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春山居图烂在哪-富春山居图 烂在哪里

首页 > 娱乐 > 花边新闻 > 正文

富春山居图烂在哪-富春山居图 烂在哪里

钱塘江自浙江桐庐至萧山闻堰一段,古称富春江。富春江景色迷人,令历代的文人墨客留恋陶醉,他们在这儿留下了无数的好诗名画,元代著名画家黄公望描绘富春江一带初秋景色的《富春山居图》便是其中有名的一幅。

富春山居图烂在哪-富春山居图 烂在哪里

黄公望(1269-1354年),字子久,号一峰,又号大痴道人,晚号井西道人。本姓陆名坚,出生在常熟一个贫苦的家庭里,后因出继给永嘉(今温州市)的黄氏为义子,故改姓更名。

在历代画家中,黄公望可以算是最大器晚成的一个,这与他的身世经历大有关系。黄公望早年曾在杭州清清白白地做一个小官,后来却无辜被上司的舞弊案件牵连入狱,多年以后才出狱的他看破红尘,潜心于道教和绘画。由于起步较晚,直到快70岁时才成名。

黄公望在书法、音律、散曲等方面均有造诣,但他最精的却是山水画。为了熟记自然风景,他常年背着一个皮口袋在虞山、三泖、富春江一带写生,遇见好景便随时摹记。他的山水画被后人评为“峰峦浑厚,草木华滋”,并影响了明清两代的山水画创作。黄公望的存世作品有《天池石壁》《九峰雪霁图》和《富春山居图》。《富春山居图》是黄公望经过3年的努力才完成的不朽名作,他完成这幅长636.9厘米、宽33厘米的巨幅长卷时,已经是一个81岁的白头老翁了。这幅被称为“名作中的名作”的绝代名画,问世以后却几经险难,直到今天还“身首异处”(台湾、大陆各持一半)不得团聚。

秋水长天,层林尽染,云蒸霞蔚,群山若带——黄公望以优美的笔触渲染出富春江美丽迷人的景色,其画朴素自然,恬淡幽远,画意虽在图内而诗韵犹在画外,实为元代山水画作品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火烧黄公望

《富春山居图》问世以后,先被一个不知名的文人购藏。此后,名画的去向无人知晓。直到明代成化年间(1465-1487年),这幅画才得以露面,被人以高价卖给了书画家、鉴藏家沈周。沈周得此名画,喜出望外,视如珍宝,在图上矜印留念。

万历十四年(1596年),《富春山居图》被大书法家、画家、鉴赏收藏家董其昌购得。董其昌字玄宰,号思白,万历年间中进士,官至礼部尚书。董其昌于画上题跋后,收入其专藏精品的“四源堂”内。“四源堂”尚在时,画却流出董家,销声匿迹。

清朝初年,《富春山居图》被宜兴收藏家吴之矩重金购去。吴之矩,字问卿,喜爱收藏,家富万贯。吴之矩得此绝世名画,欣喜若狂,将它看作自己的身家性命一般。为了表达喜爱之情,他专门建了一座藏阁来珍存它,并为藏阁取名“富春轩”。

清顺治七年(1650年)前后,吴之矩得了一场重病,死前,他对于自己的万贯家私和其他藏品均能抛得下,惟独舍不得这幅《富春山居图》,吩咐家人把他唯一的侄儿吴子文叫来,拼了全身力气说,他死前没有什么遗愿,但必须将心爱的《富春山居图》带走。吴子文听了叔父这话,惊得目瞪口呆。

仆人照吩咐将《富春山居图》投进了床前熊熊燃烧的火盆中。吴子文急得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他看看画,再看看病床上的叔发,真希望叔父立刻就能闭上眼睛。吴之矩见画投入火盆,百般心愿已了,便暂时闭上了眼睛养一养神。吴子文见机会难得,一把将《富春山居图》从火盆中取出,并将另一轴不知名的图卷投进了火盆。

吴之矩终于死了,但他至死也不知道,他带人黄泉的,竟是一幅替代品。

被吴子文从火中抢回来的《富春山居图》,除卷首部分略有烧灼外,绝大部分完好无损。这幅稀世之作,在吴子文的抢救下才免去了一难。

《富春山居图》卷首略有烧灼的那一部分(长51.2厘米),被后来收藏的人给裁了下来。经过裱画名手的精心修补后,这一部分竟然另成了一幅名作,被人更名为《剩山图》。从此以后,《富春山居图》便身首异处了,直到今天仍然如此。

300多年以后,那幅历经许多收藏家保存的《剩山图》,终于于1956年进入了杭州的浙江省博物馆保存。在对外展出时,人们从正面看,一点也看不出它曾受过烧伤,只有在正对光线看时,才能够从画面中看到两个细长的蛋状火烧痕迹。这两处疤痕,再高的高手也不能将其掩盖住,它是这幅名画蒙难的见证。

御笔之下

《富春山居图》在经历了“火烧”的传奇经历后,陡然间声誉鹊起,身价更增百倍。多年以后,这幅名画才流出吴家。

乾隆帝登基以后,大力访求、征集流散各地的历代珍品。公元1745年,后半部《富春山居图》征入内府,到了乾隆皇帝手中。自诩为“风流天子”的乾隆帝得到名画后,大喜过望,爱不释手,他当即将这幅画归入内府的上等品中,并矜上“乾隆御览之宝”“石渠宝笈”“乾隆鉴赏”“三希堂清鉴玺”“宜子孙”等5印。画卷上那苍茫简远、雄放透逸的景色令乾隆帝诗兴大发,他在画卷的空白处题诗一首。

这一年是乾隆十年,在以后的50多年里,乾隆帝总也忘不了这幅名山水画,时时在画卷的空白处写几句赞美之言,并加盖“石渠重编”“石渠宝鉴”以及“太上皇帝”“古稀天子之宝”“八微耄耋之宝”等一个又一个圆形、方形、腰形的朱印。

中国的山水画讲究疏密得体,历代的鉴赏家和收藏家喜欢在珍藏的名作上赋诗题词,矜印留念,来表达对名品的珍爱。绝大多数人题赋时都选作品的尾部或不显眼处,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提高原作的声价。可是,乾隆皇帝对《富春山居图》却独出心裁,在长达6米的巨作上,有空必写,填满了所有的留白。这样,就糟蹋了名画,使这幅画的价值大打折扣。没想到《富春山居图》在历经火烧一难后,又遭到乾隆帝御笔涂鸦之难。

可是,谁也想不到,就在乾隆皇上得到这幅名画的第二年,地方官又呈送一幅与真作无二的《富春山居图》。乾隆皇帝京讶之余,细细赏析,最后认定第一幅画是真迹,第二幅是赝品。可是,由于“赝品”画得实在太好了,简直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所以乾隆帝并没有把它退回去,也收进了内府珍藏。

清朝政府被推翻以后,这两幅画的真伪问题没有了定论,持两种不同意见的权威人士各持己见,争了近100年。直到前些年,这桩官司才有了公断。美术史专家们以有力的证据推翻了乾隆帝的错误判断,认定后来入内府的《富春山居图》才是黄公望原作。如今,真迹与仿作均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

这更是令人想不到的结果,那幅被乾隆帝的御笔多次亲幸,涂抹得价值无几的画卷,竟然不是真迹,而真品却直被当作赝品,完好无损地保存着,这真是《富春山居图》的万幸,也是中国美术的万幸。

南移西迁入台

《富春山居图》自乾隆朝被征人内府后,就一直在清宫珍存,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将清王朝推翻,这幅名画才重新换了主人。

1925年10月,由清皇宫改成的北平(北京)故宫博物院成立,《富春山居图》有幸未被末帝溥仪及众太监宫女盗出皇宫,也在展览品之列。可是,好景不长,日军侵占了我国东北三省,北平的形势岌岌可危。如果北平一旦沦陷,数十万件文物国萃势必落入敌人之手。为避免国宝遭受兵燹之灾,南京内政部命令博物院将尚未清理完毕的几十万件文物从北平向南方转移。

从1933年2月5日开始,直到这一年的秋季,2万多箱文物分5批乘火车、坐轮船,经过数千里跋涉,抵达上海。1936年底南京朝天宫故宫博物分院扩建工程完毕,文物又从上海迁运南京保存。

1938年8月13日,沪战爆发,也就在这一天,故宫文物开始装船西运。最后一批文物于12月9日离开南京,14日日军就攻人了中华门。

此后,各批文物冒着战火硝烟陆运或水运入川,转移到乐山等处散存。

《富春山居图》在随故宫文物南迁、西迁途中,不断与其他文物一起遭遇险情,自北平南迁途中就曾罹两难:

第一次是在装火车前。由于是夜里装车,古物陈列馆里灯光非常暗淡,仓库角落中的一箱文物被人给漏掉了。直到火车快开时,这箱漏装的文物才被人用地排子车拉着送来,不知道《富春山居图》当时是否在这一箱中。

第二次是火车行驶途中,当满载文物的火车行到河南卫辉附近时,车轴因摩擦起火,火势凶猛,大有蔓延之势。装文物的木箱都是易燃之物,一旦火势波及车箱,后果将不堪设想。幸好火车司机发现得早,将火及时扑灭。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散存于各处的几千箱文物首先被集中到重庆,然后分别移交到南京故宫博物分院和正在筹建中的中央博物院。两院于1948年5月至6月间举行过联合展览,展览会规模宏大,盛况空前。

1948年秋,南京政府已经四面楚歌,决定将文物精华迁台。从那以后直到今天,《富春山居图》同其它许多文物一起,蛰居宝岛近半个世纪。隔着一条窄窄的海峡,《富春山居图》首尾不能合并,什么时候它们才能结束这种不能团聚的苦难呢?

备案号:赣ICP备2022005379号
华网(http://www.hbsztv.com) 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QQ:51985809邮箱:519858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