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江西从副省直降副处官员案情或未终结
分享

    ■ 观察家

  “副省直降副处”,力度虽大,却未必意味着一切的结束。也许,随着调查的深入,以及其他案情线索的披露,情况随时会发生变化。

  昨日,中纪委宣布,江西省政协副主席许爱民严重违纪被开除党籍,取消其副省级待遇,降为副处级非领导职务。经查,许爱民为女儿、女婿在公务员录用和职务晋升方面谋取利益;滥用职权,造成国有资产重大损失;弄虚作假,骗取“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称号”荣誉。

  与此前江西省委原常委、秘书长赵智勇的连降七级相比,许爱民从副省级待遇降为副处级非领导职务,落差似乎没那么大,但也够有“戏剧性”。而且,这样的“断崖式降级”,力度虽大,却未必意味着一切的结束。也许,随着调查的深入,以及其他案情线索的披露,情况随时会发生变化。

    根据中纪委已经披露的信息,许爱民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为女儿、女婿职务谋私、个人弄虚作假骗取荣誉以及滥用职权等三个方面。而目前的降级处分,也表明只是就其已认定违纪的部分进行的处理。也即,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公务员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等党纪政纪的相关规定,对违纪官员进行严肃处理。

  就违纪处分看,从此前的赵智勇、张田欣,再到现在的许爱民,中央在对于官员的处理上,越来越呈现出精细化的甄别思维。该双开的双开,该降级的降级,而无论是双开还是降级,均以查实的事实为依据。而且,从时间节奏看,从启动调查到公布初步处理结果,也比以往快了许多。此番许爱民涉案,就是“立案审查”与“降级处分”同步公开的。

  只是,若以为降级处分就是查处的终点,则未免有些过于简单。必须明白,目前的降级处分不过是根据已查清事实做出的决定,可能是打了一个“结”。至于这个“结”究竟是阶段性的结果还是结束,则有待进一步调查。别的不说,仅“滥用职权,造成国有资产重大损失”一条,违纪还是违法,只有一步之遥。

  “副省直降副处”类似的“断崖式降级”,现在渐渐成为常态,说明追责官员的手段逐步丰富。但从长远的视野看,一系列的反腐动作也提醒,要逐步完善预防腐败的机制、体制。比如,扩大民众参与、权力公开运行、媒体与公众的有效监督,等等。事实上,此番许爱民落马,与媒体监督不无关系,早在2010年11月,媒体即质疑时任景德镇市委书记的许爱民不择手段猎取“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要让官员“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除了需要多样的雷霆反腐手段,建立一个有效监督制约权力的制度同样重要。

(中新网 小编)
【责任编辑:琦琦】
    相关阅读: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 诚聘英才 | 战略合作
    © 2012 中国随州电视台旗下网络媒体 楚北网(http://www.hbsztv.com) 版权所有
    互联网视听节目AVSP:鄂备2014020 工信部备案:鄂ICP备07503269号 法律顾问:湖北美佳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吴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