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第八批援疆—湖南省第八批援疆工作队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正文

湖南省第八批援疆—湖南省第八批援疆工作队

红网时刻新闻4月26日讯(通讯员 刘丹 记者 王嫣)四月的吐鲁番,春意融融、生机盎然。漫步吐鲁番,一派安定祥和、蓬勃发展的新气象,处处充满着生机与活力。随处可见的“湖南元素”,是湘吐两地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体现,也见证着湖南文化润疆工作开花结果。

2020年3月进疆以来,湖南省第九批援疆工作队新闻宣传和文化旅游援疆组(以下简称“湖南宣传文化援疆组”)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深入实施文化润疆工程,从红色故事宣讲到红色展览引进,从爱教基地提质到文化设施建设,从文化交流交融到文旅产业繁荣……多角度、全方位奏响文化润疆主旋律,不断增进吐鲁番市各族群众“五个认同”,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红色文化“润”心田

立心铸魂,信仰为基。湖南是红色文化资源大省,蕴含着宝贵的精神财富。如何把优秀的湖南红色文化输送到吐鲁番,用红色精神铸魂育人?湖南宣传文化援疆组进行了有益探索。

“每一次宣讲我都是眼含热泪听完的。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家国情怀,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的伟大实践,以及夏明翰、陈书国等不同历史时期优秀员的感人事迹一直影响着我,他们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回想起聆听潇湘红色故事宣讲的情景,吐鲁番市高昌区市民阿衣古丽·托乎他西的心情仍久久不能平静。

湖南省第八批援疆—湖南省第八批援疆工作队

“红色文化润天山”——潇湘红色故事集中宣讲活动在吐鲁番举行,单次宣讲线上线下收看人数突破205万人次。

2021年6月,在湖南省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下,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十余名优秀讲解员组成宣讲团,来到吐鲁番,深情讲述经典红色故事,现场观众眼含热泪、无不动容。2022年6月,以“红色文化润天山”为主题的潇湘红色故事宣讲,再次在火洲大地掀起热潮,单次宣讲线上线下收看人数突破205万人次。

与潇湘红色故事一起,跨越3000多公里来到吐鲁番的,还有来自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的专题展览。“2021年是建党百年,我们引进了《恰是百年风华——庆祝中国成立100周年主题展》,在吐鲁番博物馆展出。2022年,我们结合吐鲁番市葡萄沟景区红色记忆博物馆提质升级,引进专题展览《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并延展到吐鲁番职业技术学院,推动红色教育进校园、红色文化进景区、红色故事进万家,与各族干部群众追寻红色根脉,增进‘五个认同’。”吐鲁番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湖南省第九批援疆工作队新闻宣传和文化旅游援疆组组长谢青介绍。

听红色故事、看红色展览,阿衣古丽·托乎他西的心里埋下了一颗红色的种子。2022年7月14日,“红石榴情暖葡萄城”——湖南省对口援疆历史陈列展在吐鲁番举行首展。展览用400余幅图片、100余件实物,以及6处互动体验式场景、12处多媒体影视投影设备,生动准确记录了1998年以来湖南省开展对口援疆工作的珍贵历史。

“展览动静结合,十分生动,让我更深入地了解湖南对吐鲁番的无私援助,更真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温暖。”阿衣古丽·托乎他西动情地说。今年2月,她主动报名加入展馆志愿讲解员队伍,“我要把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湖南人民的无私援助、湘吐一家亲的感人故事和深厚情谊,告诉每一位前来参观的观众,当好红色文化的传承者,当好增进湘疆情谊的使者。”

阿衣古丽·托乎他西正在为前来参观的市民群众讲解。张锐 摄

像阿衣古丽·托乎他西一样,受湖南红色文化感染的本地市民还有不少。大学生库尔班·祖农毕业后便回到了家乡,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中学生古丽再帕尔·阿地力在日记中写下自己的心愿:“我一定要向先烈们学习,树立远大志向,练就过硬本领,早日成为报效祖国、建设家乡的栋梁之材”。

尽湖南所能,用湖南所长。2020年以来,湖南宣传文化援疆组对吐鲁番市20余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提质升级,建设湖南省对口援疆历史陈列馆、“八千湘女上天山”历史陈列馆,指导帮助吐鲁番市东方红卓览文化博物馆开辟展陈面积约3000平米的“红色记忆”历史陈列,全面系统展示中国成立以来的光辉历程和取得的伟大成就。其中,湖南省对口援疆历史陈列馆获评“吐鲁番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吐鲁番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目前正在申报第八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已经成为吐鲁番市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阵地。

此外,实施“八千湘女上天山”健在湘女口述史、影像资料等抢救性挖掘保护工作,完成“一部口述史”“一册有声图书”“一系列融媒体产品”“一部专题纪录片”。四集专题纪录片《红石榴花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湖南探索与实践》在主流媒体播出后反响热烈。

在红色精神的洗礼下,湘疆两地各族干部群众“五个认同”不断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铸牢。

公共服务“润”生活

矗立在吐鲁番市示范区的吐鲁番市融媒体中心,主体建筑简约大气,左上方湖南援疆标识和“湖南援建”四个大字格外醒目。

即将投入使用的吐鲁番市融媒体中心。 张锐 摄

“我们终于要搬进这里办公了。”看着崭新的办公大楼,吐鲁番市融媒体中心策划采访中心副主任幸晓燕十分感慨。“这个项目2011年就启动了,后面由于资金不足,一直处于停工状态,我们也一直在老电视台办公。”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刻不容缓。2021年,在湖南宣传文化援疆组的积极争取下,吐鲁番市融媒体中心配套设施项目纳入湖南援疆“十四五”规划、文化润疆重要民生工程,停工近10年的吐鲁番市融媒体中心再次“忙碌”起来。

“近三年,湖南省第九批援疆工作队投入1705万元,湖南省委宣传部等省直宣传文化单位累计支持400余万元,帮我们建了演播室、指挥调度中心、制作室、中心机房……建成后,这里将成为吐鲁番的主流舆论阵地、综合服务平台、社区信息枢纽。”幸晓燕介绍,“新的融媒体中心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与我们以前相比,都有了质的飞跃,这也标志着吐鲁番市融媒体发展事业步入一个新的阶段。”

在湖南省委宣传部大力支持下,湖南广播电视台自主研发的5G智慧电台在吐鲁番正式开播,标志着吐鲁番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进入“5G智慧时代”。

不仅如此,湖南宣传文化援疆组还积极争取湖南省委宣传部和湖南广播电视台支持,捐赠吐鲁番市、鄯善县、托克逊县、221团4套5G智慧电台设备,推动吐鲁番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进入“5G智慧时代”。争取国家广电总局和湖南省广电局等单位支持,捐赠2000余集电视剧、1095期专题节目、1万余条融媒体短视频、4套AI智能广播播出系统、200余集优质湘版节目,有利促进了吐鲁番市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

“我们精心挑选题材多样、弘扬主旋律的各类节目,让吐鲁番市各族群众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更好地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吐鲁番市融媒体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湖南省第九批援疆工作队新闻宣传和文化旅游援疆组副组长沈衡东表示。

从城市到农村,从机关单位到村部和社区,在湖南宣传文化援疆组的协调支持下,一批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圆满建成并投入使用。

在吐鲁番市高昌区恰特喀勒乡曙光村党群服务中心广场上,村民们正在打羽毛球。 张锐 摄

“一到下午,特别是周末,人就特别多。”在吐鲁番市高昌区恰特喀勒乡曙光村党群服务中心,吐鲁番市委宣传部驻村干部、曙光村党群服务中心副主任王磊向记者介绍,“这里是村民们进行文体娱乐活动的重要场所,广场上和村组其他地方的运动健身器材,都是湖南省体育产业集团捐赠的。”

“运动运动,放松一下心情,活动筋骨,干起农活也更有力了。”村民吾斯曼·亚克甫边锻炼边笑着告诉记者。

“放学后,我经常会叫上同学来这里打篮球。”学生阿迪力·阿不都热和曼说。

曙光村是吐鲁番市委宣传部联点村。近三年,湖南宣传文化援疆组为该村协调捐赠30万资金用于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协调捐赠价值10万元的运动健身器材、8000余册图书,深入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等系列活动,组织吐鲁番市歌舞团进村专场演出,极大地满足村民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在家门口就能看到各类文艺演出,听到优质的广播节目……感谢湖南援疆!这几年,我们的精神生活越来越丰富了。”村民吾斯曼·热介甫由衷感慨。

由湖南援疆资金支持建设的吐鲁番市高昌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三年来,湖南宣传文化援疆组还争取湖南省直宣传文化系统支持,实施春雨工程、吐鲁番市宣传文化产品审读鉴定工作提升及人才培训、吐鲁番市歌舞团综合排练厅改造等计划外项目21个,累计争取项目资金计1318万元,直接现金支持738万元,实现优质文化资源共建、共享、共用,不断提升吐鲁番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让广大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文化资源。

文旅融合“润”产业

“五一广场站到了……”2023年2月22日,长沙地铁二号线“吐鲁番号”专列正式投入运营。6节地铁车厢,涵盖天山南北大美新疆、湖南对口援疆故事,吐鲁番的美食特产、自然风光、历史人文、经济发展6个主题,将吐鲁番全方位、多角度地呈现在长沙市民和乘客面前。

长沙地铁二号线“吐鲁番号”专列投入运营。

头顶是葡萄架、脚下是火焰山。车厢两边,葡萄干、托克逊拌面、架子肉等特色美食;火焰山、葡萄沟、艾丁湖、库木塔格沙漠等自然风光;苏公塔、坎儿井、柏孜克里克千佛洞等历史人文知识让乘客尽收眼底。以“吐鲁番号”地铁专列开通为契机,湖南宣传文化援疆组协调组织央媒和湘疆两地主流媒体发稿400余篇,全网浏览量超2000万人次,有力带动了吐鲁番市文旅产业的发展。

参与策划组织“吐鲁番号”地铁专列开通,是湖南宣传文化援疆组推进文旅融合,繁荣文化产业的一个生动体现。三年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对吐鲁番市文旅行业的严重冲击,湖南宣传文化援疆组以第九批援疆工作队连续三年组织开展“文化润疆·富民兴疆——湖南行(吐鲁番行)”活动为契机,不断加大宣传力度,策划组织“旅游消费在行动·湖南人游吐鲁番”湘吐文化旅游“云上”推介活动,向湖南及全国游客展示“新疆这个好地方——丝路明珠吐鲁番”的独特魅力,促成两地40余个旅游协会及旅行社相互签订互送客源协议,每年组织旅游包机22班次、专列19列次。2022年,近7万名“湘客入疆”,全面激活吐鲁番旅游文化市场,有效助力吐鲁番市经济社会全面复苏。

近年来,数字经济的发展对文旅市场的影响逐步加深。让吐鲁番本地文旅资源“活”起来,为市民游客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文旅体验,从而带来长远的经济效益,湖南宣传文化援疆组经过反复思考,把目光瞄准了“数字藏品+非遗”。

坎儿井,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被称为中国“地下运河”,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坎儿井,时至今日仍是吐鲁番农业灌溉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2014年,坎儿井开凿技艺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国家级非遗项目坎儿井开凿技艺系列数字藏品《坎儿井文明》。

通过牵线搭桥,2022年10月,吐鲁番市文旅局协同十八数藏及陕西元宙光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二次创作设计,推出了1200套国家级非遗项目坎儿井开凿技艺系列数字藏品《坎儿井文明》,用现代高科技元素和手法,数字化阐释坎儿井所代表的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生产生活经验和顺应自然改造自然精神,一经发行,便受到了消费者热捧。

“用数字化方式阐释坎儿井开凿技艺,是对坎儿井历史文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的一次积极尝试,不仅可以提升吐鲁番坎儿井的知名度,也为非遗的传承和传播带来无限可能。”吐鲁番市文旅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湖南省第九批援疆工作队新闻宣传和文化旅游援疆组副组长袁湘伟说。

三年来,湖南宣传文化援疆组还依托湖南文旅资源和专家力量,助力吐鲁番完成“十四五”文化和旅游规划编制;组织湖南文博、群文、非遗保护等方面专家到吐鲁番开展人才培训;促成湖南省文化馆与吐鲁番市文化馆在艺术创作、展陈策划、非遗保护等进行实质性合作;举办“新疆是个好地方”湘吐非遗购物节、湘吐非遗联展交流活动等,促进湘吐两地优质非遗资源共建共享。

2022年“新疆是个好地方”湘吐非遗购物节在吐鲁番举行。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以文化为纽带,湘吐两地各族群众在一次次的交流碰撞中,心越走越近,情越来越浓……

在吐鲁番广袤的大地上,一朵朵用文化精心浇灌的民族团结之花正竞相绽放。

备案号:赣ICP备2022005379号
华网(http://www.hbsztv.com) 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QQ:51985809邮箱:519858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