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江是袁隆平研究水稻的地方(袁隆平研究水稻的历程地图)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正文

安江是袁隆平研究水稻的地方(袁隆平研究水稻的历程地图)

魏颖

安江是袁隆平研究水稻的地方(袁隆平研究水稻的历程地图)

转眼,“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离开我们快两年了。依然记得那个难忘的日子——2021年5月22日,因多器官衰竭,袁隆平先生在湖南长沙湘雅医院与世长辞,享年91岁。

一代“神农”的离去,举国悲恸,当灵车缓缓驶过长沙街道,成千上万自发告别的人们冒雨追在灵车后面奔跑,异口同声地高喊:“袁嗲嗲,一路走好!”;长沙的菊花在一天之内被销售一空,有人甚至跑到上百公里的外市求购一枝祭拜袁嗲嗲的菊花;袁隆平先生的遗体上覆盖着鲜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来自的唁电颂扬袁老:“把一生浸在稻田里,把功勋写在大地上”“将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在世界农业发展史上,树起了一座雄伟不朽的中国丰碑”“一生修道杂交稻,万家食粮中国粮”……

怀着对袁隆平先生的崇敬、爱戴之情,我们前往考察湖南省怀化市安江镇,这是袁隆平先生工作并生活了37年(1953-1990)的“第二故乡”。因为袁隆平先生开发杂交水稻享誉全球的缘故,安江目前也开通了高铁,交通比较方便了。

下了高铁,我们首先造访了安江农校纪念园,其前身为安江农业学校,原本是一所职业专科学校,现在成为观光、考察的旅游胜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53年,23岁的袁隆平于西南农学院毕业,被分配到这里教书,其母亲华静女士陪着他在中国地图上找安江,“手指顺着密密麻麻的细线,找了很久,才找到地图上这么一个小点点。”不禁叹了口气说:“孩子,你到那儿,是要吃苦的呀……”(袁隆平《妈妈,稻子熟了》)袁隆平的童年时代是在大都市里长大,他出生于北京,还是林巧稚医生接他来到了这个世界。少年时代则在烽火连天的战乱中度过,从北京到汉口,从江西到桃源,又到重庆,在举家迁徙、流离颠沛的岁月中,是母亲的坚持,才使袁隆平没有中断学业,获得了系统的现代教育。

谈起母亲,袁隆平总是满怀骄傲、深情,在其脍炙人口的散文《妈妈,稻子熟了》中提到,华静女士讲得一口流利的英语,是他的英语启蒙老师,袁隆平能够熟练地用英语阅读世界上先进的科学文献,用英语在国际讲坛上谈笑风生,都归功于母亲早年为他打下了坚实的语言基础。

也许天地间存在一种感应,牵引着习惯了都市生活,有着当游泳健将的资质和飞行员梦想的袁隆平,大学毕业后来到了湘西雪峰山下的安江农校教书。他就像一粒天赋异禀的种子,担负着发现另外一粒“可以使万千民众告别饥饿”的种子的使命,在偏远落后的安江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土壤,从此生根、发芽、开枝、散叶、结果:在这里,袁隆平发现了一株鹤立鸡群、穗大粒多的天然杂交稻,获得了研究杂交水稻提高粮食产量的灵感;在这里,袁隆平找到了他的人生知己邓哲女士,娶妻生子,安家立业;在这里,袁隆平发现了水稻的“雄性不孕株”,撰写了首篇杂交水稻的科研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1966年)。

安江,不仅是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取得突破和成功的地方,也是袁隆平母亲的安息之地——为了给袁隆平带孩子,老母亲千里迢迢来到安江,1989年,袁隆平的母亲去世,就长眠在安江农校纪念园白虎垴青山上……

走进安江农业学校校门,迎面跃入眼帘的是红底金字的校训牌“文明进取,勤奋务实”,中间是袁隆平的题词“愿天下人都有饱饭吃”,下面摆放了许多鲜花和花篮。

“愿天下人都有饱饭吃”——这是袁隆平先生一生追求的质朴而崇高的愿景。睹字思人,联想到当年袁隆平来到安江农校教书,不久就遇上“大跃进”运动,在这场轰轰烈烈的运动中,各地争先恐后大放高产“卫星”,有的公社不惜把全公社麦田里长势最好的麦苗,连根带土拔出,移植到“卫星”田,创造亩产几千斤甚至上万斤的惊人高产。

在那个“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狂热年代,袁隆平以勤奋务实的精神坐冷板凳搞科研,甚至把家里的床单、被套用墨汁涂黑了当遮阳布,将西瓜嫁接到南瓜上,番茄嫁接到马铃薯上,月光花嫁接到红薯上,还曾经培育出重达17.5斤的“红薯王”。1960年,大饥荒开始出现,袁隆平不仅自己饱尝忍饥挨饿之苦,而且亲眼目睹了有人因饥饿而死去,应该就是在这食不果腹的日子里,袁隆平萌发了“愿天下人都有饱饭吃”的宏愿。

穿过绿油油的大垅试验田,便可见一块橙黄色的半月形巨石上刻有袁隆平题写的“杂交水稻发源地 安江农校纪念园”。很多游客在此处拍照留影,不仅是凭吊袁隆平先生,而且为来到这个地方而荣幸。其实,在袁隆平之前,美国和日本等国的专家都曾研究过杂交水稻,也在实验室做出过杂交水稻,但他们的人工授粉培植的杂交水稻只能局限于实验室,不能广泛用于农业生产,因为水稻花极其微小,需要通过放大镜才能观察,并且一株水稻有200到300朵花,只要风轻轻一吹,水稻就已经完成自花授粉,根本来不及人工授粉进行杂交。袁隆平的伟大功绩在于找到了水稻的“雄性不孕株”,在世界上成功首创了大规模应用于生产实际的水稻杂交育种的技术路线,突破了前人。袁隆平成为“共和国”勋章的获得者,可谓实至名归!

在安江农校纪念园,我们还参观了教学楼、图书馆、办公楼、杂交水稻研究所、试验田、袁隆平旧居、专家楼、科研楼,以及学校食堂,这些人文景观较为逼真地还原了上个世纪安江农校的风貌。目前,纪念园的许多地方都做了很大的修缮,譬如我们走在安江农校纪念园的水泥路上,据当地人介绍,上个世纪这里的路都是泥巴路,正如袁隆平的散文中所谈到的,他母亲因为习惯了都市生活,来到这里走路都不适应,每次都要小孙孙牵着手,“才敢走过屋前屋后的田间小道”。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安江农校的生活条件无疑是艰苦的,科研条件更是简陋不堪,袁隆平能够在此安居乐业,开创一番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真的非常非常了不起!在农校试验田,我们看到水稻还未抽穗,但葱翠挺拔的长势已经十分喜人,可以想象袁隆平当年躬身赤脚下到田里劳作、耕耘,用放大镜观察稻花和稻穗的情形。

农夫的生活是艰苦的,不说风吹雨打、骄阳炙烤,单说蝇虫蚂蟥叮咬,就难以消受。对袁隆平院士来讲,这样的农夫生活不是三年五载,也不是七年八年,而是几十年如一日!一直到耄耋之年,袁隆平先生还亲自穿胶鞋下田,还在田间地头指导学生!袁老自诩是“泥腿子院士”,带学生有一个门规,就是要求学生必须下田,“你不下田我就不带。”一直到2021年年初,91岁的袁隆平还在海南三亚的试验田工作,经常坐着轮椅,拿起显微镜仔细查看每亩穗数、谷粒大小,随时关注第三代杂交水稻的进展情况,憧憬着美好的“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袁隆平先生依恋安江的一草一木,他曾经说过最想吃的菜,是安江菜;最想说的话,是安江话;最想喝的水,是安江水;最想看的风景,是安江的四季。在安江,我们也处处能感受到袁隆平先生的身影和足迹:安江有以袁隆平的名字命名的隆平大道,隆平国际大酒店,隆平国际商贸城,隆平购物广场;安江的每一盏路灯下都有袁隆平开发的杂交水稻标志;安江雪峰山旅游区大门口有袁隆平院士亲手题名的“雪峰山国家森林公园”……

在安江,仰望夜空,群星灿烂,我们发现有一颗星星虽然微小,却格外明亮,也许,这颗小星星就是被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为“袁隆平星”的小行星吧?200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对袁隆平先生有这么一段颁奖词:“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1998年,国家国资局对“袁隆平”品牌进行了无形资产评估,认定价值1000亿元人民币,而这一年,袁隆平的月工资才1600元。对此,袁隆平先生心平如镜,依然怀着让人类远离饥饿的崇高理想,心无旁骛地追求杂交水稻的更高产。

斯人已去,却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如果说袁隆平先生开发杂交水稻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尚可以进行价值评估,那么他的精神则成为照亮世人的灯塔,是我们今天这个时代所匮乏的无价之宝:每当我们捧起手中的饭碗,就会饮水思源想起袁隆平先生,他为了让地球上有限的土地收获更多的粮食,一生躬耕田野,任劳任怨,无私奉献;每当我们在学习、工作中遭遇瓶颈,想知难而退的时候,就会想到袁隆平先生,当他还是籍籍无名的乡村教师,就勇于挑战世界权威,打破经验惯性和思维定式,从穷乡僻壤、无名小卒中脱颖而出,实现了自我价值;每当我们受功利羁绊,踯躅不前的时候,也会想到袁隆平先生,他为天下苍生谋福祉,在功成名就后,还不断挑战新的目标,使水稻的产量从平均亩产300公斤左右先后提高到500公斤、700公斤、800公斤、1000公斤……

在安江雪峰山,我们看到一座神农亭,标牌上有文字介绍了神农的来历:上古时代的部落首领炎帝号神农氏,曾在雪峰山亲尝百草,用草药以医民疾;神农还发明了刀耕火种,创造了耒、耜两种翻土农具,教本地山民垦荒种植粮食作物,至今,雪峰山还部分地保留着原始耕作习俗;神农还发明了茶饮,带领部落人制造出了饮食用的陶器和炊具,现雪峰山一带尚遗存数十处古代制陶窑址,著名的有岔头高庙出土了大量白陶,可以佐证上古时代这里就曾是炎帝文化繁衍生息的圣地。

炎帝亲尝百草以医百疾,始种五谷以为民食,发明耒耜以利耕耘,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被尊为“神农”,联想到袁隆平先生作为中国杂交水稻的领军人物,一心为民,一生耕耘,带领团队不仅成功研发出“三系法”杂交水稻、“两系法”杂交水稻、超级杂交稻,而且让水稻在盐碱地、沙漠地抽穗结籽,累计推广种植杂交稻56亿多亩,每年增产的稻谷可以养活7000多万人口,不正是我们当代的“神农”吗?

中华民族是一个饱经沧桑,多灾多难的民族,每到历史的困厄时期,就会有如袁隆平一样的利益苍生的“神农”出现。一代“神农”袁隆平虽然已经离开了我们,但他所代表的敢为人先的创造精神、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心忧天下的担当精神、厚德载物的奉献精神必将成为不朽的精神力量遗泽后世,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精神。我们渴望,呼唤,并期待“神农”精神的归来……

(作者系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

备案号:赣ICP备2022005379号
华网(http://www.hbsztv.com) 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QQ:51985809邮箱:519858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