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彼之矛,击彼之盾—以彼之矛,击彼之盾翻译

首页 > 文化 > 正文

以彼之矛,击彼之盾—以彼之矛,击彼之盾翻译

在《雍正王朝》里,有非常多的经典“对决”,比如,康熙与佟国维的一场饭局,就决定了八阿哥在“议举太子”上的彻底出局;再比如,雍正与年羹尧的一次火锅,就为君臣的反目埋好了伏笔——两次精彩异常的“政治饭局”,让我们见识了什么叫做“权谋”,什么叫做“交易”。

而小编认为,各方势力在关于大将军王人选朝会上的“唇枪舌剑”,是一次丝毫不亚于上面两次对决的精彩篇章。

以彼之矛,击彼之盾—以彼之矛,击彼之盾翻译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整个过程:

康熙:“今儿把你们叫来,只要是商量一下西北用兵的事。傅尔丹轻敌冒进,致使六万兵马全军覆没。朕决定从皇子中择一贤者代朕出征,封大将军王!”

胤禟轻轻地用手臂碰了一下胤䄉。 康熙却已看见,直对胤禟:“胤禟,你是不是有话要说呀?”

胤禟:“回皇阿玛,胤禵现管兵部,儿臣以为应听听他的见解。”

康熙:“是啊,胤禵是管兵部。可朕现在要听你的见解。”

胤禟推诿不过,只得硬着头皮说道:“儿臣以为,阿哥带兵,只是个坐镇儿的主帅,要紧的是运筹帷幄,将士用命。皇阿玛适才说的一个‘贤’字,儿臣认为至允至当。因此,儿臣举荐八阿哥胤祀。请皇阿玛鉴纳。”

胤䄉:“九哥的话有理。当主帅的原用不着冲锋上阵。诸葛亮一丁点儿武功也没有,照样打胜仗。”

胤䄉话刚落音,一人大声奏道:“十爷的话至为允当,老臣保举一人,必能胜任!”

众人一怔之后,瞩目望去,这人竟是王掞。

王掞:“兵法云“哀兵必胜”,二阿哥胤礽自获罪以来,痛悔不已,常思戴罪立功,以恕前愆。老臣以为,如派胤礽前去带兵,他一定会身先士卒,鞠躬尽瘁。请皇上鉴纳。”

康熙:“好啊,静极思动了,他想跃马疆场,将来好带兵又来逼宫,又来篡逆!他既然想和马在一起,那就把他关到上驷监去。”

王掞:“皇上,是老臣昏聩,老臣收回奏请,请皇上不要虐待废太子了!”

这场“闹剧”最终以王掞被搀扶回家而暂告一段落。那么,为什么小编会说,这场朝堂议政是一次精彩绝伦的权谋对决呢?

因为,在这场对决里,有着权谋斗争的最高境界——以彼之矛攻彼之盾!

私以为,在这次竞逐中,起码有以下几个精彩之处:

第一、当康熙询问九阿哥的意见时,他却推出了十四阿哥“顶缸”。这一微妙的举动预示着,在“八爷党”内部,因为对“大将军王”一职的争夺,已经出现了分裂的迹象。

虽然在“八爷党”内部,早在就定下了,先全力推举八阿哥,实在不行的情况下在,力保十四阿哥上位的布局。可是,我们知道十四阿哥对于这个安排是十分不满的,不然他也不会急着去找自己的亲兄弟胤禛“进行交易”了。

而此时,九阿哥胤禟第一时间却把十四阿哥推出来,显然是在给胤禵“挖坑”。因为根据他们的既定方针,十四阿哥如果想要继续在“八爷党”混下去,就必须“全力”推举八阿哥。

但是,如果十四阿哥一旦这么做,那么不仅康熙不好回绝——毕竟胤禵掌管着兵部,而且颇为“知兵”;更为重要的是,这一举动等于是直接断送了十四阿哥想要“上位”的念想。

很明显,九阿哥作为八阿哥的死党,已经慢慢地意识到了十四阿哥的小心思,所以才有了此番言语(小编强烈怀疑,九阿哥此举是个八阿哥早就商量好的)。不得不说,这一招真是阴险!

而更为厉害的是,康熙一眼就看穿了九阿哥的意图,所以,又将“皮球”踢了回去。

第二、王掞为什么会横插一杠?难道是他真的还想着二阿哥可以东山再起?

显然不是的。因为,在此不久之后,王掞跑到了四阿哥那里“投诚”,表示自己早已就看出来二阿哥终究不是人君之选,并且会全力支持四阿哥是上位。

那么,王掞之所以这么做,就只有一个原因——“搅局”。

当时,九阿哥在“挖坑”未果的去情况下,不得已自己上。他引经据典,抓住了康熙的“话把”——“贤”字,顺势推出了八阿哥。不得不说,毒蛇老九真是厉害,他这样的“以彼之矛攻彼之盾”,确实让康熙不好反驳。

而这时候如果没有出来反对,那么局势就有可能僵到那里,八阿哥非常有可能就此做大。那么,对于已经看好四阿哥的王掞来说,这绝对是一个非常不利的事情。

所以,王掞又假装糊涂,推出二阿哥胤礽,并且他先是"赞扬”了一番老九与老十的言论。这又是一出精彩的“以彼之矛攻彼之盾”戏码。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按照老九与老十的逻辑,“大将军王”一职只要是个阿哥就能做,那么,按照他们的逻辑,“哀兵必胜”的二阿哥,显然比礼贤下士的八贤王更适合这一职位。

很明显,这个逻辑演变到王掞这里,就已经崩塌了,那么,八阿哥想要上位的愿望,也就无从谈起了。

不得不说,这个看似老迈昏聩的王师傅,才是一个真正的高手!

备案号:赣ICP备2022005379号
华网(http://www.hbsztv.com) 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QQ:51985809邮箱:519858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