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水稻杂交育种的步骤,简述水稻杂交育种的步骤和方法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正文

简述水稻杂交育种的步骤,简述水稻杂交育种的步骤和方法

183天超长太空之旅,“摘星星”的妈妈王亚平和两位航天英雄重返地球,创造了中国航天员连续在轨飞行时长的新纪录,3个月的时间他们完成了2次出舱活动,2次生动的“天宫课堂”授课活动,还开展了多项科学技术试验和应用项目,这次和他们一起回来的还有一批农作物的种子,其实咱们日常生活中的米饭、蔬菜等早已打上了“航天印记”,1粒种子遨游太空15天,水稻太空育种要比杂交育种缩短约1倍增产10%,产业化推广创造经济效益2000亿以上,今天我们一起揭秘航天育种的新技术。

简述水稻杂交育种的步骤,简述水稻杂交育种的步骤和方法

什么是航天育种呢?通俗的说法就是将地球上生长的农作物种子装进试管送进太空,利用太空地面上无法模拟的环境(宇宙磁场、高能粒子辐射、高洁净和高真空)使其产生变异,带回地面重新种植,发现好多作物的植株种明显的变粗变高,产量还比原来提升了好多倍,太空环境会让农作物内部产生结构和染色体的变化,从而培育出综合性更加优质突出的农作物新品种。

好多人说既然这个方法这么好,咱们多带些种子让其在太空中突变,我们航天员不是就可以在空间站种植果蔬自力更生了吗?但上天的种子带给我们的不全是惊喜,农业专家们认为太空育种就像开盲盒一样,失败的案例就有长了“鼻子”的茄子。瓠瓜长得像豌豆大小,还有一些种子会出现霉变啥都长不出来。2013年神舟10号携带的150克种子进行育种试验,江苏农科院选择一种“江苏最好吃的大米”南粳 46,8年过去了只在第一年出现了矮化现象,并没有明显变化。

太空育种看起来好像并不太难,你知道吗?当今世界也只有中美俄三国才能实现,其中包含了航天技术、生物技术和农业育种技术,好多人一提起基因突变就会充满了担忧,个头增大、产量增加、品质提升的太空食品,并没有外部基因侵入,就不是转基因食品,玉米还是玉米,水果还是水果,是可以大胆地安全食用。

太空育种果蔬的出现也是好处多多,日常生活中的果蔬经过太空育种发现其抗病性显著提高,太空番茄种子可以连续种植13代不退化,无需土地轮作,不用对土壤处理,抗病害能力比较强,不过一包100粒的种子卖到了300元,1粒3元你说贵吗?太空黄番茄包含的β-胡萝卜素的是普通番茄的4倍,番茄的红素含量是普通番茄的3倍,太空辣椒维生素比普通辣椒高20%。

我国14亿人口很长一段时间僧多粥少,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我们才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从长远来看粮食安全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这也是我国每一次神舟飞船都会携带一些农作物、花草、药材等种子进入太空,一旦技术获得突破,中国人的粮食才会得以保证,才能吃饱饭。各位网友对于太空育种技术怎么看?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喜欢文章的话点个赞关注一下我。

备案号:赣ICP备2022005379号
华网(http://www.hbsztv.com) 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QQ:51985809邮箱:51985809@qq.com