朱兴金头上,其余三名匪徒被赶出包厢。

赵金华见状,叫来包括牛顿在内的十几名匪徒围堵在包厢前,叫嚣着要把里面的人全部杀死,包厢内的陈某等四人在走投无路之下,无奈砸碎车窗冒险跳车,赵金华竟然拉下列车的紧急制动阀,匪徒们跳下车追赶陈某等人。四个身强体壮的男人被凶狠的歹徒群起而攻之,其中一人被连刺数刀,其余人也被打倒在地,直到匪徒离开后四人才被送去救助。

这场“人间炼狱”持续数日,几十名中国旅客遭,三名妇女被、,多人被打伤、刺伤,匪徒的肆无忌惮令人震惊。

最终,在两个团伙洗劫完毕后,列车也到达了伊布站,临近终点,匪徒们感觉抢得差不多了,便集体下了车。

在这一站,有些被多次的乘客实在忍受不了了,于是下车报警。接到报警后的俄罗斯警方十分震惊,连忙登上列车检查,但可惜还是晚了一步。随后,在警方的护卫下,这场堪称噩梦的旅程终于结束,部分受害者在下车后第一时间前往了中国驻俄大使馆报案。

此次大劫案给几十名中国旅客造成了重大财物损失,涉案金额高达7000多美元、几十万卢布以及大量人民币和贵重财物。除了金钱损失之外,还有几名旅客受伤,以及一名旅客被凌辱。

由于案件性质过于恶劣,驻俄大使馆迅速将情况上报至中央。这起恶劣案件进入中央的视野,随即下达指示:对参与作案的凶手进行跨国追捕!

三、跨国追凶

中俄列车大劫案这一恶性事件,被列为1993年四大要案之一。跨国行凶的恶劣性质,对百姓生命安全存在极大隐患,严重影响了中国的国际声誉,引起我国的高度重视。

我国警方迅速出动,与俄罗斯警方联手打击犯罪团伙,追捕犯罪嫌疑人,必须要让每一个犯罪分子都为恶劣行径付出代价。经过专案组的初步侦查,这起案件主要有四个团伙,其中带头的分别是苗炳林、朱兴金、赵金华、牛顿四人。这些人大多都有过犯罪前科,以前也曾经是倒买倒卖的倒爷。

俄罗斯方面也很重视这个案件。6月1日,俄罗斯警方抓到了部分劫匪,其中便包括了逃回莫斯科的朱赵团伙主谋——朱兴金与赵金华。

更加棘手的是,由于这些劫匪大多身处俄罗斯,按照国际规定,中国方面无法出动大量警力直接逮捕,只能够派遣部分专员协助俄罗斯警方调查案件,为俄罗斯警方提供线索。因此,专案组和公安部决定,既然不能部署常规警力参与案件,那就派遣最有经验、最有能力的公安干警前去。而为确保万无一失,针对这些公安干警还制定了两套计划。

A计划大致是在6月9日,由北京铁路公安局刑侦处副处长程亚力亲自带领6人侦破小组,以便衣的方式乘坐K3列车前往莫斯科,打进犯罪分子内部情报,顺便在车上守株待兔,看看能不能抓到几名胆大包天的犯罪分子,为案件侦破提供有价值的线索。

B计划是由经验丰富的北京铁道公安局副局长姜战林带队,乘坐专机直抵莫斯科,对事先已经被抓捕的朱兴金与赵金华进行审讯,看是否能得知其他犯罪团伙的一些消息。

本来A、B计划双管齐下堪称万无一失,但案件涉及跨境且犯罪团伙多,情况极其复杂,为了更稳妥,专案组决定将前期工作做的再细致一些!

通过走访,专案组了解到,在K3列车上进行犯罪的中国籍犯罪团伙成员大多是北京当地人,如果能够在两套计划正式开展前在北京市找到一名与K3列车大劫案有关系的人,便可以为计划的顺利进行提供多一层的保障。

于是公安部又对北京全城的犯罪分子进行了一次筛查。而这次筛查的结果,直接给了专案组一个大大的惊喜。因为就在6月初,姜战林局长在执行任务时,恰好抓获了一名外号老葛的逃犯。几个月前的K3列车上发生的一次重大、案,便是这个老葛主使的。

顺着老葛这条线索,专案组成功地套出了众多和他一样潜伏在国内的K3列车犯罪人员,借此侦破案件70余起,逮捕犯罪分子数十人。

6月9日,带着从老葛身上套出的线索,由姜战林亲率的明线小组乘坐专机先一步到了莫斯科。随后便在俄罗斯警方的带领下,他们见到了此前被俄警方逮捕的赵金华等人。通过8个小时的审讯和将近20页的笔录,姜战林基本摸清了K3列车大劫案的三个犯罪团伙构成以及中俄境内的四大犯罪团伙的情况。

其中,四大犯罪团伙分别是苗炳林、邵迅、牛顿、朱兴金和赵金华四个犯罪团伙。至此,姜战林可以说已经摸清了大部分犯罪分子的情况,取得进展后,姜战林第一时间联系了程亚力,令人振奋的是,程亚力这边也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程亚力和9名成员假扮成倒爷登上K3列车,到达莫斯科后在当地警方的协助下,终于将牛顿逮捕,并成功引渡回国。

此后,经过5个月的跨国调查追踪,先后将60多名涉案罪犯捉拿归案,并将这些罪犯引渡回国,接受法律的制裁。

1994年3月,北京铁路法院对中俄列车案进行审理,经过几个月的审理,四大团伙67名成员全都受到法律严惩。

其中,32人被判处无期徒刑及死刑,苗炳林、牛顿、朱兴金、赵兴华四名头目均为死刑。16人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12人被判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

然而,这起案件并没有因此终结,还有多位涉案人员在逃,其中包括几个团伙重要成员,警方也并未停止调查追捕。

四、天网恢恢、追凶不止

2011年4月,公安部在全国开展为期7个月的网上追逃专项督察“清网行动”,由于群众举报,已经52岁的团伙成员贾小明进入桂林警方视线。

2011年6月25日,逍遥法外18年的中俄列车大劫案要犯贾小明在广西桂林被捕。

一个月之后,被公安部通缉的另一个要犯,外号"东城老七"的宗立勇在首都国际机场落入法网。

宗立勇的落网充满戏剧性。事发后,宗立勇在欧洲躲藏,但是日子并不好过,因为他的名字上了国际刑警组织的通缉令,到哪都感觉不安全。不过后来他在意大利成功洗白,以"李勇"的名字办理了护照,并于2006年潜回国内。

宗立勇落网那天,本打算去澳门,但是在办理出境手续时,竟鬼使神差地在出境卡上填上了自己的真实姓名,恰好被警方发现。

2011年8月28日,此时的广西正在举办一场重大的慈善捐款活动。

就在活动进行到一半的时候,突然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几名警察来到会场,在众目睽睽之下带走了会场中的一位重要慈善富商——林永海。

看到警察的到来,林永海先是楞了一下,随后没有丝毫反抗,默默地被戴上。

这一幕令在场的众人十分不解,而随着后续新闻报道的披露,人们才知道这个名叫林永海的富商便是当年中俄列车大劫案中的漏网之鱼,那个带领犯罪团伙对列车进行第一次的头匪——邵迅。

原来在当年完成后,邵迅便觉察到了不对,于是独自一人回到国内,把自己的女友和其他同伙都留在了俄罗斯。

由于当时警方对他的资料掌握得比较少,加上他为人十分谨慎,从不透露自己的行踪,使他侥幸逃过追捕,多年来一直被全国各地的警方通缉。

可令人没想到的是,当年的邵迅带着大批来的资金竟然没有挥霍,反而积攒起来。

他先是跑到寺庙做和尚,后来又偷渡去香港做生意,再接着用挣来的钱开夜总会,并最终回到内地成为富商。有了一定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影响之后,为了让自己的新身份合法有效,他通过关系在广东上了户口,新身份得以漂白,甚至还将自己的父母接到深圳。

此时的邵迅资产已达到上千万。为了弥补自己的罪行,邵迅开办大型企业,资助贫困学生,关爱孤寡老人,还在汶川大地震中捐款,经常奔波于各种慈善活动,是当地有名的慈善富商。要不是深圳市公安局民警通过他与父母的联系进行剥丝抽茧的调查,恐怕他早已彻底地成为了慈善商人林永海。然而,在邵迅父亲病逝,邵迅母亲注销户口时,被警方发现了端倪。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2012年2月9日,北京铁路运输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对邵迅进行审判,认定邵迅犯罪成立,但罪犯认罪态度较好,事后主动退赔,因此决定从轻处罚,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

至此,中俄国际列车大劫案彻底画上了一个句号,事实证明,无论逃到哪里,犯罪分子终究难逃法律的严惩。

如今,中俄K3次国际列车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安全的跨国列车之一。

备案号:赣ICP备2022005379号
华网(http://www.hbsztv.com) 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QQ:51985809邮箱:519858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