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经济发展趋势预判-2024年经济能恢复吗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正文

下半年经济发展趋势预判-2024年经济能恢复吗

这是熊猫贝贝的第1168篇原创文章:

从个人角度,我本人一直认为“活久见”这个说法不是什么好事情。

因为不管从社会发展还是人类本能来说,趋利避害,追求稳定是永恒的基调,如果在短期内出现了很多反常,不符合常理,甚至匪夷所思的事情和动态,其实未尝不是一种风险表现。

中国古典智慧和文化系统里面,也有相关的结论,那就是:“每逢乱世,必出妖孽。”

不要用封建迷信的眼光来看,妖孽不一定是具体特指什么特殊的动物,更多的,可能是反常的事物,人物和动态事件。

让人感到“活久见”的事情频繁出现,对于经济社会和稳定环境而言,就是深层次的经济运行和发展,有重大转折变化,或者是出现了系统性风险。

当然这不是什么消极悲观,而是理性的逻辑认知。特别是对于刚刚结束的魔幻2022年上半场来说,其实更具有现实参考意义。

中国经济从数据还有多维度表现来看,从2022年6月就已经明显开始了加速复苏。

但是切合实际的角度出发,民众体感承压和情绪积压的现实,依然存在。

幺蛾子现象不断出现,经济个体戾气爆棚普遍,因为疫情冲击带来的负面影响,叠加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阵痛,需要时间和过程来消化和扭转,有些事情急不来。

所以,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经济动态,并提前预判经济趋势的关键阶段。

这篇文章,就将复盘2022年进入下半年这段时间内,几个重要的经济动态,或者说也算得上“活久见”的经济事件,挖掘动态和事件背后的逻辑和因果关系,抓住本质,发现趋势,把握方向。

把耐心和时间,用在有价值的方向和内容上,这是我的追求,也是对读者的承诺。

本文已反复自查合规,不碰红线,语言平和公允,不带价值导向。

内容有依有据,分析理性客观。

硬核内容,错过不再。

以微见著,洞察先机,把握趋势,指导决策。

PS:

  • 文章略长,内容的阅读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心,并且需要进行思考。
  • 内容不求讨好所有读者,写作分享也是一个阅读群体和写作群体互相选择的过程。
  • 每个人的认知层次不同,不做强求,这篇文章的内容不是什么大路货,也不是什么看完能够带来轻松愉悦精神满足的爽文,请结合自身需要和认知需求理性看待。
  • 头条独家文章,抄袭搬运必究!

(如果这篇文章在其它资讯平台被看到,不用怀疑,就是抄袭搬运,厚颜无耻)

选择大于努力,思维决定层次,是任何时代任何环境下的重要规则。

下半年经济发展趋势预判-2024年经济能恢复吗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2022年,最爱储蓄,注重积累的中国人民,也算是开了眼界,遇到了很多活久见的奇葩事情。

河南村镇银行的事儿还在重重迷雾之中酝酿发酵,一切以国家公信力部门的通报为准,牵动了很多人的关注,引发的热议和各路分析,热度持续。

没想到,就连主流大银行,在利率上的表现,也出现了极其罕见的利率倒挂情况:

某银行利率公示信息 图片来源:网络

不光工农中建邮五大行出现了长短期利率倒挂,甚至一些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地方城商行等也出现了利率倒挂…即使利率没有倒挂,也是持平、三年期和五年期都是2.75%或2.8%。

此前多年,存款期限越长、存款金额越大,则存款利率越高。这不仅仅是常识,也是符合金融逻辑的事情。

不过,2022年以来这一利率规律出现反转。7月份,反转走进了现实。

除定存之外,大额存单也出现3年期与5年期利率持平或“倒挂”现象。

如,在广发银行APP,存款起点为20万元的大额存款,3年期与5年期存款利率均为3.4%。

实际上,在今年4月份央行指导利率自律机制建立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之时,央行披露,工、农、中、建、交、邮储等国有银行和大部分股份制银行均已于4月下旬下调了其1年期以上期限定期存款和大额存单利率,这进一步推动了利率下行和“倒挂”。

值得一提的是,并非所有银行的3年期定存与5年期定存利率持平或“倒挂”,依然有一批中小银行的5年期定存利率高于3年期,且5年期大额存单的利率也高于3年期大额存单。

大银行的利率动向是主流,小银行的表现更像是负隅顽抗。

利率说白了,就是居民储蓄的指挥棒,哪里高哪里就吸金,利率倒挂意味着银行要积极开展利率风险管理,防止高价吸纳过多的长期存款。

存款利息是银行最重要的成本支出。和经济趋势以及增长预期密切相关。

长期利率高,是一种经济预期管理,同样也是货币流动性管理。当然,也体现了银行对经济增长的现实判断,毕竟利息是银行的利润来源,也是银行的主要成本。

金融的本质就是中介,倒腾钱,让钱生钱,是全世界所有银行存在的价值所在。

从利率调整的动作上,就能看出银行主体对于当前经济的态度。

2022年,中国的银行利率出现倒挂的原因有三:

一是今年以来央行采取包括降准在内的多种货币政策,加大市场流动性投放,银行间流动性非常充裕,所以银行‘不差钱’,对居民存款需求下降;

二是目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叠加疫情冲击,为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金融管理部门引导银行降低存款利率,推动实体企业融资综合成本下降;

三是今年以来资本市场反复震荡,股票、基金以及理财产品净值波动较大,居民风险偏好下降,更多人偏向于银行存款,银行存款增长良好,但有效信贷需求不足。

当然这样的说法比较官方,大白话翻译一下,就是居民存款意愿强烈,投资,借贷需求低迷。国家货币端水管够,但是信用端堵塞(主要是房地产经济不景气所导致),资金在银行内部形成内涝式空转,为了引导资金进入市场,甚至是通过挤压的手段实现,所以降低利率阻挡存款积极性。

关键是,长期存款利率下降了,那么是否意味着贷款的利率也有下行的空间呢?

银行稳赚不赔的经济逻辑深入人心,但是如果只降成本,不降利润,特别是在居民爱存款,不爱消费也不爱投资,中小微企业也不愿借钱加杠杆,银行的钱多得放贷不出来的时代背景下,实话说,吃相并不好看。

中国的国内经济在下半年要实现实质性,高质量的复苏和增长,不是说想着把钱逼到市场里面就能实现的,当然银行也有规则和管理的局限,不过利率倒挂,对于经济预期来说不是一个好信号:

存款长期利率和短期利率出现倒挂,说明金融主体对于长期经济预期看空,对资金中短期创造收益的信心不足。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如果一小时9元,需要工作8000多小时,才能达到广东工资的平均水平……

图片来源:中新网

一年365天,每天24小时,一共8760小时……

用工旺季出现如此低迷的薪资行情,其实揭示了中国低端制造当前的困境所在:

缺乏核心价值和定价权,只能对劳动剩余价值进行极度压榨。

图片来源:财新网

说起“中国制造业”,一直都是国人的骄傲。因为我国不仅是名副其实的制造业大国,而且还连续11年保持着世界第一的成绩。

根据央广网在2022年6月1日发布的数据,2020年全年,我国的工业增加值约为31.3万亿元,对世界制造业的贡献比重接近30%。

但是其实,从2021年开始,不少与制造业相关的企业,都已经面临着运营困难的情况。

甚至有一些企业,还出现了“负增长”。所以,在此形势下,某些企业会选择降低一线员工的薪水,来进行“止损”。

在2022年7月份,原本的制造业旺季,出现了如此低迷的制造业薪资,其实是由现实的经济运行逻辑所决定的:需求不足得压力之下,低附加值的中国中低端制造业,受到成本和利润的双重挤压,举步维艰。

实际上,制造业薪酬水平长期低迷,低于社会平均水平,更别说追赶经济增量,并不是特殊动向,而是一个持续了很长时间的趋势。

本质上,和美国联合盟友,想要在制造和产业领域,让中国出局,排挤中国的持续动作,密不可分。

2022年,中美关系处于历史冰点,可以预见接下来美国针对中国,引导产业转移出中国,科技卡脖子的态势很难出现转机。

这和美国要不要叫停贸易战,取消关税的动向,没有什么直接关系,主线不变的情况下,对于中国制造和产业链而言,对外挖掘增量需求,对内激活国内存量需求,产业链升级的迫切性,已经到了前所未有的急迫程度。

信号意义,非常清晰:血汗工厂模式已经无以为继,中国制造和中低端产业走到了十字路口。

中国制造,要么升级转型,要么就走向衰败。时不我待。2022年下半年,就业和经济发展,制造业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板块。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进入2022年下半年,中国金融市场有一个关键的大动作:

7月4日,ETF纳入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以下简称“互联互通”)正式启动。沪港通、深港通和港股通分别有53只、30只和4只ETF产品纳入。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大白话翻译,就是中国正在尝试逐步开放中国国内的金融市场,鼓励外资买买买,热钱们快到碗里来。

从全球来看,中国的金融市场,实在不是什么能上台面的玩家,简直就是弟中弟,孙中孙的级别和档次,这并不是什么没有底气,而是最现实的评价。

就连国资出海,实体和经济投资搞得风生水起,到了金融领域面对西方成熟资本和犹太玩家,亏多赚少,不是对手。

所以长期以来,中国的金融市场经营逻辑非常清晰,那就是打不过,我们就关起门来自己玩,中国也就是成为了全世界唯一一个外币无法自由兑换,外资进出受到严格管控和限制的国家。

打不过,玩不赢,过好自己的小日子,不开门,不欢迎,是不是?

但是经济的发展,本质上离不开对资本的争夺。对于城市如此,对于国家更是如此。

这一次互联互通,所释放出来的信号,并不简单。大陆和香港的ETF互联互通就正式开启,相当于给全球资本打开了买入中国国内金融资产的渠道,意义非凡。

从经济角度来看:通过ETF互联互通,外资可以想买大盘买大盘,想买行业买行业,扩大了交易范畴,扩充了水库容量,堪称皆大欢喜。

但是从管理的角度来看,毫无疑问增加了中国国家,对于外来资本管控的压力,

虽然首批互相开放的ETF共有87只,但实际上,内地投资者只能买到4只港股ETF,国际投资者通过香港可以买到83只A股ETF,让外资来为中国的建设添砖加瓦,用意非常明显。

引狼入室有风险,关门打狗非理性,和资本热钱谈合作共赢?

那不好意思,接下来就要看中国国家对于外来资本的管控和盈利平衡的技术了。

外资们拿着真金白银来站队,对中国普通老百姓的钱包,是总体利大于弊的,而他们的价值理念和投资策略,确实也值得国内投资者,机构,还有金融部门静下心来研究和借鉴。

国家把外资都哄到碗里来了,如何摸准他们的脾性,拿到时代的红利,这不仅仅是中国这个国家想要实现对外崛起,吸引全球资本的必然需求,同样也是对中国国内资本的一次考验。

几十年时间,中国金融市场难得的重要放开动作,非常值得关注。这一次,注定将给中国国内金融市场,带来一次重要的行情机遇,当然,也有可能是被资本掠夺。这是相对的。

很现实的结论就是:中国接下来的经济和造富逻辑,从房地产往金融市场的转变趋势,一目了然。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经济分析,特别是宏观趋势层面的思考,最忌一惊一乍,抓着个别事件和动态过度解读,很容易造成一叶障目,导致决策和行动上的重大失误。

看清表象,发现信号,并不困难,但是透过表象,抓住本质,寻找关联和轨迹线,必然需要耐心和一定的沉淀了。

文章最后,基于本文前面的事件和动态的梳理和分析,分享几点个人对于中国经济在2022年下半年走向趋势的观点,不一定对,权当抛砖引玉,供大家讨论和参考:

1、客观来说,2022年下半年不管是对外贸易,还是国内消费,中国经济得以稳健和实现增长的关键,落到了需求端上面。

需求端对外开拓,对内拉动,是必然趋势,外部的不确定定因素太多,内循环至关重要,下半年中国经济走势利好国内消费领域。

看消费,过去20年是看楼市销量,2022年下半年,这个方式用不了,要换一个对象:

日常民生消费最多恢复到疫情以前的平均水平,要撬动居民消费,新能源车销量,是一个关键的,值得关注的消费动向,相当于1倍杠杆的消费拉动,新能源车是否能够在2022年下半年扛起经济大旗,就看销量。

至于房地产,行业风险出清没有完成以前,市场没有信心,调控主线基调不变以前,价格没有预期,所以楼市从大局角度来看,是以稳为主。

2、中国的传统制造业,特别是血汗工厂性质的中低端,没有核心技术的中小企业,需要看清现实和趋势,做出选择。

要么尊重规律,加大研发和核心竞争力的投入,实现产业链在效率和品质上的升级,可以突围继续生存;

要么就是看清现实,早一点放弃从劳动力待遇上压榨利润的思路和方法,9元人民币一小时的待遇,注定是行不通的,与其在整个社会的口诛笔伐和趋势的必然淘汰下被迫黯然退场,不如提前主动转型和调整方向。

接下来中国经济环境中,两个重要的趋势:

第一,是资本力量无法形成挤压的夫妻店,将成为中国微观经济的重要部分(成本竞争优势)

第二,是缺乏附加值的制造业被大环境洗牌,特别是和国家经济需求方向背道而驰的大小工厂,生死抉择,时间不多了。

3、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中国居民财富逻辑从房地产往金融市场转变和迁移,是必然趋势。

从中长期上看,中国股市三次大级别的牛市行情,都是因为外资的大举进入而变的更加自信,开始加速上攻。

从经验和管理水平的角度上来看,中国金融市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所以,房地产不能在金融市场成熟稳定以前,提前就能卸下资产和金融的属性。

外资不是什么什么大善人和学雷锋,本质都是没有原则,不讲武德,一心逐利的贪婪聪明钱。

这样的玩家,按照中国的稳健风格和风险偏好来看,是不可能给机会染指中国的核心资产和居民的衣食住行生活资料的,但是抢夺和吸引全球资本和储蓄的汇集,对于中国经济未来的走向和助力意义,不用多说。

所以金融市场加速开放,既是必然,也是趋势。

但是外来资本兴风作浪,做局收割,操纵行情的风险,不能忽视。

中国投资群体和国内资本的认知需要升级,才能说和这些外来资本玩家有玩一玩的资格。

即使是主场,搞投机没有多大胜算,价值投资,长线押注,才是王道。

学会和时间做互惠互利,共同成长的朋友,很大概率,将成为中国未来决定不同个体之间财富差距和状态不同的关键所在。

没有高速的经济发展,就一定要学会赚慢钱,一定要适应赚钱慢的环境。

以上,就是基于对几个最新的经济动态复盘和思考,对2022年下半年中国经济的走向和趋势,进行的研判的专题内容。

长期向好,信心坚定,过程坎坷,需要注意。

和各位朋友进行一个分享。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最新规定,本文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关于置业,投资等行为的明确建议,入市风险自担。)

以上正文,来自

交个敢说真话,会说实话,善于观察的年轻人朋友,可好?

原创写作分享不易,如果觉得文章不错,欢迎转发点赞。关注本人

实力原创,头条独家,如有抄袭搬运侵权行为,必究!

有问题欢迎留言,再不行就私信也行,文明交流,有问必答,谢谢各位。

备案号:赣ICP备2022005379号
华网(http://www.hbsztv.com) 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QQ:51985809邮箱:519858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