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栽培水稻的最早起源地、人工栽培水稻最早出现在哪个地区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正文

人工栽培水稻的最早起源地、人工栽培水稻最早出现在哪个地区

按湖南玉蟾岩考古判断,我们的祖先早在一两万年就已经开始驯化和栽培野生稻,而在距今七八千年前水稻生产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为什么文明发祥是以水稻农耕文明为代表而不是别的什么文明?水稻的栽培实际要比五谷的其它如——麦、黍、粟等条件更高、技术层面也更高……这个问题确实值得研究。

第一、考古说明了最早的文明是水稻文明。因为考古发现最早的农耕文明遗址就是人工栽培水稻的农耕遗址。就目前来说,全世界最早上万年的农耕文明遗址,都集中发现于长江中下游。从最早人工栽培稻、最早陶器的烧制、最早人类编制物印痕发现的湖南玉蟾岩到沿江向东而下的江西万年仙人洞与吊桶环再到浙江的上山,突显最早农耕文明沿长江传播的特点;再考虑到距离玉蟾岩直线距离近至200公里的广东牛栏洞,充分显示了人类最早文明在长江中下游肇始发端。这里要补充说明下江苏溧水神仙洞。江苏溧水神仙洞位于江苏溧水县白马乡回峰山中段西北坡,1977年被发现,遗址时代距今约1.1万年,该遗址同样与其它上万年遗址一样有上万年陶片的出土,按理,发现上万年人工栽培稻是可能的;然当挖掘时,才发现神仙洞主洞已经不复存在,原来神仙洞呈北东—南西向延伸, 由于石炭系石灰岩为优良之水泥原料, 故该地方之县、乡均在该地设有采石场和水泥厂,县回峰山采石场在采石过程中已将神仙洞炸毁, 洞的大部分已采光, 仅留有西南的一个支洞及东北不完整的洞壁 (鞠魁祥,“江苏溧水神仙洞的发掘和研究——中华文明史应追溯到万年前”,《火山地质与矿产》,2001年,第22卷,第3号,P220)。这不能不说是极大遗憾。

其实,玉蟾岩成为目前考古所发现的中华并人类最早的农耕文明发源地当是因缘实果。先来看遗址年代的考证。1993年、1995年、2004年等三次考古发掘玉蟾岩遗址。1993年出土的陶片大致也可复原成釜形器,形态类同,个体略小。北京大学碳十四实验室对1993年玉蟾岩出土的陶片进行质谱加速器碳十四年代测定,确定了四个数据。其中用陶片上的腐殖酸测定年代距今12320+-120年;用陶片基质测定年代距今14810+-230年;用同位层的木炭测定年代距今14490+-230年。这是当时世界发现烧制最早的陶片。1995年出土陶片可复原成一件釜形器。陶釜为侈口,圆唇,斜腹壁,尖圜底。2004年,中美联合考古队在玉蟾岩发现了更原始的陶片。为了更精确地测定这些陶器碎片的年代,而且不破坏玉蟾岩的大自然生态环境和小自然生态环境,考古工作人员对陶器碎片出土的周边地层进行了详细的碳年代测定分析。研究人员从周边地层中提取了100多个骨碎片和木炭沉积物标本,对其中29个样本进行放射性碳测年,从而获取了有关周边不同地层的年代脉络。将陶片与发掘出土地层相对比之后,研究人员初步确定陶器碎片的年代距今1.8万年。2009年6月5日,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刊载了有关玉蟾岩陶片断代的文章,指出玉蟾岩出土的陶片大约距今1.4~2.1万年,这比世界其他任何地方发现的陶片都要早好几千年,也标志着玉蟾岩人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就发明了陶器。

1993年,考古队员在漂洗玉蟾岩遗址近底部的文化层土样中发现二枚稻壳,颜色呈黑色。1995年,在层位稍上的文化胶结堆积的层面中发现了二枚稻壳,颜色呈灰黄色。2004年,中美联合考古队发现了五枚炭化的稻谷。三次出土的或炭化程度不一,或颜色各异,是因为标本所处的环境不同。玉蟾岩出土的稻谷是一种兼有野、籼、粳综合特征的特殊稻种,体现了从普通野生稻向栽培稻初期演化的原始性状;玉蟾岩古栽培稻的年代距今约1.4万年~1.8万年,这是目前所发现的人类最早的栽培水稻实物标本,加上出土了锄型器,互证了原始农业的产生。时任湖南省考古所所长、玉蟾岩遗址考古发掘领队的袁家荣先生在研究论文中介绍,1万多年以前,玉蟾岩正处在亚热带的湿润气候下,这里既有茂盛的森林,又有开阔的林间草地和灌木竹林,还有相当宽阔的湖泊水域,从而既保证了经济的规模,又丰富了采集经济的基础,并拓展了水生动物的捕捞经济。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开阔的湖泊浅沼环境为水稻植物的利用、驯化提供了必须的前提条件。

《韩非子·五蠹》:“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鸟兽龙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民食果蓏蚌,腥臊恶臭而伤肠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曰燧人氏”。《庄子·盗跖》则曰:“古者禽兽多而人民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栗,暮栖木上,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古者民不知衣服,夏多积薪,冬则炀之,故命之曰知生之民。神农之世,卧则居居,起则于于,民知其母,不知其父,与麋鹿共处,耕而食,织而衣,无有相害之心,此至德之隆也。……” 从有巢氏“构木为巢”,到燧人氏“钻燧取火”,到神农氏“与麋鹿共处,耕而食,织而衣”,中国“上古”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玉蟾岩出土的哺乳动物残骸种类多达28种,鸟禽类动物的遗骸种类有27种,且数量巨大;其中与水泊环境相关的水栖种类达18种,如鹭、雁、天鹅、鸭、鹤、鸳鸯等。如此丰富的水栖鸟类成为玉蟾岩人的食物,为玉蟾岩人能最先驯化、培植出人工栽培水稻做了智力方面的注脚。此外,40多种植物果核、5种鱼类、33种螺蚌类……说明玉蟾岩人之食物选择何等丰富与广泛,也就是所说的“广谱食物革命”,先人们过着鱼猎、采集、原始农作的生活,率先向着跨入中华并人类文明的门槛冲刺……

第二、与古糯民(汉)即古汉民种植水稻的传说相吻合。糯民创造的水稻农耕文明已有2万年左右的历史了,这一稻作文明东向长江下游并延伸到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南向东南亚和中南印度半岛发展,形成后来世界主要的稻作农业区;这一稻作文明向中原向北发展发展因地制宜形成以旱作为主宜稻则稻的农耕模式。随着中华先祖的扩散到西亚,将农耕文明带到了中亚、西亚。为了克服原始糯味虽美但产量低,难脱粒的弱点,糯汉民经过长期努力,又找到了一种产量较高,容易脱粒的稻种作为主粮。传说这一稻种原是神雁口衔着它从天上飞过时,因叫了一声Gang(缸),不小心把仙稻从口中掉下来的,糯民便以神雁的叫声命名它为“Gang”(缸,粳的上古音),脱粒后叫“缸米”(Gang ming)。“民”是“米”的古变音,南方现在许多地方方言“米”发音为ming,把自己又称之为Gang民了。《管子》有神农炎帝“教耕于淇水之阳”,湖南祁阳即祁(淇)水之阳;湖南嘉禾县则是天降嘉禾——“缸”,神农拾得,以植于田的地方;湖南耒阳就是神农制造耜耒的地方。湘南地名多与神农炎帝有关,皆因糯民发源地之故。后来由于语言的变化,Gang读作了Jing(粳的今音),又把自己称之为Jing民了。这就产生了长江、珠江流域同源民族而因读音不同形成Nuo(汉译雒民、倭民、骆越)、Gang(汉译共人、赣人)、Jing(汉译荆蛮、黔民、京民)三个稻作民族的历史根源,又在这一基础上产生后来众多民族。今天广布于中华大地尤其是长江流域及以南各省和东南亚,在中国拥有壮、侗、土、苗、瑶、水、傣、黎、彝、满、蒙、阿昌、怒、鄂温克、京、基诺、德昂、保安、门巴、鄂伦春、独龙、赫哲、拉祜、东乡、佤、布依、毛南、仫佬、珞巴等庞大的族群,在国外有越南、泰、老挝、掸、石家、土、侬、岱、黑泰、白泰、坎梯、阿含、拉哈等庞大的族群(参考《林河自选集》上卷P11~13,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年4月)。

溯本求源,糯民就是古汉民,即汉族就是糯汉民。糯汉民语言(糯语)发展为雅言即汉语外还有另一重要分支黔台语(黔为粳的音译),包括侗台语、壮侗语、侗傣语、藏缅语、印支语等等。中国的汉语、藏语、苗瑶语、朝鲜语,国外的日本浯、南业语、印度语等,凡是受过中国水稻农耕文化影响的世界各民族,几乎都与中国黔台语族的语言有着亲缘关系。黔台语称土地为La、水为Lan,村庄为Dong(峒),水田为Nuo,糯稻为Nuo,粳稻为Gang(缸)、Jing(京)、Li(黎),头部为糯Kao(脑壳),吃饭为Jan-Jang(捡粳),雁为Gang,船为Nuo,祖母神为Sba(读萨,黔台语中没有男神的位置)……这些语根,在许多国外特别是有稻作文化的民族中找到。东南亚是古糯民的主要发展之地,留下的语音痕迹难已磨灭,一些国家的古名族名就由糯语变相而来。如孟加拉(糯)、伊朗(糯),扶罗(柬埔寨)民族就是“高绵”(缸民)族,"老挝"就是"老糯"("老"就是"Ie",是糯民对土地的称谓,老挝就是种糯稻的土壤)。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古为诃罗国、马来半岛南古为罗越国、泰国南部古称罗迦戌国、泰国的另一部分古为罗钵底国、缅甸西部的阿拉干古为诃利难罗国、巴基斯坦的部分古为犍陀罗国、阿富汗的一部分为缚葛罗国等等。朝鲜古为“高丽”(粳糯),称国土为Lala、村庄为Dong(峒)、水田为Nuo、糯稻为Nuo、头部为Kao。越南人称Jang人(京人),称土地为Ie、水为Nuo、水田为You、糯稻为Nuo、吃饭为Yan-Jang(燕粳)。日本古称“倭”(糯),称禾为Kau、稻为糯(上古音)、雁为Gang、船为Fnuo,民族古称倭(糯)或大和(禾)。古印度深受黔台语的影响,印音即Jing(粳)。在印度语中,稻的常用语有dhan(德罕,如今天在贵州、湘西土家苗寨中叫“德罕”的村子还不少。)、shali(萨黎)、sal(萨)、tandula(掸都糯)、ahshi(啊黎胥)等。印度的河流就有勒巴达、亚玛拿,哥格拿等。地名有咪洛特、苏洛特、安巴拿、巴特拿等。印度称太阳神为咪陀洛、神鸟为迦娄洛。埃及称太阳神与神鹰为“奈”。(同上)

第三、与中华古史古籍所载相吻合。《易·系辞》记:“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今湖南道县玉蟾岩农耕文明遗址向东北不远正是神龙“斫木为耜,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的“耒阳”(市)。向西南不远有《拾遗记》所载“神农时,有丹雀衔九穗禾,其坠地者帝乃拾之,以植于田,食者老而不死。”的“嘉禾”(县)。湖南郴州《桂阳州志》引《衡湘稽古录》说:“《管子》曰:神农种谷于淇田之阳……九洲之人,乃知谷食。”又云:“天降嘉谷,神农拾之,教耕于骑田岭之北,其地曰禾仓,后以置县。”今日之嘉禾县城,古名禾仓堡,即是纪念神农拾嘉谷教耕之事。神糯拾得嘉谷,又思播耕之法,在郴州汝城耒山发明耒耜。耒为柄,耜为铲。西晋谯周《古史考》说“神农作耜”、“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衡湘稽古录》载:“帝之匠赤制氏,作耒耜于郴州耒山。”耒山在郴州汝城县城南五里,即因神农帝在此发明耒耜而得名。湘江上游的耒水因发源于此而得名,耒阳又因城临耒水之阳而得名。《白虎通义》记:“古之人民皆食禽兽之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氏。”《淮南子·修务训》记:“古者民茹草饮水,采草木之实,食螺蚌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从此,在中华大地上,许多以和采集为主要谋生手段的氏族先后转向以农耕为主要生产方式,引领人类步入文明阶段。距今8000年左右的湖南怀化高庙遗址的陶器上所发现的“乾坤卦象图”、“星象图”,遗址地层出土的大量水陆生动物骨骸,其中部分猪牙床经鉴定已属被驯养的家猪,有的陶罐上还绘制有“火焙鱼”形象,无不印证了《易•系辞传》说伏羲“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的准确无误。

第四、被文明传播的历史(考古)所验证。事实表明,从古至今,只要灌溉条件主要是水源容许的地方,必有水稻的种植,北方也不例外。从整体古气象学来研究,上万年前的大理冰期后,世纪洪水来临,直到距今几千年,黄河及以北雨量相对今天充沛。在五六千年前,不光是长江、就是黄河流域也到处分布着湖泊沼泽,那是鳄鱼(古籍也作鼍tuo、或鱓或鱷)的理想生境。所以只要有水的地方,几乎都种水稻,包括东北、日本、朝鲜半岛;西北也一样,更不要说东南亚、印度了。

总之,中华长江水稻农耕文明向周边扩散是适应当地气候宜种则种或稻粟等杂种或旱种的灵活方式。随着新石器时代遗址的不断发掘,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原始稻作遗址也日益增多。如1970 年代只有 30 余处,到1980 年代便增至 70 余处,至 1990 年代中,已超过 80 处,再到二十一世纪初,长江中下游稻作遗址已达123处,占全国稻作遗址156 处的70%。各地稻作遗址的年代距今4000--10000 年,时间跨度约 6000 年。其中4000至7000年的最多,共116处。(游修龄,《中国稻作史》第一章,第三节表1-2中国新石器时代出土稻遗存,pp.18-21,又,裴安平,质疑韩国小鲁里(古稻)表2。中国文物报,2002,3,15,第7版)从古气象看,距今万年到六七年前,随着大理冰期的结束,中国全新世自然环境条件的特点是在距今 8500~3000 年间出现一个大暖期(Mega thermal),延续达 5500 年,占全新世一半稍多的时间。(施雅风、孔昭震、王苏民等九人:中国全新世大暖期的气候波动与重要时期《中国科学》 1992,12期)这也很好解释了从长江流域传播进入中原进入黄河流域的水稻农耕文明众多。20世纪20年代,安特生在河南渑池县仰韶村出土的红烧土中发现了稻谷印痕。近几十年的考古工作,也发现了大量水稻的痕迹,如洛阳高崖遗址中发现稻粒印痕,洛阳王湾遗址发现稻粒的印痕,淅川下王岗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稻叶、稻秆和稻粒的印痕。郑州大河村以及陕西华县泉护村等仰韶文化遗址中也都发现有稻谷遗存。陕西扶风案板遗址庙底沟二期文化遗存中发现了稻谷灰土。另外半坡房子F38的一件小陶罐内甚至盛有芥菜和白菜籽,临汝大张仰韶文化遗址也发现有芥菜籽。这显然是为了种植这种蔬菜准备的种子。大禹时期就已广泛种植水稻,《夏本纪》记载:“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命后稷予众庶难得之食。食少,调有余相给,以均诸侯”。意思就是,大禹命令伯益给大家分发水稻种子,种在水田里,还命令后稷(周的先人)给大家分发食物。没有食物的地方,他就命令有多余的地方,分给那些少的地方。

第五、水稻在古人心目中神圣的地位。粳糯在古人的心目中就是仙草,能“食者老而不死”。《拾遗记》所载丹雀衔九穗禾坠地,帝乃拾之以植于田,食者老而不死。《汉学堂丛书》辑《遁甲开山图》云:“沙土之浦,云阳之墟,可以长生,可以隐居。沙土即长沙也。”这怎么解释呢?是说长沙是粳糯之乡,云阳山在今湖南炎陵县古为长沙之尾;人们隐居云阳吃着粳糯所以成了长生不老的仙人。《蜀中名胜记》卷七引《方舆胜览》云:“稠粳之山在新津南八里,有草名稠粳,服之长生不老……轩辕帝于此得仙。”意思就是四川新津南八里地方的稠粳山有一种草叫“稠粳”,人吃了就长生不老……轩辕黄帝就是在这里吃仙草后得道升天的。所以从长江流域走来的古糯汉即古汉民无论扩散到天南地北,只要条件容许,种植仙稻是头等大事,除非条件不许可。从考古看,距今8000年左右,我国长江中下游的糯(汉)民已经很好的掌握了水稻的种植技术,并把稻米作为主要食粮种植推广……传往南亚、东南亚、东亚……公元5世纪,水稻经伊朗传到西亚,然后经非洲传到欧洲。新大陆被发现后,再由非洲传到美洲以至全世界。黑龙江省是中国产粮大省,以生产优质大米著称。细想一下我们会觉得很奇怪,黑龙江省属于中国的最北边了,每年冬季寒冷且漫长,这里为什么都能种植水稻呢?另一方面,在中国热量条件更好的华北地区,却几乎没有水稻种植,只能种一些玉米,小麦和其他经济作物,为什么华北地区不能种植水稻呢?在气候条件上,东北和华北都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按理说华北地区也能种植水稻的,具体原因究竟是什么呢?说白了,最关键的条件还是水。在华北地区,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没有水稻的,尤其在一些靠近河网的地区,比如天津,山东的济宁,临沂等地,我们也能发现一些小片种植的水稻,但是基本都是种出来自己家吃的,很难形成规模。从大范围上看,华北地区在夏季以干旱为主,虽然也有降水,但田里存不住水,所以更适合旱田作物。到了东北,水资源条件就太丰富了。东北冬季严寒,土壤储存了大量的水分,水网密布,受大兴安岭的影响,东北的夏季雨水也会更多,东北地势平坦,有大片平原,也就在河流沿岸形成了著名的水稻产区。另外就是经济因素了。无论是东北还是华北,受气候条件影响,水稻只能一年种植一季。在东北,地广人稀,大片土地种植一季水稻绰绰有余,而到了华北就不同了,华北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口最密集的地区,如果用来种植一年一季的水稻,肯定就不够吃了。所以在华北,从来都是水田改旱田,没有旱田改水田的,近年来随着华北水资源的恢复,种植水稻的面积才有所增加。

中国每个朝代都有一些关于稻米的文献记载:先秦,《诗经》有言:“泂酌彼行潦,挹(yì)彼注兹,可以餴(fēn)饎(xī)”先秦时期,“蒸饭”是一件上档次的事情。《诗经》描述的,正是先秦时候人们蒸饭的过程,意为:从远处取来活水,那儿舀,这儿倒,就可以蒸出美味的米饭。诗中的“餴”,就是一种蒸饭之道,蒸好后米粒胀大,粒粒分明,不粘连。秦汉,《释名·释饮食》有言:“饭而曝干之也”。秦汉时期的饭,是用麦、粟、黍、稻等制作,亦称“糒”或“糗”,多为一般平民之食。当时的烹饪仍然是重在菜肴的烹制,主食较为简单些,而当时流行的干饭,是把蒸熟后的米饭晒成干饭后,放进陶罐,吃的时候再放汤水,方便携带,随吃随取。魏晋,《齐民要术·飧(sūn)饭》有言:“治早稻赤米令饭白法”。魏晋时期,精选细淘,通过甑蒸,烹饪出色香味俱全的米饭。不论冬夏,都用温热水浸米,泡约一顿饭功夫后再用手搓;水冷后倒掉,再用冷水淘,再搓,直到米发白为止。这样淘洗做出的饭,“饭色洁白,无异清流之米。”唐宋,《湘山野录》记载:“真宗深念稼穑(sè),闻占城稻耐旱、西天绿豆子多而粒大,遣使以珍货求其种。占城得种二十石,至今在处播之。”隋唐以后,米饭吃法与现代几无不同,尤其在宋代,已经从国外进口了稻谷,米饭的吃法变得更加丰富,将大米与其他食材搭配,根据配料的不同,有青精饭、蟠桃饭、金饭、玉井饭、盘游饭、二红饭、蓬饭……对食物的更高追求,让美味更加百变。(本文后来收录于流波《中国农耕史纲》)流波新文明文化史观力作《中国农耕史纲》于今年五月由新家坡环球出版社出版。(感兴趣购买者请联系中华复兴,18570306064)

备案号:赣ICP备2022005379号
华网(http://www.hbsztv.com) 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QQ:51985809邮箱:519858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