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拉梅拉猎装版车型报价,最新款帕拉梅拉猎装版

首页 > 汽车 > 试驾评测 > 正文

帕拉梅拉猎装版车型报价,最新款帕拉梅拉猎装版

不知道大家爱不爱喝乌龙茶?

曾有研究人员表示,每天喝两杯乌龙茶可以促进夜间新陈代谢,从而帮助你在睡觉时燃烧脂肪。

那同样带有“乌龙”两个字的乌龙事件,能否有类似的功效呢?还别说,真有可能,毕竟啼笑皆非的乌龙事件能让人笑掉大牙,让大脑产生多巴胺,这也能提高减肥的效率……

所以,近期汽车圈有没有什么值得一笑的乌龙事件呢?有,比如在网络上传得热火朝天的保时捷乌龙价事件。

帕拉梅拉猎装版车型报价,最新款帕拉梅拉猎装版

12.4万一辆帕拉梅拉

造成这场乌龙事件的罪魁祸首,是一颗站错位置的小数点。

综合每日经济新闻、济南时报等媒体报道,1月29日,银川保时捷中心上线了12.4万一辆的帕拉梅拉,首付低至3万。

正常情况下,一辆帕拉梅拉官方售价为99.8万-250.1万元。如今百万豪车只需“白菜价”,很难有人不心动。所以,该链接很快就产生了数百个预订单。

微博博主@叨哥胡侃,就是其中一个支付了911元订金抢购车辆的消费者。根据该博主在微博的表述,在上述链接产生598个预订单后,保时捷下架了这辆车,用户暂时无法登陆,等博主再登录进去时依然搜不了这辆车,但保留了预订记录。

微博博主@叨哥胡侃微博截图

而在事件发酵没多久, #保时捷官网12.4万元帕纳梅拉遭抢购#的词条就登上了微博热搜,保时捷只能赶紧站出来回应一下。

就保时捷接受媒体采访时做出的回应,对于事件已有初步的解决方案,大致内容有二,一是强调该车辆库存仅一台,根据销售流程,首单用户购买成功之后,后面下单的用户会自动判定为无效订单,当前银川保时捷中心已与提交限时意向确认金的首单客户进行了沟通并协商退还意向金。二是其他提交了购车意向的客户,其支付的911元限时意向确认金按流程将于48小时内退还。

换句话说,能够用12.4万“白菜价”买到帕拉梅拉的人,只有首单用户。

但就目前来看,这位手握“白菜价”圆百万豪车梦这一机会的首单用户,取消了订单。

据澎湃新闻2月8日报道,这位首单用户在与销售确认车价是124万而非12.4万的时候,就把订单取消了。之后,保时捷也向这位首单用户道歉并赠送了相关服务。且在面对首单用户“我一直有买车意愿”的需求,保时捷也表态愿提供新购车方案,若合适将成交。

这样来看,这是不是一场由站错位置的小数点所惹出来的闹剧呢?看着是不是皆大欢喜的结局?

是乌龙,还是炒作?

其实,这些年汽车圈也闹过不少乌龙。

近年来引发热议的就有,奥迪Q8在微信朋友圈的广告视频内容错误播放为英菲尼迪、路虎在今日头条上的一广告视频内容是小鹏汽车、福特中国发布2021年新年海报却“指牛为马”等。

类似这样的乌龙事件,在网络上获得了可观的关注与热度,但对事件主角似乎没有造成实际性损失,是很容易被业内人士质疑有营销炒作之嫌。

所以,此次的保时捷乌龙价事件,是真乌龙,还是营销炒作呢?

对于这一问题,我们可以结合类似的案例来说道说道。

毕竟保时捷并非第一家闹乌龙标价的车企,此前其他车企标错车辆价格的情况也有发生过,比如“12.98元就能买到一辆国六的名爵车”“在官网7元就能买到一辆奔驰”“一辆福特金牛座售价高达24亿元起售”等。

而这其中,与保时捷情况最相似的就是梅赛德斯-奔驰。据21世纪经济报道,在2013年的时候,梅赛德斯-奔驰官网曾把原价分别为76.8万元和96.8万元的全新CLS 300和CLS 350两款车型的猎装版价格标至7元人民币。这样的乌龙价,造成的结果自然也是引来众多网友下单抢购。

不过,梅赛德斯-奔驰在下单注册过程中,多数抢单者是无法完成交易的,但保时捷却是成功完成了598个预订单。所以,二者的乌龙价事件虽相似,但定性不一样。

在此次的保时捷乌龙价事件中,消费者是实实在在给订金了,也成功下订了,保时捷这时候单方面取消订单,是很容易因为是否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问题而陷入纠纷的。

而且,快600个预订单,总预订金高达598*911=544788元,涉及金额不少,保时捷想全身而退是不可能的。其中一大佐证就是,2月1日,银川市场监管局介入调查,表示这件事涉及规模较大,正在加紧调查了解。

以上这些种种,背靠强大律师团队的保时捷理应是知道的,保时捷总不会主动想成为“热锅上的蚂蚁”。所以,该事件是官方营销炒作的可能性偏小。最终造成这样的结果,大概率是因为经销商人为操作失误,或者官方小程序出现漏洞。

不过,保时捷是无法完全撇清营销炒作之嫌的。

在保时捷单方面取消预订单是否合法合规的问题上,据红星资本局报道,有律师对此表示,此次的操作可以算是重大误解(指的是一方当事人因自己的过错导致对合同的内容等发生误解而订立了合同)。《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规定: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换句话说,如果12.4万元的价格确实标错了,保时捷是有权撤销合同的。

假设我们不负责任地“阴谋论”一下,万一保时捷知道“重大误解”的法律作用,万一首单用户是个“托”,那此次保时捷乌龙价事件就可以定性为一个营销炒作事件,而且是“零成本”的营销炒作事件。

当然,是乌龙还是炒作,这问题的答案无从考究,都是“各花入各眼”。

不过,有权撤销合同是一回事,此操作砸不砸招牌、消费者买不买账又是另一回事,这段时间保时捷还是得好好跟下单的用户沟通沟通,看看如何用最低的代价把一个公关危机变成一个正面的营销案例。

毕竟中国市场,是保时捷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在去年已经出现了同比下滑2%的情况。所以,保时捷还是长点心吧。

备案号:赣ICP备2022005379号
华网(http://www.hbsztv.com) 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QQ:51985809邮箱:519858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