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研究水稻的艰辛历程50字、袁隆平研究水稻的故事作文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正文

袁隆平研究水稻的艰辛历程50字、袁隆平研究水稻的故事作文

在2021年的5月22日下午13时07分,我国著名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溘然长逝于湖南长沙,享年91岁。

回想起袁老的一生,我们关于他的印象几乎是全年无休的在与水稻相伴,而且大半辈子都在解决“如何让所有的中国人都能吃饱饭”的问题上,所有说世人皆尊称袁老为“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研究水稻的艰辛历程50字、袁隆平研究水稻的故事作文

工作时的袁隆平

但是众人只知道袁老在研究了几十年的“超级水稻”后,最终取得了巨大成功的结果,却不了解在这漫长的十几年间,袁老究竟遇到了多少的难题而他在其中面临的最严重的一次难题,更是差点导致研究过程中断!

想当年若不是华国锋同志的出手相助,恐怕袁老的杂交水稻的实验可能还要经历几年、甚至十几年的磋磨那华国锋到底帮了袁老什么呢?二人之间又有什么鲜为人知的渊源?这一切还要从袁老的前半生详细说起。

1930年的9月7日,随着一声嘹亮的婴儿啼哭,北京医院妇产科门口焦急等待的一家人,在经历一阵漫长的时间等待之后,终于成功迎来了他们家庭的第二位新成员——袁小孩,也就是后来我们熟知的袁隆平。

在母亲怀中的袁隆平

可能大部分读者对袁隆平的常见印象,就是一位常在稻田旁边工作的老人,然后就自然而然地认为袁老是贫苦农民出身,其实不然。要知道袁隆平可是正儿八经地出生于一个传统的知识分子的家庭,而且他的父母还都是曾经接受过良好教育的高材生,所以这也就使得袁隆平自小便比同龄人接受到了更好的文化熏陶。

不过大家也都知道,上世纪的三四十年代,国内的时局动荡不堪,战火不断,所以说在袁隆平在刚满1岁的时候,就不得不跟着父母在全国各地的辗转生活,以此来躲避战火的侵袭。

虽然这种辗转流离的逃难式生活,几乎贯穿了袁隆平的整个童年,但是他的父母却是始终从未间断过对他的教育,比如说经常给他启蒙英语、讲国内外各种故事之类的,而在这之中,袁隆平最喜欢就是中国的传统神话故事。

神农尝百草

外加上这一路经历的饥饿、疼痛、疾病和死亡的种种苦难,给当时尚且年幼的袁隆平留下了严重且深刻的印象,所以说他自小便开始向往起了炎帝神农氏故事中的“田园之美、农艺之乐”,以至于在高中毕业之后,他便开始投身于农学领域的研究之中。

于是在1949年8月,时年19岁的袁隆平毅然决然地辞别双亲,来到了当时的重庆相辉学院(即后来的西南大学)的农学系,攻读遗传育种学这就是在这里,他逐渐对相关的农业产生出巨大的兴趣。

在经过多年的苦读之后,袁隆平最后以优异的成绩顺利从大学毕业。不过大家也知道,那个年代读过书的知识分子不多,因此国家便鼓励“知青下乡”去援助一些贫困地区的发展。

(后排左四)袁隆平和他的小伙伴们

所以说在袁隆平毕业之后,就被分配到了当时的湖南省安江农业学校,担任教员一职,至此他便开启了自己时长18年的教学生涯。而其中最有意思的是,在刚开始的时候,袁隆平授课的内容并不是有关农学方面的知识,反而是一种跟他的专业一点都不沾边的学科——初级俄语

在此期间,为了让当时的学生们更好地学习俄语,他不仅给学生教唱了《喀秋莎》、《红莓花儿开》等歌曲,还用俄语自编了许多相声段子,来更加生动的帮助学生去理解和记忆学习俄语的要点,由此可见,袁老真的是一位非常有趣的老师!

不过这种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在中苏关系逐渐变得紧张过后,学校便酌情取消了俄语的课程,所以说学农学出身的袁隆平,便重新捡起了他的老本行,开始教授学生植物学、作物栽培和遗传育种等农业基础课程

年轻时的袁隆平

随后学校为了鼓励学生学习农业知识,还专门在学校附近给他们划了几片试验田来让他们学以致用,所以一时间袁老和学生们都很高兴,这也直接为后来袁隆平发现初代天然杂交水稻提供了直接契机。

随着日子一天天的过去,时间很快就来到了1960年的夏天,在这个夏季的某一天,袁隆平习惯性的像往常一样,来到了学校的试验田来观察水稻的长势,结果突然在田边的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发现了一株与周围水稻明显不一样的“不明植物”

等到袁隆平走近一看,才发现那原来是一株仿佛“变异”了的水稻,只见它的稻穗不仅远远大于它旁边的所有水稻,而且数量也是平常水稻所不能及的,数完之后,袁隆平惊讶的发现,就这么一株稻穗上,居然会有230多粒稻米!

工作时的袁隆平

要知道那时我国正处于特殊的“三年大饥荒”时期,粮食的生产问题还是当时国内面临的主要矛盾,所以说袁隆平对于这个意外的发现可谓是惊喜异常,随后便将这株水稻命名为“鹤立鸡群”同时他又忍不住的在心里默默回想:

“如果我们种的所有的水稻,都能像这株‘鹤立鸡群’一样,何愁不能让每一块水稻田达到亩产千斤!我一定要用现代的农业科学技术,让全中国的每一个人都能吃得上饱饭!”

下定决心过后,袁隆平立马将这一重大的意外发现,上报给了学校的有关领导,并且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将这株水稻作为重点研究对象,来进行一天天的观察。在经历了漫长的时间等待之后,袁隆平终于等到了它成熟结种的时刻。

在小心翼翼的将“鹤立鸡群”的种子播撒到试验田之后,袁隆平便满怀期待的开始了他的新一轮观察,但是令人不解的是,这片新长出来的水稻,虽然出现了一些不同于常规稻的新性状,但是却没有一个鹤立鸡群的。

孟德尔照片

对此,袁隆平虽然失望,但是还是没有放弃,所以在情绪稳定之后,他还是没有停止研究的步伐。好巧不巧的是,这时他正好想起了孟德尔遗传学里的“分离定律”

“在纯合子中相同的染色体上,占有同一基因位置的、来自双亲的第二个基因,绝不会发生融合,而是仍然维持其个体性。但是在配子形成时,基因发生分离,就会使得其杂交品种的第二代,和回交一代中的性状发生分离。”

根据这一定律,再加上对“鹤立鸡群”的第二代的反复观察、研究,袁隆平推测这株“鹤立鸡群”可能是一株罕见的、由异花授粉而形成天然杂交水稻

于是看到了杂交水稻的优势后的袁隆平,接下来的日子里,便开始尝试进行将雌雄同花的水稻,通过人工的方式去除雄蕊,将它与另一品种的水稻进行杂交的种植实验。

工作时的袁隆平

可能伟大的事业往往需要过多的磨难才能造就,所以说在袁隆平的实验中,又再次出现了令人失望的一幕:第二年长出的水稻一点也看不出,任何的不同于常规稻的有利优势性状!而这对于当时的袁隆平来说,无疑又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外加上周围也开始逐渐出现各种质疑的声音说“杂交水稻根本就没有任何优势,这些都是无用功”,所以说一时间,袁隆平深深的感受到了一种叫“挫败”的无力感,开始在他的心头徘徊。

不过还好袁隆平从来都不是一个容易轻言放弃的人,在人工授粉不成功的情况下,他开始将研究的方向转变为寻找水稻中存在的天然的雄性不育,但是仍可授粉的“雄性不育株”来试图解决这一问题。

在经过多年的不懈寻找之后,袁隆平终于在万千水稻苗中找了那一株雄性不育株,成功培育它的第一代种子!除此之外,在之后的反复实验中,他还惊讶的发现杂交水稻的种植,确实是可以大幅度的提高现有水稻的每亩产量。

袁隆平的论文

于是在1966年的2月28日,袁隆平便在中国科学院主办的《科学通报上》发表了一篇名为《水稻的雄性不孕性》的论文,来说明他的这次重大实验发现,随后便成功引起了时任国家科委党委的——聂荣臻的注意。

因此在不久后,国家科委九局便向湖南省科委和安江农校发去了专门的致函,在肯定了袁隆平这项研究的重大意义的同时,还明确的指示有关部门应给予全力的支持配合来保证袁隆平的这项工作的进行。

这对于当时的袁隆平来说,无异于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所以在得到了国家的官方肯定之后,袁隆平立马成立了一个杂交水稻的科研小组继续实验,但就在他正干劲满满的准备继续深度研究杂交水稻之时,意外又一次的降临在了他身边。

特殊历史时期

就在袁隆平的科研小组成立不到1个月的时间之后,我国又进入了另外一个“特殊时期”,在这期间很多国家的科研项目进行,都因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而被迫中止,而袁隆平的水稻杂交实验也因此遭受到了巨大的阻力。

大家也知道,实验田对于一个农业方面的科研工作者来说,有多么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因此当袁隆平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的用辛辛苦苦培育的秧苗,被拔得一干二净的时候,差点没被气的当场昏厥过去!

但是当时的大环境就是如此,况且那时的袁隆平也只是个普通的农校老师,其中的心痛与酸楚,他除了悲愤和叹息又能有什么办法?只能顺其自然,走一步看一步了。

不幸中的万幸是,除了实验田被毁之外,那时的袁隆平也没有受到什么其他的冲击但是特殊环境下,还是存在着不少的困难和阻力,所以说袁隆平的研究实验虽然还能继续,但也是面临着举步维艰的状况。

关注农业的华国锋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就在袁隆平一筹莫展之际,遇到了堪称他后半生研究事业的贵人,时任湖南省革委会代主任——华国锋的鼎力支持和帮助,使得袁隆平不仅快速走出了这次冲击影响,同时还大大提高了后续的杂交水稻实验的研究速度。

以至于袁老在将杂交水稻成功培育出一代又一代的新品种之后,仍对华国锋的这段帮助念念不忘,并且还多次在广大媒体面前感激的说:

“虽然很多年过去了,但我始终怀着对华老的感念之情,对华老充满了崇敬和感激,杂交水稻能有今日的辉煌成就华老起了很重要的领导作用。”

所以说华国锋究竟为当时的袁老提供了什么样的帮助呢?使得袁老在功成名就之后,依旧不忘时时感激,这具体还要从1970年说起。

在1970的6月,湖南省革委会就当地的农业生产问题,在常德专门组织召开了一场农业科技经验交流会,而华国锋作为这场交流会的发起人和主持者,更是直接点名要让袁隆平参会。

华国锋照片

在这次的大会上,华国锋不仅将袁隆平的位置安排到自己的旁边,更是亲自邀请他在大会上发言,向大家具体介绍杂交水稻具体的科研情况。

要知道当时的袁隆平还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校老师,而且他的杂交水稻的研究进程也不是很顺利,所以面对着身为省委领导的华国锋的如此重视,他心里还是很愧疚的,一直都有一种辜负了领导信任的不安感。

因此在如实的向大家讲述完,杂交水稻当时依然还面临着一些技术问题和难题之后,就局促不安的低下了自己的头。

袁隆平的这些“小心思”自然没能逃脱一直十分关注他的华国锋的眼睛,所以说在这次大会结束之后,华国锋单独留下了袁隆平,语重心长的对他说道:

“你的这项研究对于现在我国的发展来说,意义非常重大,但是我知道,这其中的艰难险阻,非常人所能抗住,但是还是希望你千万不要放弃,另外周总理也非常关心你的杂交水稻项目,希望你能继续研究下去,尽快把它给搞出来。”

面对领导的关心和支持,深受鼓舞和感动的袁隆平当即向华国锋立下承诺

“我一定不会辜负周总理和您的期望。”

工作时的袁隆平

就这样,在政府有关领导人的大力支持之下,袁隆平又开始继续全身心地投入到了他的杂交水稻的研究实验之中,而且经此一事之后,华国锋和袁隆平这两位全心全意为老百姓干实事的人,也逐渐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随着袁隆平研究实验的不断深入,一个又一个重大的发现也慢慢接踵而来。眼看杂交水稻的发展前景越来越好,华国锋便向组织领导提议,将袁隆平调入到政府部门工作,以便他以后更好地进行相关的研究。

于是在华国锋的举荐之下,在1971年的时候,袁隆平被顺利地调入省农科院工作,并且政府为了支持他的研究,还在农科院内,专门为袁隆平成立了一个由他担任领导的杂交水稻研究协作小组。

至此,在华国锋的全力帮助之下,袁隆平便开启了他堪称传奇的辉煌一生。

工作时的袁隆平

有了政府的支持,袁隆平的科研环境一下子发生了质的飞跃,所以说他也能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继续研究相关的杂交水稻实验。于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袁隆平尝试走出湖南,去大力寻找其他省份和地区里不同的天然杂交水稻,来尝试新的育种实验。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经历了堪称全国最大范围的寻找之后,袁隆平最终成功的在云南找到了一种与现有水稻品种大不相同的野生稻随后袁隆平便将它种到了靖县的实验基地,进行培育观察。

但是不知道由于什么原因,这次的实验在经过充足的准备之后,却是以失败告终

不过袁隆平并没有因此放弃,他想着是不是因为温度,或者是光照哪一方面出现了问题才导致失败的结果,所以在经历了一番排查实验之后,袁隆平将它转移到了海南的一个农场里继续进行实验。

工作时的袁隆平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移植到了海南的杂交稻长势一片大好,不仅结出的稻种有着格外高的良好品质,而且还大幅度突破了当时水稻的200公斤的亩产量,达到650公斤每亩!

所以说在不久后,也就是1973年的10月,袁隆平将这一重大发现写进了他发表的《利用“野败”选育“三系”的进展》的论文里,向世人正式宣告了我国籼(xian)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

这一重磅消息顿时引起了全国人民的沸腾,尤其是政府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比如说时任湖南省农科院副院长的——陈洪新,在向中央领导汇报工作时更是直接坦言

“这种杂交水稻的产量如此之高,我建议咱们应当大胆地在推广这种高产水稻。”

(左一)陈洪新

但是1975年我国还尚处于“特殊历史时期”,以至于他们如果想要顺利地大规模推广这些新型的杂交水稻,没有国家的力量支持显然是远远做不到的,所以说袁隆平在和陈洪新一致决定上北京的农业部汇报,以此寻求中央领导的帮助。

但是遗憾的是,农业部的有关领导总是很忙,以至于袁隆平和陈洪新两人跑了很多次,甚至接连等待了三天都没能见得上农业部的领导一面。眼看着水稻新一轮的生长期马上就要来临,如果此时不能大规模地推广杂交水稻的种植,那真的是错过了很多良机。

俗话说得好“时间就是生命”,所以心急如焚的他俩不得不开始“另辟蹊径”地寻找解决办法。在经历了一番商量和探讨之后,两人一致决定找他们的老领导——华国锋寻求帮助。

华国锋

当时的华国锋由于多年优秀的工作经验,深得众多老百姓的爱戴,已经被调到了国务院工作,并且还担任着第一副总理一职,所以说在听闻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实验取得了重大成果之后,当即做出决定:

“1、从中央财政部拨出资金150万元,支持杂交水稻的推广工作;

2、为保证水稻种子的及时运输,购买15辆解放牌汽车专门配送;

3、立即召开南方十三省的杂交水稻生产会议,讨论和部署相关的大范围推广问题。”

于是在政府的重视和一系列的强力支持之下,杂交水稻的大规模推广工作,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取得了重大的进展,而广大的农民朋友们,在切身实地的领会到杂交水稻带来的粮食高产效果之后,也开始自发的开始大面积的种植杂交水稻。

工作时的袁隆平

就这样,杂交水稻正式拉开了南方培育、全国栽种的伟大一幕,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随着国家粮食总量的大幅度提高,人们彻底摆脱了之前的“大饥荒”带来的影响,所以自此以后,袁隆平便被全国的人民尊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虽然人民因袁隆平的成就,将他推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袁隆平并没有因此就停止了自己在杂交水稻方面的创新,反而是愈加的勤奋努力,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

“我有着一个梦,埋在泥土中,深信它不同,光给了它希望,雨给了它滋养,它陪种子成长,我有着一个梦,走在田埂上,它同我一般高,我拉着我最爱的朋友,坐在稻穗下乘凉......”

袁隆平照片

斯人已逝,逝者已矣,虽然转眼之间,这位伟大的老人也已经离开我们有将近半年多的时间了,但是笔者相信,他的事迹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世人所遗忘,他的名字将活在所有人的心中。

而对于华国锋同志当初对袁老的帮助,我想也应当被世人铭记,所以笔者在此仅代表个人,同时向两位表达最崇高的敬意和最真挚的敬礼!

备案号:赣ICP备2022005379号
华网(http://www.hbsztv.com) 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QQ:51985809邮箱:519858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