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 上海(房产 上海 个人所得税怎么算)

首页 > 房产 > 房企风采 > 正文

房产 上海(房产 上海 个人所得税怎么算)

虽然不同意四月底有舆论称“上海豪宅将力挽上海楼市狂澜”的论调,但不得不承认在当下楼市少有的积极选项里,从3月28日到4月28日期间,上海豪宅大卖491亿的数据的确令人振奋,势必也像救命稻草一样——先抓紧再说。

今天的选题来自于一则内部消息:成就上述漂亮榜单中的某个豪宅项目,只报了“揽金多少个亿”却没有底气说“当日售罄”,而正是那条缝里传出了对外开放渠道的小道消息。

房产 上海(房产 上海 个人所得税怎么算)

一、热销原因不复杂,两个字:倒挂

对上海豪宅未来命运的猜测,本着温故而知新的原则,势必要探究:为什么热销?

其实一秒钟就能解释得通透:还有倒挂。

确切地说,从2016年上海施行新房限价政策以来,那些“千人摇号”甚至“万人摇号”的项目,真的是需求已经急迫至此了么?抑或是这些被热捧的项目都是完美无瑕的么?

当然不。

面对行政力量导致的限价,在周边二手房行情尚良莠不齐之下,直接以堪称“断崖式”落差制定新房定价,购房者面对“买到就是赚到”的利差当然不会不心动,于是从2016到2022年的六年间,诞生了卖房打新、积分摇号、代持、经营贷、茶水费等既属于时代又属于产业的专有名词。

只是这一切到了两年前开始褪却,新房低于二手房的怪异现象从外郊环开始逐渐剥落,目前已经兵临内中环——随着大量郊区新房没有倒挂甚至转为正挂(新房贵过二手房),郊区项目开始滞销也就自然而然了。

所以,上海豪宅“还能热销”的原因里,固然有之前已经被讲滥的那些诸如货币问题、保值增值、稀缺资源占有、资产配置的大道理,也不排除终极改善、江景爱好、家庭人口等实际居住诉求,但“还有倒挂”绝对是最强源动力没有之一,承认么?

说到这里,想起3月28日中海顺昌玖里热销196亿的当晚,作为从业者的本能反应居然是:中海17.2万当天清盘的欢庆,是否听到了整个新天地板块房东们的伤心和唾骂?!特别是那些2021年买入二手房的新房东们。

事实上对上海近期豪宅贡献最大的群体,恰是二手房东们的坚持:毕竟人家能从30万单价坚守到如今还死死咬定25万不放是需要极大勇气和耐力的,何况还要天天应对中介的“劝降”、真假看房者的无底线砍价、甚至还偶有邻居因“憋不住”而砸盘的市场坠点单价不时出现,但在上海二手房价普降的大环境里,市中心豪宅还是相对坚挺的。

由来只有新房笑,有谁听到房东哭?!

二、时间换空间,一场价格(正挂)大挪移或正在进行

关于限购放开的争论是永远的流量话题,虽然可以就此延展为“放开或不放开”、“几时放开”、“放到什么尺度”等三个衍生辩论命题,所以会争吵到上海楼市管理政策“如你所愿”的那一天,但这一天不是所有人都期待的,至少管理者会相当审慎,因为他们考虑的绝不止市场这个单细胞问题。

换位思考一下:不同人有不同立场,也被不同的KPI所制约着。

上海全面放开?进门容易出门难——限购只要执行就行,放开限购却要考虑“如何带着镣铐跳舞”,管理层当然不会置若罔闻地听不到那些大小呼声,但他们也不会任由呼声摆布,换做你在那个岗位,你到底听谁的?

倒是目前有个隐含的动作值得关注:一边是新房每一批次的定价都“比上一批上涨几个百分点”,一边是二手房任由市场供求定价(涨跌)。

那么,面对被非购房群体广泛诟病却也被目标购房者奉若神明的“一二手倒挂”,目前政策的看似不作为,是不是要等待完成软着陆之后才顺应那部分民意呢?

在行情的软着陆,干预可能有什么诉求?

比如上海新天地的豪宅单价,目前新房17万对二手房25万,通过之前一年的新房限价逐渐放松,行情在“新房人工涨价&二手房听之任之”的单边动作,就此推演下去,是不是会逐步从开始以此双向走近的推演?

“18万对24万”→

“19万对23万”→

“20万对22万”→

“21万对21万”;

时间换空间策略,到了倒挂被逐渐消弭之后,让新房价格逐渐“没过”二手,实现价格排列的软着陆之后,就是真实市场水位了。

如果按这么说,之前陈述过的“今天新房定价就是未来二手房行情”的所谓新房(市场)指导价,是不是就应验了?

比如在新天地板块,“21万的并轨价”就是未来供需双方“身体是诚实的”默契,那么高于这个价格买进的,是不是就该“退而求自住”吧!

按照这个推演:之前买新天地的客户目前仍然是赚钱的也是安全的,但是“上升空间有限”也是不争的,投资性需求会朝捡漏而去,通过控制成本来保住盈利。除非——有除非。

纯属痴人说梦,权当一种猜想。

三、下半年的豪宅谜团,几对地壳运动正在运动

回到那个“揽金多少个亿的项目开了渠道”的话题讨论,业内特别是一线从业者其实对于上海豪宅的未来有点担心:

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预计有100个单价10万+新房项目(在售&待售),其中黄浦、静安、虹口等市中心内环内风貌别墅约42个,叠加近年来市中心优质地块供应累积下来的存量(上海市中心城市更新类豪宅存量达300多万平方米),结合过往上海3000万以上豪宅项目每年成交仅1000-2000套,宅类项目去库存压力较大。

其实,即使“全身都软只有嘴硬”的那几个声嘶力竭也知道按照上海楼市的日常去化,面对豪宅的去库存只有两个办法:消极的办法是部分房企“知趣”地错峰上市,也给富人一个时间换空间;积极的对策是(呼吁)上海限购彻底放开,让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富人来——帮助上海去库存!

抛开富人的意愿和选择,就供应端来看,内部的几对矛盾也在走一步看一步:

首先是量和价的角力。

未来豪宅上市的房企积极性、上市节奏、管理层定价,势必要参照“前一批次”的动销情况,就目前而言在上一个月的豪宅火爆之下,单价突破18万甚至冲击19万的信心是毫无疑问的,但偏偏上海新房第五批次里只有一个“10万+”在售:这个项目是幸运的,赢得了各方对后市判断不一的空窗期。

问题是:假设第六批次有豪宅重启放量,单价继续有提升,市场依然值得看好,只要二手房东们继续“咬定25万不动摇”,对自身利益的牵恋,却在事实上掩护豪宅新房的热销,只是随着新房和二手房价差的逐步“缩减”,销量和流速能不能被继续保障?

其次是风貌别墅和大平层的角力。

除非如他们所愿的“上海富人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否则下半年风貌别墅的上市扎堆,也会在供应端掀起一番内战:如果客户是有限的,那么风貌别墅定价要是“不知趣”地远远高于大平层,反而有利于大平层的去化,当然风貌别墅是以牺牲自己为代价在掩护;但如果风貌别墅和大平层的单价(定价)未拉开距离,别忘记前者或多或少都有灰色空间,都有附赠面积,如此敌消彼长地摊销下来,风貌别墅和大平层除了产品类型之下,在性价比端口其实已经产生内部纠结了。

别再说什么“两种产品是两种客群”,在消费降级的向下兼容里,富人是有钱但不傻,性价比思维只是不说出来而已。

目前来看,风貌别墅产品比大平层更需要——上海彻底放开限购,以此导入外来购买力,否则在供大于求的背景下,风貌别墅更容易成为群体性的无名英雄。

豪宅是城市地标,热销固然能树立信心,但唤起楼市的整体预期,还得看刚需。

之前的上海临港金山奉贤青浦等限购政策放松一条口子,并未能引发想象中的“新上海人买空上海外环”,那么四月的上海豪宅神话会不会侧面鼓舞刚需?

现在豪宅面临自身的未来问题,对于限购放松乃至放开的主张欲望更为强烈,但正如限购不是万能的(限购限价限售限贷并没有让上海房价遏制甚至下跌,今日的下跌恰是成交缩量导致的价格踩踏所致),那么限购放开是不是万能的呢?

看多力量在和唱空阵营的骂战中,有一句百试不爽的狠话:“你敢放开限购试试看”,像极了我们小时候打架,输了的一方趴在地上对着远去的胜利者捍卫尊严:“有种你别走”,这话只能在对方已经走远且绝对听不到的条件下才能说,才敢说。

备案号:赣ICP备2022005379号
华网(http://www.hbsztv.com) 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QQ:51985809邮箱:519858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