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抗日民主政府搞廉政:用制度管住饮食浪费

首页 > 文化 > 正文

基层抗日民主政府搞廉政:用制度管住饮食浪费

反腐历程

贪污和浪费是廉洁政府的死敌。早在1934年,毛泽东就指出:“应该使一切政府工作人员明白,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

在物资匮乏、供给困难的抗战时期,防止贪污和浪费,集中经济力量供给抗战,节省每一个铜板为着抗日事业,是敌后抗日民主政府供给制度的基本原则。盐城是苏北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心脏,1941年9月,下辖盐城、建阳、阜宁、淮安等地的盐阜区行政公署成立。我们从盐阜区行政公署的两份档案,能够看到当时基层抗日民主政府在财政供给上是如何构筑起严密的廉政防护网的。

  杜绝虚报人数造成浪费

错报或虚报人数是造成浪费的重要原因。曾任苏中区行政公署财经处处长的范醒之,在1942年谈及苏中区浪费问题时曾说,“多报一个战士,或多报一个杂务人员,每年就要浪费3000元,如果多报1000人,每年就要浪费300万元。”

为了避免虚报人数造成的贪污浪费,《训令》规定每个干部和杂务人员都编给一个号码,“不论工作如何调动,非经本署特殊批准,不许更改,否则即领不到应领之钱物。”这个号码一共有五位数,第一位代表的是所属县份,后四位是个人的特殊号码。

对于新增人员,必须先呈报行署核准,由各县顺着原来的末号编下去;对于他县或行署调来的人员仍保留其原来号码,排列在各县名册的最后;对于调出本县或死亡的人员,其号码仍须按次照列,其姓名等项必须空白不填。这样,号码制度就实现了一号对应一人,虚报人数的空子自然就堵住了。

 用制度管住饮食浪费

在接待来客和出差伙食方面,如果没有科学的管理,很容易造成浪费。比如当时曾有这样的情况发生,一个人出差自己付了伙食费,但是原机关的伙食费并不扣除,出差人到了其他机关吃饭,供饭的机关再报销客饭,于是一个人出差,就变成三个人的伙食费。

针对这种情况,《训令》规定“对于享受公粮公草待遇之来客(包括部队指战员在内),一律须索取饭票菜金,方得供给饭食,如来客忘带饭票,则请其具立现金借条……如供饭机关认该项借条清算困难,财经处可负责于指定时间尽量承兑转账。” 在接待来客和出差伙食中严格推行饭票制度,在当时不仅减少了伙食中的浪费,而且树立了公务人员廉洁奉公的良好形象。

此外,在哪里吃、吃什么也是有限定的。《联合通令》规定,出差人员要持饭票到区以上军政各机关吃饭,若因路途不便或离区以上军政机关太远,也可在就近的乡保长处就餐。为了方便出差人员就餐,各县要在交通要路、主要集镇和村庄,设立抗日食堂。

没有科学的制度,就没有科学的管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制度不在多,而在于精,在于务实管用,突出针对性和指导性。如果空洞乏力,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再多的制度也会流于形式。牛栏关猫是不行的!”盐阜区行政公署在供给上的科学管理,源于制度上的务实管用。供给制度针对现实问题而设,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各项制度规定具体细致,都有严密的操作程序,编织起一张防止贪污和浪费的网。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作者:汤春松)

备案号:赣ICP备2022005379号
华网(http://www.hbsztv.com) 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QQ:51985809邮箱:519858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