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五规划是从哪年开始实施(14五规划是什么时候提出)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正文

14五规划是从哪年开始实施(14五规划是什么时候提出)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周妙妙 深圳报道 近日,全国医疗保障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深圳市医保中心获评“全国医疗保障系统先进集体”。

公开资料显示,深圳市医疗保险基金管理中心于2019年3月正式挂牌成立。据了解,该中心自成立以来,始终锚定医保经办高质量发展,打造民生幸福标杆城市的目标,减轻群众看病就医负担,多向发力优化医保公共服务,强化医保基金精细管理。

根植于“先行示范”的创新城市基因,作为2019年机构改革新成立的机构,深圳市医保局一成立遍承载着医疗保障改革的重任,实现医疗保障政务服务全面进街道,大力推动国家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改革。

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增强制度公平性,提高全民保障水平,统筹运用定价、采购、支付等手段,建立大医疗保障格局,加快构建以促进健康为导向的创新型医保制度成为深圳市医保局的主要工作方向。

在此背景下,近年来,深圳医保参保持续扩面,服务便利度持续提升,医保基金管理不断完善。近日,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从深圳市医保局获悉,截至目前,深圳基本医保参保人数突破1700万人,参保率达97.18%,已提前完成国家、省医保“十四五”规划目标。

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背后是医保覆盖面的扩大,参保人医保权益能获得更全面的保障。

人员保障范围扩面。2020年1月开始,深圳已将港澳台居民的参保纳入适用范围。同时,作为一座典型的“移民城市”,深圳的人口结构中外地人占比极高。2022年,深圳出台非深户籍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政策,将包括网约车司机、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等在内的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纳入保障范围。

同时,聚焦来深就业创业人员多元需求,持续拓展异地就医结算类型。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深圳提供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的机构增至994家;跨省异地就医普通门诊、门特医疗费用直接结算量均位列全省第一;创新推行零星报销业务集中审核,审核时长压缩50%,相关经验获评全国医保优秀案例。

据了解,深圳已连续两年将扩大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列入年度“十大民生实事”。深圳市医保局党组书记、局长杨修友表示,近年来,深圳先后实现住院、普通门诊、门诊慢特病费用全国联网直接结算,生育医疗费用省内联网直接结算;在此基础上,今年正式在全市800余家社康中心全部开通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真正实现了本地参保人“在哪就医结算”、异地参保人就能“在哪就医结算”。

杨修友表示,深圳将在年底前再实现60家以上药店开通跨省购药直接结算,全力打造“15分钟医保服务圈”,持续提高市民群众看病就医、业务办理的便捷性和满意度。

医保“扩面”背后更是保障水平的提升。在药品及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上,深圳创新开展深圳版“灵魂砍价”,完成透析类、吸氧管和输液港等五类共六批次二十个品种医用耗材价格谈判组织实施工作,推动药品、医用耗材降价保质。

9月9日发布的《深圳市医疗保障办法》(以下简称《医保办法》)已于10月1日起正式施行,普通门诊年度报销额度全面提高。据《医保办法》,10月1日起,居民基本医保参保人普通门诊年度报销额度提高,由原来的每个医保年度固定1000元提高到深圳上上年度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的1.5%(实施初期约为2333元),同时取消单项诊疗项目或医用材料最高报销120元的限制。

其中,少儿医保纳入深圳居民基本医保参保范围。《医保办法》实施后,少儿医保普通门诊年度报销额度提高到深圳上上年度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的1.5%。

同时,职工医保的普通门诊报销额度提高。职工基本医保二档的普通门诊年度报销额度与居民基本医保的相同,提高至深圳上上年度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的1.5%。职工基本医保一档参保人普通门诊年度报销额度从深圳上上年度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的5%(目前为7778元),提高至在职人员6%(实施初期约为9334元)、退休人员7%(实施初期约为10890元),其中在二级以上医院、专科医院的报销额度为在职人员3%、退休人员3.5%。

同时,门诊特定病种待遇有所提升。《医保办法》实施后,深圳将统一执行广东省规定的门诊特定病种范围并将其分为两类,一类门诊特定病种对应原医保办法中的门诊大病,主要包括恶性肿瘤、器官移植等重特大疾病,支付比例不变;二类门诊特定病种为高血压、糖尿病等其他不属于门诊大病的特定病种,支付比例适度提高。

一是高血压、糖尿病由签约家庭医生开具处方的药品费用支付比例从80%提高至90%,二是其他二类门诊特定病种职工基本医保一档的支付比例从70%提高至80%。

此外,市外门诊看病可用统筹金。“参保人在市外门诊看病也可以享受医保统筹报销,同时市外住院报销比例提高,积极支持人口流动,切实减轻异地工作和生活的群众看病就医后顾之忧。”深圳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

医保服务水平真真切切影响到参保人员的体验感和获得感。因此,近年来,深圳不断优化公共服务水平,智慧医保项目更是被纳入深圳市数字政府和智慧城市“十四五”重大项目。

深圳通过建立健全医保支付大数据审核规则,完善智能监控系统,准确识别定点医药机构违规行为,通过人脸识别全面打击“冒卡就医”。

据了解,为保证基金安全,深圳深化大数据技术运用,上线医保日审系统,制定审核规则56条、细则28万条,推动医保基金监管重心由事后监管向事前、事中监管延伸。

此外,深圳不断完善定点机构准入、退出机制,提高定点机构管理质量水平。目前,深圳医保定点医药机构超过8000家,能充分满足群众医保就医购药需求。

智慧就医也更便捷。2022年,常见病、慢性病患者通过深圳互联网定点医疗机构进行线上复诊续方;在6000多家定点医药机构实现了手机扫码就医购药,市民群众不带医保卡就能看病。

2023年7月18日,广东省首家智慧医保全程刷脸就医启动仪式在深举行。智慧医保全程刷脸就医,是以医保智慧终端为载体,覆盖挂号、缴费、就诊、检验检查、取药等就诊全流程。通过医保、医疗深入联动,患者靠“刷脸”就可以完成门诊就医和住院全流程服务。

同时,深圳推动医保业务下沉到各级行政服务大厅,在定点医药机构探索建设医保服务e站,打造“15分钟医保服务圈”;推动全部医保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办,异地就医备案、生育津贴申领等事项实行秒批;联合社保部门在深圳投放1400余台自助服务机,持续简化流程、精简材料,打造参保人“零跑腿”“自助办”“不见面办”医保公共服务体验。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备案号:赣ICP备2022005379号
华网(http://www.hbsztv.com) 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QQ:51985809邮箱:519858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