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大别山——访曾都南郊抗战老兵刘伦刚
分享

  编者按: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随州日报·鄂北都市》专刊、随州网(随州论坛)与随州市档案局、市委党史研究室,联合开展“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寻访抗战老兵”报道活动。这一活动旨在“铭记历史、珍视和平、缅怀英烈、开创未来”,更好地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通过专访,聆听健在的抗战老兵讲述他们艰苦卓绝的斗争往事;通过披露史料、档案,再现随州地区英勇抗战历史。

  报道计划从5月起,到9月底结束。《鄂北都市》专版刊发,随州网(随州论坛)将推出纪念专题。

  读者朋友,如果你身边有抗战老兵,如果你有反映随州地区抗日将士革命活动的文物史料,包括历史照片、影像资料、书信、日记、证章、牌匾、票证等,请拨打新闻热线电话0722-3319656,3319535。

  93岁的抗战老兵刘伦刚 黄闯 摄

  他,15岁入伍参军,开始了非常的戎马生涯;他,跟随李先念带领的新四军转战大别山南北,经历了二十多场战役;他,出生入死,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为新中国的成立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叫刘伦刚,出生于1922年,随州市曾都区南郊办事处长里岗村人,一位年过九旬的抗战老兵。

  5月5日,记者一行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长里岗村二组,拜访了抗日老战士刘伦刚。谈及抗日战争,他几度哽咽。在他心里,那段战火纷飞的记忆注定无法释怀……

  1922年10月,刘伦刚在曾都区何店镇浪河村出生。在他7个月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父亲一手抚养他长大。随后,父亲带他来到南郊长里岗村打长工,并在这里安顿下来。

  1937年初,15岁的刘伦刚在随县安居镇被国民党抓了壮丁。不到一年时间,他被李先念带领的共产党部队解放了,之后,他就一直跟随着新四军转战在大别山南北。

  提起大别山的路,老人直摇头。资料记载,大别山地区,“山脉重叠、绵亘,其在英山东西延线地区,南向斜面较缓,多属丛林,茨蔓杂生,故名阴蔽地,部队通讯与运动均困难”;“其在立煌东西延线,属山脉之山峰地区,北向斜面急峻,大都荒山僻地,通视较易,攀登困难”;“至潜山、霍山、立煌、英山间地区,均属崇岭深谷,人烟稀少,近似不毛之地。”

  刘伦刚所在部队的战士们有不少来自北方,惯于平原作战,这下不但到了南方,还要进行山地作战,困难之多和之大可想而知。

  “路再难走,咬着牙都还能忍受下来,最让人头疼的就是没鞋穿。到了大别山,几乎所有的战士脚上穿的草鞋都磨穿了,没有袜子,就赤着脚行军。”回忆起那段艰苦生活,刘伦刚感慨万千。他说:“大别山经常阴雨连绵,我的脚就是在那时泡烂的,露出骨头,完全不能行走。当时首长张体学为了不让我掉队,让我骑他的马,100多天脚才好,如今碰到还是会疼。”

  他们长期被敌人封锁,吃草根,啃树皮,是司空见惯的事,吃花生叶和红薯叶就是他们的“大餐”了。

  “但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我们顽强地与日军战斗,粉粹了他们一次次的封锁。”刘老回忆说,“那时,日本人把我们的部队叫做‘神兵’,意思是说,我们的士兵饿着肚子都能打仗,而且神出鬼没,出其不意。”

  1938年至1942年,日本侵略军发动了武汉战役、随枣战役、大别山战役,将战争的触角伸至大别山地区,给大别山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破坏。在此民族危亡时刻,刘伦刚所在的新四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这场伟大的斗争中。刘伦刚说,亲身参加抗战,是他一生的荣耀,让他引以为豪。

  当时,刘伦刚在所在的部队给首长当勤务兵,负责上传下达首长的命令。但在平常的战斗中,他始终跟着队伍冲锋陷阵。

  刘伦刚回忆,有一次战斗,日军乘其不备,攻占了我军的一个山头,守山战士无一生还。为了抢夺回这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山头,上级命令他所在的部队不惜一切代价夺回山头。就这样,惨烈的战斗开始了,我军战士不怕牺牲,奋勇冲锋,哪怕血流成河,也绝不退却,直到将敌人打败,夺回山头。“在那次战斗中,很多战友就此长眠在大别山上。尤其是在我身边的号兵吹冲锋号时被日军打死,让我永生难忘。”讲述至此,刘伦刚老人热泪横流,那一幕,仿佛又回到眼前……

  “还有一次,我们的部队转战随县洪山镇一带作战,与日军鏖战了两昼夜,但最终由于兵力悬殊,被迫撤退。”刘伦刚说,在撤退过程中,7连的一名通信员被俘。惨无人道的日本人将其剥皮、挖眼,残忍杀害。 “他跟我年龄差不多,才十七八岁。”说到这儿时,老人再次潸然泪下。

  老人说,抗日的时候,最让他引以自豪的,就是在一次战斗中打死了一个日本鬼子,上级还奖励了他一条从日本鬼子那里缴获来的毛裤。

  那是在一年秋收的时候,日本鬼子跑到村子里抢粮食。当时,日本兵一队有50多人,武器精良。而刘伦刚所在的小分队只有30多人。但是,他们不畏强敌,巧妙地利用地形和游击战战术,隐蔽在湾子的各个角落,对日本鬼子逐个歼灭。“我还记得,当时几个落单的日本兵被我们逼到了湖边,惊慌不已,找路逃跑。而我们毫不客气地给予了全歼,因为他们犯下的罪行太大了。”提到这里,老人变得激动和愤慨起来。

  抗日战争结束后,蒋介石发动了内战,刘伦刚跟随部队继续征战。在1946年的中原突围中,刘伦刚和他的几名战友不幸被国民党部队俘虏,关在湖北麻城县大牢。整整四个半月时间,敌人对他们威逼利诱、升官许愿,但他们宁死不屈,誓死不叛变投敌。因为他们坚信,只要共产党在,是永远不会忘记他们的,就这样,在一次随国民党部队转移,行军到广水的时候,他们(共97人)集体逃离了国民党部队,又一次回到共产党的怀抱里。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参加战斗无数的刘伦刚从部队退役,回到了家乡,结婚生子,并投身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中。

  “想想我那么多牺牲的战友,我能活着回来,而且活到现在,我很幸运,也很知足!”刘伦刚老人说,他的一生都献给了祖国、献给了人民,他觉得自己的一生“没有白活”。

  史料档案 随枣战役

  1939年4月30日,日军华中派遣军第十一军司令官冈村宁次,指挥其第三、十三、十六师团及骑兵第四旅团,配备轻重炮200余门,战车100余辆,并有华中派遣军直属第三飞行团助战,由钟祥、安陆、应山等地,分数路向随枣进犯。随枣会战开始,各路日军在飞机掩护下,以枣阳为进军目标,实行快速突进,对大洪山、桐柏山区的五战区部队进行钳形夹击,以实现其两翼迂回将五战区包围而歼灭的狂妄计划。国民党第五战区为了打退日军进攻,在所辖区域部署有40个师,30多万兵力,英勇抗击日军。守卫襄花公路随枣一线的八十四军,因处平原地带,在日军机械化部队的猛攻下,战壕几乎被日军坦克碾平,但抗日将士们斗志高昂,大小战斗20余次,各处阵地均给敌人以重大杀伤。日军虽恃机械化装备,不断突破国民党军防线,但其每前进一步,无不付出惨重的代价。5月7日,钟祥北犯之敌,陷耿集、璩湾;安陆、应山西犯之敌,陷逯堂、钱岗、清潭、吴店。8月,枣阳县城失守。接着,新野、唐河、南阳、桐柏等地先后被日军占领,但其围歼中国军队于随枣地区的预谋并未得逞。五战区部队主力11日收复新野、南阳。日军因长途奔袭,兵力分散,损耗过大,已成疲惫之师,遂奉命收缩。五战区立即调整军事部署予以反击,14日收复唐河,15日全线发起进攻,16日收复桐柏,18日收复枣阳。日军开始总退却。至20日,除随县县城被敌军占领外,敌我双方恢复会战之前的态势。历时20天的随枣会战,以日军失败而告终。此战役,日军伤亡1.3万人,中国军队伤亡2万余人。

(随州日报 黄闯)
【责任编辑:小明】
    相关阅读: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 诚聘英才 | 战略合作
    © 2012 中国随州电视台旗下网络媒体 楚北网(http://www.hbsztv.com) 版权所有
    互联网视听节目AVSP:鄂备2014020 工信部备案:鄂ICP备07503269号 法律顾问:湖北美佳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吴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