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前有GDP这个概念吗—二战前主要国家的经济实力(1939)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正文

二战前有GDP这个概念吗—二战前主要国家的经济实力(1939)

GDP应该是我们普通人认识宏观的经济情况最常见的一个词了,对于GDP,人们的认识比较两极分化。

美国经济分析局(BEA)把GDP的产生誉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

但是近期也有很多理论认为GDP无用,因为GDP可以造假,比如2008年发生金融危机的希腊,因为在2年前就被发现GDP数据虚高造假的问题,导致没人愿意借钱给他;

还有部分人认为GDP过于冷漠,忽视了贫富差距、幸福指数、甚至环境破坏。

比如在网上流传已久的笑话:某首富跟我一起创造了600多亿GDP。

二战前有GDP这个概念吗—二战前主要国家的经济实力(1939)

其实完全没有必要神话或者妖魔化GDP,作为一个全世界大范围认可的经济指数,GDP可以称为世界经济的仪表盘,是近代经济学史上一个巨大的进步。

正确的认识GDP,便可以客观的看待这个世界。

顾名思义GDP由总额(G,Gross)、国内(D,Domestic),产品(P,Product)三个词组成,我们通常称为国内生产总值,通俗的讲就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在某个时间内全部产品和劳务的数量。

战争是发明之母,GDP的诞生与发展也是由战争推动的。

1665年,英国政府科学家威廉.配第爵士对英格兰和威尔士的收支、人口、土地及其他资源进行了测算统计。

其根本目的就是评估国家可以用于第二次英荷战争(1664年-1667年)的资源储备,以及能通过税收为战争征到多少钱。

配第这个后勤人才的举动具有重大意义,这次统计不担为英国的规划出合理的征税空间,避免赋税过重,但也物尽其用。

而且为英国同荷兰、法国这样的当代强国的较量,提供了政府决策的重要支持,在统计上也划时代的采用了复式簿记法(多账本记录)记录整个国家的经济状况。

当时英国的邻居,版图更大的法国,看上去实力更强,但是不具备这种国民经济的衡量方式,导致在日后的时间内两国的竞争拉开了差距。

在17世纪末到18世纪这100年时间内,英国政府经常会公布国家的债务数据,英国人民经常在咖啡馆或者酒馆围绕小册子就经济和债务进行讨论。

这为英国带来的两个显而易见的好处:

  • 第一,相当一部分人认同,一个国家的繁荣,关键在于促进贸易,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这为英国成为第一个工业国家打下基础。
  • 第二,国民对于经济与债务情况的清楚认知,间接导致了很多有实力的富商和贵族,愿意借钱给国家打仗或者私人之间借贷,英国在后来很长时间内的金融和军事同时蓬勃发展。

接下来,真正划时代的思想出现,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出版了。

一直到19世纪晚期,亚当.斯密对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的区分,成为经济的计量活动的重要支柱,这种学说也得到了卡尔.马克思的认同,成为了计划经济体制的计量基础。

最终GDP以及一些列相关定义的形成,主要驱动力来自于两个重大事件: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1930年,英国为找到大萧条的破解方法,委任经济学家科林.克拉克为政府提供同居数据,在之前的10年,克拉克便按季度统计过英国的国民收入与支出,其统计的全面与细致达到了历史上的巅峰。

同样在美国,富兰克林.罗斯福政府也被经济大萧条搞得夜不能寐,迫切希望能够对美国经济进行一次从头到脚的“检查”,以搞清楚为什么经济衰退如此遥遥无期。

193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库兹涅茨为美国国会提交了一份报告,其中表明了美国的国民收入在1929-1932年减少了一半。

尽管美国人当时处在经济大萧条之中,这份报告初次印刷的4500份,每份20美分,在几天便一抢而空。

罗斯福总统公布经济复苏计划及向国会提交预算申请时,都使用了后来库兹涅茨更新的报告。

针对整个经济进行的国民收入估算,对政府推行政策的覆盖面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这份报告下,罗斯福成功开展“罗斯福新政”,摆脱经济危机;同时大力为海军发展提供经济支持,为美国海军在二战中两线作战,已经成为日后世界第一海军打下了基础。

在这段时间里,荷兰、德国、苏联这些强国也纷纷推出各自的GDP概念以及计量方法。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对GPD计量在大部分参战国的使用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主持美国经济研究局的韦斯利.米切尔表示:

“只有真正参与过战争动员的人才知道,对20年间的国民收入进行评估,极大的帮助了我们在二战中取得胜利。”

二战对于GDP最大的改变是,以前政府开支被当做是国民收入的消耗,而二战开始,政府则成为了国民收入的创造者。

怎么做到的呢?

GDP只能让政府看到经济的宏观情况,却无能为力,但是宏观经济学的创始人凯恩斯则为解决问题提供了工具,通过《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如何为战争付账》,在理论上给出了建立一套国民经济运行体系的宏观经济模型,以及政府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干预经济的原理。

在传统自由经济体制下,政府并不是经济的真正参与者,所有的开支都被算作国民财富的消耗,而通过凯恩斯的“看得见手”的方式,政府无论是战争用品的生产,公共建设,还是财政货币政策,都成为了GDP的参与者、甚至贡献者。

二战后,GDP正式投入世界范围的应用,基础便是标准化。

在此之前每个国家的统计方式、定义都有所不同,布雷顿森林会议中,将GDP作为联合国制定的标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同时美国重建欧洲的马歇尔计划,以GDP为核心进行援助资金的分配。自此世界各国都有了自己的仪表盘。

GDP大放光彩的30年,也是战后重建,世界经济再次腾飞的30年。

在此期间GDP的科学性被质疑的很少,大多数为道德层面的质疑。

比如1968年,竞选总统肯尼迪便发表过相关演讲:

我们的GDP——包括严重空气污染、广告、交通肇事;防贼的锁和关贼的牢房;毁坏自然获得的红木;和防暴装备;为了卖玩具而渲染暴力的电视节目......在这30年里,世界的GDP增长了3倍,世界人口从25亿增长至40亿。各种工业制品,新科技产品漫天飞舞,汽车开始走进千家万户。

人们在物质层面逐渐满足的时候,也开始思考,这种极致的经济增速是否会给环境及生态带来破坏?

这种担忧,大多是从单一事件引发,如:1962年最早的环境保护著作《寂静的春天》,反映杀虫剂对鸟类产生的危害;1968年《人口》一书更是直接抨击人口暴涨后对地球资源的过度消耗。

逐渐有人将经济增长与环境破坏对等起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70年代便诞生了,这也促进了日后GDP统计的整个体系中,环境质量也成为了重要指标。

70年代,GDP的发展模式自身也开始出现了问题,黄金本位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开始崩塌,整个西方陷入了经济滞胀,无论怎么印钱、公共工程、降准降息,GDP依然停滞不前。

但是物价却开始飞涨,工人罢工,工厂倒闭充斥着整个西方世界。

80年代美国和英国的“里根-撒切尔改革”推动了一场世界性的资本主义改革,其内容包括限制劳工组织权力,解除经济管制,以及国有资产私有化等内容。

政府开支和税率升降,不再视为管理经济的手段,中央银行对货币的稳定、防止通货膨胀的作用开始凸显。

美苏冷战奇迹般的借宿,全世界称上信息技术的快车,又进入了一片繁华的景象。

进入21世纪,亚洲金融危机,互联网泡沫破灭,次贷危机,世界性金融危机相继爆发,一直到今天我们都没有彻底摆脱影响。

这不禁让人们思考,GDP是不是根本就没用?

其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开头提到的希腊GDP统计造假的事件,时任希腊统计局局长的安德烈亚斯在被控的法庭上说道:“在希腊,统计工作就像是一项搏击运动。”

安德烈亚斯称自己刚出任统计机构负责人的前几周,邮箱便遭到了黑客攻击,随后便是前任的统计官员指控他违反国家利益。

欧盟对希腊调查报告中指出,希腊财务部不断向统计人员下达指令,要求以获得可持续贷款为目标,来提供赤字和GDP数据。

GDP有造假的可能性,让很多人怀疑其科学性。

事实上,任何一个国家的任何统计数据都不会完全真实,多数的情况GDP的数据和真实情况不会差太多,作为参考已经足够了。

还有就是像希腊这样的造假,因为太离谱,很容易就会被查出来,在2006年希腊GDP比欧盟预期高了25%,当时就引起了各方的注意,没有人愿意借钱给他。

但是如果说GDP是绝对的衡量标准,也不对。

比如非洲国家加纳,一直到2010年底,依然被认定为“低收入国家”。但是在2010年11月5日-6日期间,GDP一夜之间增长了60%。

加纳

现实中加纳其实没有什么变化,主要因为加纳统计机构更新了价格指数计算权重,实际GDP便与之前差生了巨大变化。

同时,工业国家的GDP相对能源出口国也会被低估。

2009年法国曾经组织过一次探讨GDP替代方案的高级委员会,由两名分别代表自由经济派和国家干预派诺贝尔经济学家的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和阿马蒂亚·森及法国经济学家组成。

但最终的结果并没有找到一个完全闭GDP方式更好的办法。但是他们的建议是,不要将GDP作为唯一指标去衡量经济。

事实上现在我们也是这样做的,1990年,联合国提出了人类进步指数,这一指数衡量教育、男女平等,医疗健康等众多方面;

2006年中国开始使用一个新的衡量指数“绿色GDP”,加入了环境因素考量;

2010年英国则宣布将在GDP的统计同时还会统计幸福指数等等。

GDP固然有很多缺陷,但是确实能反应社会生产力及财富的增加,我们看待GDP并不需要看待其为类似速度、血压这样自然、实际存在的数据,仅仅是一个统计概念。

举些例子:

一个单身女子原先每季度付给理发师3000元,后来她跟理发师结婚了,我们的GDP就少了5000元;(免费服务)一个司机撞了车,他却创造了GDP,拖车修车费用、医疗费用以及来年的保险支出增加都将被计入GDP。(风险式GDP)GDP有很多缺陷,但是却也一直在更新标准联合国的GDP核算指南已经从最初的50页小册子变成了上千页的复杂指南。

人类社会看待经济规律,依然处在一片迷雾中,要杜绝消失的GDP、无用的GDP,但依然需要把握这束光。

备案号:赣ICP备2022005379号
华网(http://www.hbsztv.com) 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QQ:51985809邮箱:519858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